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艺术知识
20149200000028

第28章 书法与篆刻艺术(5)

4.王献之:一代书法巨匠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献之自幼秉承字学,临池学字,颇见才分,加上生性洒脱,故《晋书》称其“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卷八十)。年轻时即出仕,由州主簿而秘书郎,秘书承,迁至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官至中书令。故人又称之为“大令”。然而,献之享年不永,42岁即离开了人世,尽管他的书法艺术取得了光耀千古的成就,还是给后人留下了一段他早逝而作少的遗憾。

王献之对于书法艺术可以说是自幼就有“凌绝顶”的抱负,或者说是他对于书法艺术有着无止境的追求和创新的意识。他创造了“破体”书和连绵草,所谓“破体”,就是打破原有的书体界限,创作出新的书体来。而连绵草也叫“一笔书”。

他的行楷作品,以《二十九日帖》最具代表性。行草书作品,最有名的是《鸭头丸》和《送梨帖》等。

王献之同他的父亲王羲之一样,不仅有从事书法艺术的天才,而且都是将书法艺术视为生命,以全身心的投入去创造书法的艺术美。如果说王羲之在书法艺术史上的神圣地位,是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变古为新,树立起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典范之作,那么,献之的艺术创新之路,则必须翻越这座由其父所垒起的高山,才能开拓出新境界。

5.欧阳洵:以楷书名世

欧阳洵(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一生经历陈、隋及唐初,而其主要的政治与书法艺术活动在唐初。唐太宗时,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编著有《艺文类聚》一百卷。其书法艺术,诸体俱能,尤以楷书为最精。书法史上以“颜、柳、欧、赵”为楷书四大家,以时序而论,欧阳洵实是最早以楷书名世的大书法家。他的楷书被后世称为“欧体”。用笔峻峭险劲,法度森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以其独特的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阳洵的书法初学二王,据传他早年曾见到一本王羲之教献之的指归图,乃以三百缣购回,“赏玩经月,喜而不寐焉”(见《金壶记》)。又传他早年学习书法极具勤奋,有一次他同虞世南一同外出,途中访见索靖所书的石碑,观之入迷,竞坐于碑旁,细心揣摩观赏,逗留三日才离开。由于他学习书法艺术的勤奋和敏悟,使他的书法得以兼有以二王为代表的南朝书法艺术的俊美和北朝碑刻的峻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

欧阳洵流传下来的墨迹有《卜商》、《张翰》、《梦奠》等帖,碑拓楷帖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和小行楷书《千字文》,此外,尚有隶书《唐宗圣观记》等。

欧阳洵楷书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险劲”。这是他融会众家之长,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风格。包世臣说欧体书法的特点是“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方充实,更无假于外力”,说的是其“劲”的一面;梁山献则云“人不能到而我到之,其力险;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笔险。欧书凡险笔必力破余地,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故其险也,劲而稳”(《评书帖》),可谓言之中肯。

6.虞世南:初唐楷书名家

虞世南(558—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初唐楷书四大家之一。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一生经历陈、隋、唐三朝,隋时任秘书郎,唐朝开国后先做秦王府参军,太宗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

虞世南早年学习书法,以隋代的几种名帖为范本,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无名氏的《龙藏寺碑》等,他都能学得形神毕肖。后又拜智永为师,学习二王一派的书法,这在唐太宗大力提倡学习二王书法的当时,也许主观上是二王书法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他,客观上则正迎合了唐太宗的书法审美要求。虞世南以他深厚的功力在楷书创作中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性,尤其能深人二王一派书法之神髓。虞世南的楷书杰作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序》、《千字文》等。

若以虞世南与欧阳洵相比较,艺术品位难分高下,其书法风格却显然不同。

虞氏所表现的是一种谦谦君子风度。欧则刚强外露,有凛然难犯之正色。当时人以为“欧若猛将深入,时或不利;虞若行人妙选,罕有失辞。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囿于时代,这种以书喻人的评论,无可厚非。但若从书法史的角度来看,显然是欧阳洵的书法有广泛的继承更有突出的创新。而虞书则明显是继承多于创新。这或者算是这位谦谦君子的人格精神外化的结果。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创新,由此差异,虞世南虽名显当时,但对于后世的影响却远远不如欧阳洵。

