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航空风云(天下龙文百家科普论坛)
20150000000007

第7章 航空新时代的曙光(2)

F13是容克设计生涯中的一个突破,到1923年为止,该机成为以后出现的容克运输机的基础,如Iu-52/3M成为德国航空工业历史上产量最大、出口最广泛的民用运输机。

当德国人利用F13创造了当时远程飞行纪录后,当时的《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称:“所有关国飞机制造商和专家一致认为,德国人在飞机设计上的成就将给航空领域带来一场真正的革命。”

容克一生主张将飞机用于人类的航空运输事业,因而与当时正在得势的纳粹的法西斯政策格格不入。德国军方不仅把容克的德绍工厂收归国有,转为制造军用飞机,也把容克赶出他自己创建的工厂,但仍保留了“容克公司”的名字,所以容克公司以后生产的军用飞机,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人们称为“死亡呼啸”的“斯图卡”Tu-87和Iu-88轰炸机,与容克本人已毫无关系。

1933年,容克被赶出工厂后,先是隐居在巴伐利亚,不久他在慕尼黑建立起一个研究中心,但为了不再被军方利用,他不再研究飞机,转而开发金属建筑。1935年2月3日,在生日那天,容克在慕尼黑附近的高亭家中与世长辞。

色艇与飞机的比拼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德军很快就对飞艇进行了全副武装,配备了火炮、机炮和炸弹,频频用于对协约国的空袭。由于战争开始时,许多国家的防空力量还很薄弱,德国飞艇的气焰非常嚣张。

1914年7月战争爆发,8月5日“齐柏林”飞艇就首次轰炸了比利时的港口城市列日,1915年4月19日首次轰炸了英格兰东部地区,3月20日又轰炸了巴黎……每次几乎都是全胜而归。

在1915年5月31日德国用5艘飞艇轰炸伦敦时,英军在伦敦只有2门80毫米的高炮、5门旧高炮和12个灯光微弱的探照灯,因此遭到严重的损失,市民们纷纷逃离市区,致使英国工业生产一下子下降了1/6。

但是德国飞艇的好日子在1916年以后受到了协约国防空战斗机的全面挑战,开始了一场飞艇与防空战斗机的大比拼。

1916年英国装备了130架防空战斗机和50门高炮。这一年中德国飞艇就被击落12艘。至1918年,英国防空战斗机增加到260架,高炮350门,探照灯620个,为彻底粉碎德国的“飞艇霸权”梦创造了条件。

在战争初期,德国飞艇飞行高度在3000米就被认为是安全线,随:着战斗机的升限的提高,3000米高度不再是飞艇的安全线,于是齐柏林飞艇公司研制了气囊容积达到了35800立方米、飞行高度4000米的新飞艇,还配备了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能昼夜导航的无线电罗盘。

但很快,协约国的防空战斗机的高度也突破了4000米,于是齐柏林公司又生产了气囊容积达55000立方米的超大型硬式飞艇,使飞行高度达到了6000米。

协约国也加快了防空战斗机性能的改进,飞行高度很快也突破了6000米。德国海军又要求齐柏林公司制造更大的飞艇。

1917~1918年,齐柏林公司建造了4艘气囊容积达68000立方米的LZ-112型巨型飞艇,飞行高度达到了6500米,但这时协约国飞机的飞行高度已经突破了8000米,LZ-112型飞艇在1918年首次出战中就被击毁,德国的“飞艇霸权”就此寿终正寝。这场“飞艇”与“飞机”的较量也以德国飞艇的彻底“趴下”而结束。

直升机之父的圆梦之路

少年之梦

关籍俄国人飞机设计师、企业家伊戈尔·西科斯基被称为“现代直升机之父”。

1889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国基辅的西科斯基,从小就沉迷于航空,尤其对达·芬奇所画的直升机和从中国传来的“竹蜻蜓”特别感兴趣。

1900年,11岁的西科斯基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看见自己在有舒适座椅的和镶木板的座舱中向后走去,奇怪的响声和震动表明,他所坐的既不是火车,也不是轮船,他好奇地向窗外望去,发现在他下方竟是浩瀚的海洋和葱绿的大地,惊奇的他不由自主地大叫起来,梦随之而醒。不过这个飞翔之梦从此便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1903~1908年,西科斯基先后就读于彼得堡海军学校和基辅工业学院。

虽然当时这些学校并没有开设航空课程,但西科斯基在图书馆里阅读了不少有关航空的书籍,其中有3个人的经历给他留下极深的印象,这对西科斯基圆他的航空梦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们是法国人莱芒·阿德尔,第一个乘机械动力飞行器短暂(几秒钟)飞离地面的人;英国人海勒姆·马克西姆,他设计的飞行器也曾经飞离地面几秒钟;德国人奥托·李林达尔,他首先使用滑翔器做试验,同时自学了驾驶技术,做了2000多次飞行,于1896年8月坠地身亡。李林达尔的杰出业绩当时激励了不少人,其中有在俄亥俄州制造自行车的两个美国人,即举世闻名的莱特兄弟。

