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慧缘佛医学
20150700000060

第60章 几种速治疗法介绍(1)

一、穴位注射疗法

这是针对不同疾病,选择相应的肌内注射药物,以小剂量注入适当穴位,既发挥针刺作用,又发挥药物效用的外治法。

治疗药物和穴位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诊断而决定。例如发热,取合谷与曲池,注射安乃近或柴胡注射液;肺结核,取肺俞,注射链霉素等等。药物用量一般取常肌肉注射量的1/12~1/10。又如用中药黄芪当归注射液治疗萎缩性胃炎等慢性病,按辨证相同,位注射针头以细长的较适宜。注射时快速刺入,通过皮下后,慢慢进针,达到适当深度,用小幅度提插,不捻转,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的感应后,即将药液缓慢推入。可每日或隔日一次。一般5~10次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5~7天。

二、水针疗法

它的特点:注射部位不一定是穴位;所用药物不一定是针对该病的有效药物;常用的为生理性溶液和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用药量一般较大。

本疗法主要适用于各种类型腰腿痛、肩背痛、关节及软组织扭挫伤,也用于肌肉萎缩的病症、神经衰弱等。

(一)注射部位常用的有四种:1.痛点,使用最广’特别是比较表浅的软组织损伤;2.肌肉起止点,用于较长肌肉的肌腹或其腱的损伤;3.脊髓神经根周围,用于椎间盘突出症;4.个别情况下也用穴位注射。

(二)操作方法基本上与一般肌肉的注射方法类似,但需在进针至一定深度,局部产生酸、麻、胀的感应后,才能推注药液。注射深度按病变性质、部位深浅和体型肥瘦不同而决定。一般来讲,轻按即有压痛的,病变多较浅,注射亦浅;反之,注射宜深。

(三)应用药物和剂量选用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而又适宜于肌肉注射的。

一般常用的药物有下列几种:

5%~10%葡萄糖液,每次注射10~15毫升,上肢软组织和肌肉层较薄的部位用5~10毫升。

当归红花液(10%葡萄糖液加当归液2.5%、红花液2.5%),每次注射总量同上(一般多用此液,比单纯葡萄糖液好)。对一般的损伤和肌肉萎缩病症均适用。

10%葡萄糖液加生姜注射液2毫升,总量同上。适用于风湿性疼痛病症。

其他如生理盐水、维生素B1、B1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等亦可应用。

(四)注意事项

1.注射后6~12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和疼痛,以后逐渐消失,所以隔天注射一次为宜。也有少数病人当晚有轻度发热,次日即退,无需处理。

2.在关节附近注射时,药液不应注入切腔内。如误入关节腔。可能引起关节红肿疼痛,甚至发热,2~3天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3.用普鲁卡因之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

4.对孕妇不作腰骶部注射。患感冒发热的病人暂不使用。

5.对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药物用量也应酌情减少。

三、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用铬制羊肠线埋植在有关经络穴位上,以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外治疗法。一般应用于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糜尿、遗尿、血小板减少、紫癜症等,均有相当的疗效。

(一)操作方法

1.选定穴位(取穴参考各有关疾病篇),作好标记后,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

2.埋线方法有三种:

(1)用特制的埋线的钩针,将消毒的羊肠线按所需的长度剪取一段(一般2厘米左右长,如果用于透穴的,长度比两穴间距离略长些),取折挂于钩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与钩针并行放置,将钩针刺入穴位后,即将血管钳放开,钩针刺到一定深度(须近肌肉层),略略转动几下,使羊肠线脱下,然后退出钩针,羊肠线即留植在穴位内,针孔外涂以碘酒,盖上消毒纱布,胶布固定即可;

(2)用普通的粗注射针头,将需用的一段羊肠线插入针头内,按一般针刺手法将针头刺入穴位至一定深度,并发生感应后,另用一根毫针作为针心插入注射针头内将羊肠线推出针头,边推边退出注射针头,使羊肠线留植在穴位中,针孔处理同上法!

(3)采取医用三角缝针,在距离穴位上下各1厘米处进出针,剪断两端皮肤外的线头。此法目前已少用。

关于透穴埋线,如中脘透上脘,在中脘稍上方进针,针的深度要送到上脘穴的稍上方,不要透过皮肤,使肠线能够比较准确地埋在两穴之间。

(二)注意事项

1.埋线深度,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穴位还可以埋入肌肉深层。操作时应注意消毒,羊肠线头不能暴露在皮肤外面,手术后要防止感染。

2.埋线后3~4天内,可有出现局部疼痛、全身疲乏、低烧等反应,一般不需要处理即可自行消失。

3.埋线次数一般要4~5次或更多些,症状控制后还要巩固疗效,有的慢性病要埋3~4次后才开始见效。埋线每次1~3穴。两次埋线间隔时间,一般为20~30天。埋线穴位可用原方,也可根据情况另行配穴。

4.肺结核活动期、严重心脏病患者或妊娠期女性,一般不用埋线疗法。

四、割治疗法

(一)割治部位和适应证

1.手掌割治常用的有五处:

(1)掌1:食指第1指节掌面正中。用于支气管哮喘。

(2)掌2:第2、3掌骨间隙掌侧,食指与中指根部联合下约0.5厘米处。用于支气管哮喘、小儿疳积等。

(3)掌3:第3、4掌骨间隙掌侧,中指与无名指根部联合下约0.5厘米处,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病。

(4)掌4:第4、5掌骨间隙掌侧,无名指与小指根部联合下约0.5厘米处,用于神经衰弱、头痛、胃肠病等。

(5)掌5:即鱼腹穴,位于掌面大鱼际肌尺侧边缘与沿拼拢的食指、中指之间引线的交点上。用于支气管哮喘、小儿疳积等。

2.穴位割治对某种疾病选择特定穴位进行割治。常用的如:膻中: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鸠尾或涌泉,或肝俞、膈俞:颈淋巴结核。

天枢:肠系膜淋巴结核。

脾俞、肺俞:溃疡病。

(二)操作方法

1.局部按常规消毒和局麻。用手术刀纵行切开皮肤(不宜过深,切开皮层即可)约1~1.5厘米长(小儿割治的切口不可小于1厘米),局部压迫止血。

2.用血管钳或剪刀,去除暴露的皮下脂肪少许,并将血管钳或镊子伸入切口周围组织进行分离,并轻夹数次,或用刀柄在骨膜上滑动(如膻中割治)。小儿疳症割治时主要去脂肪,不予刺激。

3.刺激结束后,局部压迫止血,覆盖消毒纱布,包扎。胸背部割治左右旁开约1厘米处或另选一部位进行,方法同上。

(三)注意事项

1.对有严重心脏病、出血倾向、过敏体质者不宜割治;有持续高热、全身性皮肤疾患、割治部位有水肿或感染,以及过度疲劳或饥饿等情况者,暂不宜割治。

2.局麻时要先作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3.术中注意无菌操作和止血,取脂肪及刺激时,慎防伤及血管、神经和韧带;术后一周内割治部位不要沾水,以免发生感染。

4.术中要注意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如有头晕、恶心等感觉时应暂停操作,让病人平卧休息,术后尚需继续观察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