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20149500000008

第8章 宣先王教化,弘人道文明(5)

他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王道之所以能王天下,在于它是符合人性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上。”所以“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为了行王道于天下,孟子极力向统治者提供以仁政得民心的方法。

他说:“得其心有道”,我所希望的,就帮助人民得到它;我所厌恶的,就不要加在人民身上,如此而已。他提出如下一套仁政方案:停止战争,正经界、行井田、省刑罚、薄税敛,制民之产以使其不受饥寒,谨庠序以明教化,与民同乐。

他认为,只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实行王道易如翻掌。他论证说:当今之世,天下人君没有不嗜杀人的。“如有不嗜杀人者,是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仁政必从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悦;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悦;查询而不征关税,是天下之旅悦;助耕而不征田税,则天下之农悦;居住而不收人口地头税,则天下之民悦。若能做到这五个方面,则邻国人民仰之若父母,必不会跟随统治者来攻打。果真这样,自然会无敌于天下,实行王道又有何难?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岁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乐民之所乐,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的仁政王道学说,包含着一种十分可贵的民本思想。

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界,固国不以山谷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他还认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其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其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其君如寇仇。”他甚至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有人问他:“臣弑其君,可乎?”他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些思想已经相当激烈了,真有点“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味道。

孟子道性善,是希望人人通过自我努力而成圣,则天下归仁,王道之施自不待言。为此,他以先知先觉自况,把对广大民众的思想启蒙看作是义不容辞的天命。他说:“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天下之重如此!”他表示,天未欲平天下则已,天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首先,孟子阐发了一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天人规则,要人们勿为一时的不幸而灰心。他说:“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现实虽然很糟,处境虽然悲惨,但人们不必因此而颓丧。发展的契机往往以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苦难的处境正是自我修养的好机会,只有悲惨的生活才能使人体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哲理。他指出:“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疚疾。独孤臣蘖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总之,一时的忧患不足惧,而应把它看作是炼心的好机会。

其次,孟子强调,不管在何种境况下,人都应该知耻,坚守正义,保养善心。他指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因为知耻,所以有所不为,“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所为。”所以,道德修养并不难,“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有时候,为了正义,甚至连生命都可以在所不惜。“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因为对人来说,所欲所恶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贤者之贤,就在于未丧此心而已。

为了保持良心,提高道德修养,寡欲以养心是很重要的。“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共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操存良心,修养性情,是为人事天立命的根本,“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存心尽心之所以能够知性知天,是因为万物皆备于我的缘故:“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诚身求仁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所求者在我自己身上:“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弗求耳矣,”“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所以,只要善求善养,没有不成功的:“荀得其养,无物不长;荀失其养,无物不消”,“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为了鼓起人们修养道德的信心,孟子花了很多功夫来劝导。他说:“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小大贵贱,是指肉体和心灵,他强调心灵对肉体的统率作用。“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使人被外物引诱;“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这是上天赋予我的。“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也。”

他要求人们应该努力把放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弗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为此,他还对自暴自弃者提出严厉批评:“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弗由,哀哉!”为了杜绝自暴自弃者的借口,孟子明确提出,居仁行义绝非不能,而是不为:“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日: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最后,孟子提出了养浩然之气、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的期望。

他先教人如何培养勇气:北宫黝养勇的办法是,皮肉被刺不屈退,眼睛被刺也不转睛,想着有一毫受挫于人就像在大街上被人鞭打一样的屈辱,既不忍受贱民的侮辱,也不忍受万乘之主的欺辱,把刺杀万乘之主看得像刺杀卑贱小人一样,他心目中没有值得畏惧的诸侯,所以受到辱骂必然予以反击。孟子施舍养勇的办法是,把不能战胜看得和能战胜一样,这样就无所畏惧了。

孟子认为,只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还不够,更要善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只有培养起配义与道、至刚至大的浩然正气,才能理直气壮、勇敢无畏,作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在他看来,倘若人人成为满腔正气的大丈夫,则除霸道而兴王道,废虐政而行仁政,使天下归仁,人民安乐,又有何难?孟子的这一思想,无疑对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性格具有重要意义。

儒教别宗荀学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又称荀卿、孙卿,赵国人。荀子生逢战国之末,“疾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乎巫祝,信横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而卒。”

当此之时,天下归一在即,百家争鸣接近尾声,荀子广裁道、法、名、墨诸家学说,而会归于儒,遂成百家争鸣的总结者。他自命“大儒”,别立一宗,弟子以为贤于孔子,遂成荀氏之儒。

像孔孟一样,荀子同样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以推行王道,甚至打破儒者不入秦的传统,见过秦昭王和应侯范睢。荀子年五十而游学于齐,适逢宣王与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学宫而尊宠之。荀子有秀才,善为《诗》、《礼》、《易》、《春秋》,以为诸子之事皆非先王之法。在齐稷下学宫,荀子“三为祭酒焉”。

荀子曾企图说服齐君实行王道,以争取天下统一。他要求齐国君臣选贤任能,重用儒士,“求仁厚通明之君子而托王焉,与之参国政。”这样,“君臣上下,贵贱长少,至于庶人,莫不为义,则天下孰不欲合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但他的言论没有被采纳。后来,有人谗害荀子,他便离开齐国而去楚国,楚相春申君用之为兰陵令。可是不久又有人向春申君谗害他:“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乎?”春申君听信谗言,遂辞荀子,荀子又去了赵国。可荀子刚去不久,又有人对春申君说:“伊尹去夏人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故贤者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卿天下贤人,所去(离)之国,其不安乎?”

没头脑的春申君又派人复聘孙卿,荀子再次为兰陵令。后来,春申君遇刺,荀子失官,在兰陵家中著书数万言而卒,今存《荀子》中。

荀子为人,道守礼义,行应绳墨,安贫贱,独以为人性恶,作《性恶》一篇以非孟子。苏秦、张仪以邪道说诸侯而大显贵,荀子退而笑日:“夫不以其道进者,必不以其道亡。”由此可见,荀子之为人风格,完全是儒家式的。作为先秦思想的总结者,荀子学说中难免有各家思想的影响,有人因此而称他为杂家。后儒多以为荀子兼刑名而毁先圣,或黜他为法家,而汉儒董仲舒却写书大赞荀子。中国儒家向来以善于广采博取而著称,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又讲“君子和而不同”,荀子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既继承了孔孟强调人事的传统精神,又有所发展。孔子盛赞天道之健运生生,强调顺天应人以行仁;孟子以人之忠信仁义为天爵,以心官之思为天之所与我者,强调尽性知天以俟命,对孔子的思想有较大发展。荀子明确提出天人相分的观点,把儒家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表述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治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