7.赵孟頫: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

赵孟烦(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他是宋太宗的十一世孙。南宋灭亡时,他已经22岁。他34岁时,元世祖忽必烈派侍御史程钷夫到江南去寻访隐逸,在江南寻访到二十余人荐举朝廷,其中第一人便是赵孟頫。也许他并不乐意出仕,但为了身家性命他恐怕也不敢拒绝。从元世祖到元英宗,他侍奉了五个皇帝,一一直受宠作官。先后做过兵部侍郎、集贤直!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职。死后又加封为“魏国公”,谥号“文敏”。

赵孟烦不但有治国贤才,而且还擅长书画。他是元代的一位成就卓著的大书法家,也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明人何良俊说:“自唐以前,集书法之大成者,王右军也;自唐以后,集书法大成者,赵集贤(盂頫)也。”(《四友斋丛说》)近人马宗霍亦说:“元之有赵吴兴(孟烦),亦犹晋之有右军,唐之有鲁公,皆所谓主盟坛坫者。”(《书林藻鉴》)以赵氏与王羲之、颜真卿并举,足见其在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

赵孟頫传世的书法作品极多,《元史》说他篆、隶、楷、行、草无所不精。

而他传于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他的楷书,史称楷书有“颜、柳、欧、赵”四大家,前三家都是唐代人,唐以后只有赵孟頫的楷书可以同唐代的楷书分庭抗礼,此后虽也有善写楷书者,却排不上名次了。赵氏楷书的难能可贵于此可见。

赵孟烦在书法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在于他超越两宋时代而直接追摹晋唐书法。

尤其是追摹二王书法,成为公认的二王书法艺术的正宗传人。

赵孟烦大楷主要有《胆巴碑》、《头陀寺碑》。经文作品有《黄庭经》、《道德经》,行草书数量非常多,如《丈人帖》、《八年帖》等。

8.李邕:唐代书法大家

李邕(678~747),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曾任北海太守,故人称“李北海”。李邕的书法艺术,在当时与后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他的为人和才情更为世人所敬重。他的父亲李善是一位正直博学的人,为官遭贬,后专心学术,所注萧统《文选》六十卷,至今被视为《文选》最主要的注本之一。李邕天资聪慧,幼承家学,少年时以擅长辞章而闻名。但他在仕途上,却因为人耿介磊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晚年在北海太守任上,遭人暗算,被宰相李林甫定罪下狱,竞被酷吏活活打死。

“书如其人”,李邕的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他的人格的写照。他的书法初学右军,又参以北碑及唐初诸家楷书及行书笔意,变法图新,形成了他自己鲜明的风格特征。

李邕的书法主要以碑版为多,他所书碑版达八百道之多,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数种碑帖,影响最大的要数《李思训碑》和《麓山寺碑》。

李邕的行书对后世行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元的几位大书法家如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等无不受其影响。

9.张旭:创作“心画”的大师

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郡人,盛唐时期的草书奇才和书法教育家。他的主要政治和书法艺术活动都在盛唐时期。史载他初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故人称“张长史”。《唐书》云:“后人论书,欧(欧阳洵)虞(虞世南)褚(褚遂良)陆(陆柬之),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文宗时,诏以李白歌诗,裴曼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其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

可以这样说,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由于张旭的出现,使书法作为艺术的境界又一次得到了升华。文字本来是一种记录语言的工具,但汉文字发展到汉朝末年,由于张芝、钟繇、刘德升等人的创造性发挥,使它有了艺术的含量,这是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是汉字书写成为艺术活动的第一次升华;到了东晋二王等人的出现,为汉字的书写创立并完善了一套用笔和结体的规矩,并充分地展示出书法的艺术美,可以说是书法艺术的第二次升华;到张旭这个时候,他将汉字这种工具性、使用性的符号进一步发展为一种纯艺术,使这种抽象的线条结构成为表达其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使汉代杨雄所谓的“书为心画”的书法艺术的最根本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是“草圣”,是汉文字书写彻底升华为艺术的第一人,是在盛唐文化繁荣的推动下将书法艺术的境界进一步升华的创作“心画”的大师!