1908年8月,莱特兄弟驾机到巴黎,当西科斯基从报纸上读到莱特兄弟在法国飞行表演的报道并看到照片时,儿时的梦幻突然再度出现在他的脑海,于是千方百计说服家人送他到巴黎去学习航空。

1909年1月,西科斯基只身来到巴黎,那年他才20岁。

20世纪初的巴黎是世界航空活动的中心,不断有人制造出各种外形古怪而又漂亮的所谓飞机,但这些飞机中只有少数几架能够在田野上跃升几秒钟。然而,对这些无论多么短暂的飞行,西科斯基都要仔细观察,从不漏过。

同年5月,西科斯基回到俄国,开始了直升机的研制,并在7月设计完成了第一架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但是由于升力不够,未能升空。

1910年春,西科斯基叉制造出第二架直升机,最终也未能获得成功。

数次尝试失败后,西科斯基转而开始研制固定翼机,从1909~1917年,西科斯基共设计研制了25种飞机、两种直升机、3种滑橇式飞机和一种航空发动机,成为俄国航空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异国创业

1917年十月革命后,西科斯基来到美国,并以800美元现金和别人空口答应但没有落实的2000美元开了一个公司。

公司研制的S-38双发水陆两用飞机,被当时出现的许多航空公司购买。

这种飞机飞遍了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和世界其他很多地方,共生产了100多架,这在当时是令人赞叹不已的事。

1931年秋天,西科斯基生产了S-42四发水上飞机。一次西科斯基沿着飞机驾驶舱向后走,来到没有乘客的客舱,然后停住脚步。他惊奇地站在那里,那灯光,那振动,那噪声,是如此地熟悉。突然,他吃惊地意识到,这就是他30多年前在儿时梦中看到的那个座舱。S-42在当时还创下几项世界纪录。

1937年,西科斯基制造了自己的最后一架固定翼机——S-44船身式水上飞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主要用于跨大西洋的不间断飞行,其中有一架创下了当时飞越大西洋的最快纪录——

14小时17分,并保持了数年之久。

20世纪30年代中期,虽然飞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飞机需要有机场,要在跑道上使用有诸多不便,因而可以随时垂直起飞降落的直升机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也重新燃起了西科斯基对30年前未完成的直升机事业的激情。

1939年,西科斯基开始制造一架采用单旋翼和一个小尾桨布局的直升机样机。

同年9月14日,西科斯基爬进这架样机的座舱,进行了第一次“跳跃”飞行,样机曾在离地2~3米的空中平稳地悬停了约10秒钟,然后轻巧地降落回地面。总体上看,这架样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十分有限,但它却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实现升空的直升机,翻开了航空史新的一章。

跃居“老大”

1941年,西科斯基制造出了VS-300直升机,创造了当时1小时32分的留空时间的世界纪录,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用实际产品证明单旋翼布局直升机比其他布局更有优势的设计师。

1942年4月,西科斯基根据VS-300推出了双座布局的s-47直升机,被美国陆军大批订购,其军队编号为R-4,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用于前线的唯一一种直升机。

R-4主旋翼直径115米,最大重量1152千克,使用一台136千瓦的活塞发动机,巡航速度为109千米/时,航程为320千米,升限为1524米。

它能垂直起降、悬停、前飞、后飞、侧飞以及无动力自转下降等,完全具备了现代直升机的飞行特点。

继S-47之后,西科斯基又推出了各种重量级的直升机。其中S-55是世界上第一种能飞越大西洋的直升机,而在采用活塞式发动机的直升机中,S-56是尺寸最大、载重最大,而且速度也是最快的;在S-56基础上,西科斯基又制造出了试验型S-60起重直升机。

西科斯基在退休前制造的最后一架直升机是于1958年首飞的S-58,其性能要优于同时代的所有直升机,被专家们看作是这一代直升机的代表作。

在20世纪40~50年代,西科斯基制造出了那个时代所有种类的单旋翼布局直升机:轻型通信直升机,多用途直升机,轻型、中型、重型运输直升机,起重直升机,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直升机制造业的“老大”,一生共获得80多种荣誉证书,被人们称为“1号直升机驾驶员”。

1972年12月26日,西科斯基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伊顿市逝世,享年84岁。

他传奇般的一生正如他所说的一句话:“人类征服天空发明飞行器是最令人引为自豪的伟大成就,而这成就起源于人类的一个梦想,最后通过人类自己使这个梦想得以实现。”

伊戈尔·西科斯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