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航空风云(天下龙文百家科普论坛)
20150000000021

第21章 百年空战(8)

2月24日,多国部队开始了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进攻。300多架由“阿帕奇”、“眼镜蛇”、“黑鹰”、“休伊”和“支努干”组成的直升机群,以6路纵队的队形黑压压地在沙漠上掠过,把2000名士兵、50辆运输车、大批榴弹炮、弹药以及大批燃油运抵伊拉克纵深80千米地带。

到24日下午,在500千米战线上,11路大军相继突破伊军防线。天空中,轰炸机、攻击机不停地袭击伊军阵地和后方交通线,战斗机在空中往来盘旋,进行巡逻警戒;地面上,坦克和装甲车一路狂奔,而伊拉克成千上万的坦克、车辆、军队完全暴露在多国部队空军的打击之下,成了空中、海上和陆地各种武器的活靶子,爆炸声、战车和飞机的吼叫声交织成极为壮观的空地—体战场面。

当27日晚上布什宣布停火时,地面进攻战正好打了100小时。

42天的海湾战争中,空袭长达38天,地面进攻只有大约100小时,开创了主要依靠空中作战取得战争胜利的先河。

相关知识

全接触攻击机专门从事低空、超低空攻击前线地面(水面)中、小型目标的军用飞机,苏联和我国称之为强击机,西方国家一般称之为攻击机。这种飞机用于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摧毁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防御工事、坦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前线机场和交通枢纽等重要军事目标。

攻击机的特点是有良好的低空、超抵空稳定性和操纵性;良好的下视界,便于搜索地面小型隐蔽目标;有威力强大的对地攻击武器,除机炮和普通炸弹外,还可携带制导炸弹、反坦克集束炸弹和空地导弹等;飞机要害部位有装甲保护,以提高飞机在地面炮火攻击下的生存力;起飞着陆性能优良,能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起降,以便扩大飞机支援作战范围。

目前,在国外,空中战役战术纵深攻击任务一般都用战斗轰炸机;而实施近距空中支援攻击任务,则用攻击机(强击机)。

圣诞前夕“沙漠之狐”扑向伊拉克1998年12月17日,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在准备个愉快的圣诞节和迎接1999年的到来时,英、美两国却在凌晨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动了一次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袭行动。

这次空袭共4轮,于当地时间19日上午结束。在为的空袭中,美英共发射了415枚巡航导弹,投掷激光制导炸弹600余枚,超过了1991年海湾战争时发射的总和,打击目标包括军事和安全设施及总统府,电台、电视发射台和油田等,一些住宅区及一所妇产医院也遭到轰炸,此次空袭造成250余名伊拉克士兵和少量平民伤亡。

这次空中作战行动使用的主要是美国的空中力量,英国只是参加了这一作战行动。空袭开始时,美军在海湾地区共有兵力2万多人,其中包括海军“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战斗群和第5舰队部分舰艇,约22艘;空袭第二天,“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驶抵海湾增援。

和1991年的“沙漠风暴”相比,这次行动更加反映出空中打击力量的进一步高科技化——更远程、更精确、更隐蔽。

不管是“沙漠风暴”还是“沙漠之狐”,都选定在凌晨打响,而且都选在一个月中没有月亮最黑暗的一天,反映出夜间空袭将是现代空袭的一个典型模式。

在“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前,美国还实施了代号为“白雪”的电子战行动,对伊拉克防空电子设施进行了破坏,并在F-117A空袭行动中,专门配备了一系列反电子战飞机为其开辟通道,一大批战斗机为其护航。而在“沙漠之狐”行动的首次空袭中,所有行动主要是在离巴格达几百千米远的B-52轰炸机上发射火力圈外巡航导弹和巴格达南部波斯湾上的航母上发射“战斧”巡航导弹进行的,攻击飞机只承担辅助攻击任务,其风险要低得多,说明现代化战争中的空袭将更隐蔽,更有突然性,空袭力量将离作战中心更远。

“沙漠之狐”的另一个特点是精确攻击武器成为主要的空袭武器。伊拉克的建筑据称有50万座之多,但美英空袭的目标主要集中于其中的几十个军事目标(美英声称3天空袭所攻击的目标为75个)。据战后报道,平民伤亡相对较低,巴格达水电供应一切正常,从而反映出空袭的精确度比“沙漠风暴”有很大提高。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如果说1991年海湾战场是一场铺天盖地的“沙暴”,那么这次空袭行动确实更像一只凶残而狡猾的“沙狐”。

相关知识

全接触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最大的军舰,它是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科学技术与工业水平的象征。由于航空母舰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的基地,因此被人们誉为浮动的海上机场。

航空母舰的主要作战用途是组成海军远洋舰艇编队,作为舰艇编队的核心,为编队提供各种作战飞机,攻击敌方水面舰艇、潜艇和运输船舶;袭击敌方基地、海岸设施和纵深战略目标;掩护登陆作战,夺取战区制空权和制海权以及保障己方舰艇编队和运输船队的安全,其制空和制海半径可达1000千米以上。

航空母舰起源于20世纪初,1910年美国的尤金·伊利在该国海军“伯明翰”

号巡洋舰上试飞成功,使飞机第一次从移动的岛屿上飞向蓝天。之后的一些年间,关、英、法等国陆续用其他舰体或船体改装了一批航空母舰,但世界上第一艘按航空母舰要求设计建造的真正的航空母舰是日本建造的“凤翔”号,排水量为7470吨,航速25节,搭载飞机21架,1923年服役。

高科技受挫科索沃1999年3月24日,北约发动了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出动飞机6000多架次,投下了价值数亿美元的炸弹但使北约始料不及的却是遭到了小小南联盟的顽强阻截。

由于南联盟清楚,无法使用飞机对抗北约的空中打击,所以充分利用地面防空系统和灵活的战略战术对北约的空袭进行了有效的抗击。

据北约的飞行员反映,南联盟的高炮火力相当猛烈。在空袭期间南联盟总共发射了672枚地空导弹,其中266枚是萨姆-6导弹、174枚是萨姆一3导弹、106枚是肩射红外型导弹,另外还有126枚型号不详的地空导弹。

另一方面,南联盟积极地进行了反空袭的各种准备,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反空袭方案。北约一位军事专家认为,南联盟军队的战术伪装天才晾人,他们为了保护一座北约重点轰炸的桥梁,在真桥上游300米处搭了一座用塑料造的假桥,结果北约战斗机和轰炸机多次轰炸了那座假桥,而真桥一一直安然无恙。

科索沃战争还证明,巡航导弹的图像匹配技术很易被瞒骗,烟雾、烈火、悬浮气球等人工视障会令图像摄影机迷盲,与弹载计算机内的目标数据库无法达成共识。对末端采用激光制导的精导武器可以采用在目标区人工降雨或制造水雾等方法,大幅度削减激光束在空气中传播的效能,使其命中精度跌至30~100米之间。美国国防部的一份秘密报告显示,美国空军在对南联盟空袭中一共动用了5285枚精确制导炸弹,但这些“精确制导炸弹”许多炸中的是民用建筑和平民。

在向南联盟第三次的空袭中,北约发射了3000枚导弹和数千颗炸弹,而真正打中的军事目标是14辆坦克,而不是120辆;18辆装甲运兵车,而不是220辆;20门火炮,而不是450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