张旭不仅是一位书法圣手,而且还堪称是一位杰出的书法教育家,他不仅用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影响了后代的书法家们,而且在当时就将自己所掌握的书法艺术创作的一整套经验传授给了韩混、徐浩、颜真卿、崔邈、韩方明等人,为盛唐书法艺术的繁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传世的作品有《肚疼帖》、《千字文》、《自言帖》、《酒德颂》和正书《郎宦石柱记》等数种。

10.苏轼:宋代书法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生活在北宋仁宗至徽宗时期,享年64岁。

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少见的艺术全才和艺术天才。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三人因文学创作上的杰出成就被并称为“三苏”。其散文创作与欧阳修齐名,人称“苏欧”;在诗词创作上开豪放一派,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其书法艺术创作,又居宋四家之首,是书法史上一位不朽的杰出人物。被视为宋代书坛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他以行书帖,并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苏东坡的行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黄州寒食帖》,此帖与《前后赤壁赋》一样,都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湖北黄州所创作的诗文。前、后《赤壁赋》是他在这种无奈的境况中对人生事业的思考,虽然耐人寻味,却充满了消极遁世的悲观色彩。《寒食帖》是他写的两首五言古诗,可以说是他在苦寒环境中的悲号了。诗写得沉郁悲凉,愤懑的感情难以遏止,从诗句内容和书写时的感情变化中自然流泻出来,全幅作品以手卷的形式,字形不拘大小,用笔不计工拙,恰恰妙笔生花,于不经意中见出一片神机,成为一幅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杰作。

黄庭坚跋此帖云:“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书法史上人称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而将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称为第三行书。这种说法未必有什么严格的标准,这三种帖的创作都是艺术技巧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之后,于无意作书时,创作出来的最杰出的作品。苏东坡曾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评草书》),可见这是一条艺术创作的规律。

他取法于二王、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诸名家,终于形成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个人风格,人称他的书法为“苏体”。

苏轼传世的作品较多,主要的有《归去来辞》、《前赤壁赋》、《祭黄几道义》、《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表忠观碑》、《醉翁亭记》、《黄州寒食帖》、《祷雨帖》、《姑熟帖》、《李白诗仙卷》、《东武帖》、《北游帖》、《致杜氏五札》等。

11.黄庭坚:与苏轼齐名的书法大家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祖籍洪州分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他生活在北宋仁宗至徽宗时期。黄庭坚是宋代继苏东坡之后的又一位书法大家。他自幼聪敏颖悟,19岁中进士,初任叶县尉,后以博学而教授国子监,苏东坡见其文章,“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

由是名声始震”。由于得到当时的大文豪苏东坡的赏识,遂与东坡有师生之谊,他同当时的另几位才子张未、晁补之、秦观同游学于苏东坡门下,人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始终在追求着书法艺术的新境界,他接受古人的书法艺术之精华,但不拘泥于古人;他拜苏东坡为师,但也只是向他学习书法艺术的道理,而不是模仿其书法的字形貌状。在书法艺术上,他创造了一种中宫紧结、长笔四展、俊挺爽利的新书体。他的楷书是如此,行书、草书也是如此。

在强调创新的同时,他还特别强调书法要脱俗,无“尘埃气”,要以“韵胜”。行书《松书阁诗》是他晚年抄录的自作法,是公认的他的行书代表作品,他的草书以《李白忆旧游诗帖》最为有名。

行书《松风阁诗》是他晚年抄录的自作诗,是公认的他的行书代表作品。

黄庭坚对《瘗鹤铭》大字楷书非常推崇,他从此帖的结构中受到启发,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而创造出的一种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风格特点的行书。这种行书的每个字在结构布置上,都采用中宫紧密,而笔画从中间向四处放射,无论笔画长短都接于字中间的圆心。这种辐射式的结构,字心紧密稳实,向外拓展的笔画又显得潇洒不拘,由于汉字结构本身的多样性,用这种处理方法,将其排列在一起,造成一种顾盼生姿、浑融潇洒的效果。运笔从容徐迂,略带生涩,结构略成“欹侧”之势,满篇文字都好像在翩翩起舞,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愉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