书城美食家庭烹饪基础知识
20150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个“天”可谓包含非常广泛,不仅包含生命生存,更包含健康长寿,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饮食养生观。

吃是一门学问。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吃,懂吃,科学地吃。因为现代人不再是讲究吃饱,而是讲究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吃出品味、吃出未来、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懂得食物中的营养素和人体机能需求的关系,知道“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并根据不同年龄、身高、体重、身体强弱,大致一天需要多少千卡的热量,等等。

“吃什么”涉及一个社会的饮食习惯和偏好、食品供给方式,以及社会对各种食品的价值评价等。“怎么吃”则涉及就餐礼仪和就餐方式,如个人快餐、家庭晚餐、宴会等。“吃多少”涉及特定社会条件下人们的食欲水平及其演化。可以说,这三个方面都涉及到文化和社会的问题。

对于吃的问题不仅仅关系到饮食本身,更关系到我们自身。那么吃从哪里来呢?当然是我们从厨房里做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操厨者除了懂得饮食营养的有关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操厨知识。

厨房对于一个家庭或许是一个小小的角落,但现代的人们往往用一个家庭厨房的占用面积、条件设施、卫生水准、饭菜质量来衡量一个家庭的素质高低。现代生活的质量和生活的品味最集中最直接地体现在一个家庭的厨房生活上,厨房是现代家庭生活档次的镜子。我们要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味,首先必须让厨房更科学、更丰富。

虽然许多人都曾在餐馆、食堂就餐,但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还是在于每个家庭的厨房。厨房不仅可以一日三餐解决我们的饥饱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一家人的健康、幸福与和谐。

如果说是“病从口入”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是“病从厨生”,这不仅是指厨房的清洁卫生,也不仅是指食物必须是益于家庭成员、易于消化吸收,或是营养、卫生、色香味形俱全的美味佳肴,它还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比如饮食禁忌、食养食补、营养保健等,需要我们每一个操厨者把握。因此,操厨不仅是家庭生活质量的关键,更是家庭健康的责任。

厨房烹调出生活的多滋多味,让我们充分享受到生活的清醇香浓。当然,能够烹调出高品味的饮食,除了需要必须的原料、调料外,更重要是需要高明的操厨人员。现代饮食讲究科学烹调、绿色烹调、营养烹调、保健烹调,因此,对操厨人员的技艺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操厨并非只是体能、技术的展示,而是文化熏陶、智慧品味的结晶。

小小厨房酝酿着大学问,需要现代操厨者细心掌握。比如,现在做菜不光是煮熟就行了,还得力求其富有营养,讲究洗、切、烹的技巧。就拿洗菜、切菜来说吧。

必须是先洗后切,随切随炒。如果没吃之前先把菜在水里泡的时间很长,蔬菜中的可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就会溶解于水中而流失。同时切了还要及时下锅,不然,维生素受到空气氧化也会挥发。

菜入锅后还必须讲究旺火、热油、快炒。许多蔬菜的绿色系由叶绿素构成,是一种不稳定的植物色素,若加温时间很长,叶绿素就会变成脱镁叶绿素,呈黄褐色,吃起来既不脆嫩可口,维生素也会损失很多。炒做动作必须快捷,在不妨碍杀菌的情况下,迅速炒好,维生素C和核黄素、胡萝卜素等都可大部保留下来。所以,炒菜切忌慢火久炒。

在做菜时还要盖严锅盖,不然,随着水蒸气的大量蒸发,溶解于水的维生素也会蒸发散失,就连食物的香味也会飘散而去。这样,即便放再多的调料也不会有食物本质的馨香。

再说放味精的小小学问吧。味精是很好的调味品,易溶于水,能使菜蔬味道鲜美。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人体所必须的一种氨基酸,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有益。但是,谷氨酸钠在高温时很容易被破坏,会分解成一种带有一定毒性的焦谷氨酸钠。因此,添加味精后不可长时间煎煮,必须在菜起锅时才放入。同时味精也不可使用过量,否则会丧失补充营养和调味的作用,反而会影响饮食的品质。

以上只是略举小例,不过是为了菜肴中的养料不受损失,烹调时应注意的几个最基本的小问题罢了。如果烹调能随时掌握好这些要点,那么在每天进餐时,就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蔬菜里的丰富营养成分,食用者的体质也会日益增强。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操厨各个动作的细节,让烹调决定健康,让细节提高质量。

关于健康饮食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阐明的,为此,本人在综合了各方面知识的前提下,特别编辑了《家庭烹饪基础知识》这本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饮食营养、厨房操作、烹饪技巧以及食品材料等知识,非常科学、实用,可谓是广大家庭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