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秦皇到汉武:品读《史记》中的两大强者
20149100000043

第43章 发展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2)

顾客的消费是有层次差异的,一个企业只要善于抓住这种差异性,有的放矢,推出相应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就是对顾客最好的尊重和服务,也是企业获得效益的有效手段。

市场定位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指企业要弄清楚自己的产品到底是为哪一部分人提供服务的,也包括企业在同行中的定位,甚至包括每一位职工给自己在企业中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目标。

一个很好的企业应该有很好的定位,明白自己的主要产品是什么,是为哪些人服务的;明白自己的公司在同行中的位置,不盲目地与那些实力远远比自己强大的企业硬性竞争,也不去藐视那些实力远远不如自己的弱势企业;让员工明白自己的职责和工作目标,既不好高骛远,越职越权,也不推卸自己的职责,努力地完成企业的各项工作。事实上,那些没有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的企业,无论是生产,述是销售,往往都是比较盲目的,这样的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汽车业非常出名,它取代美国成为了全球汽车王国。但是,日本汽车最初进人美国市场时,由于没有做好市场定位,也遭到了惨败。当时,日本人忽视了为之服务的美国人有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汽车基本上是按照本国人的消费心理设计的。日本人在美国市场上遇到挫折以后,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对市场定位做了一定的调整,确定了向美国提供油耗低、质量好、符合美国人的操作习惯,具有美国风格的美式汽车的战略。由于市场定位设计的合理,日本汽车很快在美国本土畅销起来。

德国大众汽车将汽车定位为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结果大众汽车成为西方国家老百姓消费最多的汽车之一,为大众汽车成为世界知名品牌立下了汗马功劳。

生产“康师傅”方便面的顶新国际公司开始进人大陆市场时,由于产品定位不合理,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他们投资的200万美元差不多损失殆尽。到1992年,顶新国际公司开始把消费者定位为广大市民,结果很快扭转了不利局面,市场一路走俏,成为中国市场食品行业的知名大公司。

其实,任何一家公司市场定位如果不合适,其产品哪怕是当时最先进的,也会遭到市场的排斥,因为产品的市场定位要受到需求的影响。但是,企业的市场定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常常伴随着某些商机而存在,比较容易迷惑决策者。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电子表非常流行,大有取代机械表之势。组成电子表的基本数字电路非常便宜,而英特尔公司本身就是基本数字电路主要的供应商。这样看来,英特尔公司开发电子表是有无限商机的,而且隐藏的风险非常小。于是,英特尔公司就开发了消费性电子表。由于英特尔公司一向偏重于技术,对消费性市场和流行时尚并不了解,产品的市场定位一塌糊涂,结果归于失败。后来,英特尔公司对自身的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了反复调查研究,最后决定把英特尔的产品定位在存储器、微处理器。由于这一定位符合英特尔公司本身的特点,也符合市场消费者的特点和爱好,英特尔公司在新的通讯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全球电脑储存器、处理器、浏览器的巨无霸。

可见,企业的市场定位对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站住脚有着重大的影响。起先英特尔公司由于市场定位不对路,开发的产品没有成功,后来该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适时调整,找到了定位合适的开发产品,结果发展成了今天享誉全球的英特尔公司。

雀巢公司在近130年的历史中,也遇到了产品市场定位不对路的挫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争虽未影响市场对雀巢产品的需求,却给雀巢产品的运输造成了困难,使得雀巢产品的进出口业务严重受阻。这时,牛奶成了紧俏商品,雀巢不愿放弃这个大好时机,便开始开发牛奶产品。但雀巢公司没有认真地对它生产的牛奶产品做市场定位,便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买了一批工厂,生产相关的牛奶产品。与此同时,雀巢公司还大笔借债,尽量扩大生产规模。

由于事前没有认真考虑到市场定位的问题,一战结束后,政府不再大量采购罐装牛奶,社会需求取向也发生了变化,这给雀巢牛奶产品的销售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此,雀巢并没有检讨自己的产品市场定位问题,而是简单地改变产品策略,试图迎合战后繁荣所带来的商机。

1920年,雀巢公司在巴西投资建厂,开始开发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至此,雀巢公司已拥有了很多个工厂和300多个分销处、代理处,它的债务总额也达到了8500万瑞士法郎。1921年1月,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雀巢的股票狂跌,公司损失惨重。雀巢公司面临着一边是生产能力闲置造成损失,一边是生产得越多就赔得越厉害的窘境,真是进退维谷。

这时,雀巢公司对此进行了深人的研究调查,发现是因为没对产品认真地做市场定位,就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结果。他们痛定思痛,对雀巢的产品重新做了市场定位,果断地关闭了一部分工厂,改组了管理层。新的CEO上任后,决定把市场定位的权利下放到各分公司中去,命令各分公司自理收支平衡,自行控制生产成本,想办法还清自己欠的债。这一招很快见效。到1925年,雀巢终于偿清了商业银行的所有债务。

雀巢的经历告诉我们,企业要在市场上立足,必须认真做好市场定位,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战场,以免盲目扩张拖垮自己。

市场定位不论是对于规模正在急剧扩大的公司,还是对于规模正在萎缩的公司来说,都是决定其能否在市场中立足的关键。某些正在萎缩的公司如果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产品的市场定位,还有可能起死回生。

日本的佳能公司从1997年到1999年,它的利润始终在下滑,而今的佳能公司却是一派繁荣,让人感觉到仿佛又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鼎盛时期。目前,虽然整个日本经济并不景气,但佳能公司的员工却对佳能的未来充满信心。为什么呢?因为佳能公司的CEO御手洗强有力的改革措施给企业的发展注人了强心剂,公司的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当时,佳能公司很不景气,新的CEO御手洗任职后,对佳能公司重新进行了市场定位,以利润为先导,确保核心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重视核心产品的市场份额,重视税后净利润。自1999年以后,佳能公司的利润开始稳步地增长。检验企业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企业的利润,而做好产品的市场定位、提髙新产品的竞争力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我国,有许多辉煌一时的企业因为没有及时调整产品的市场定位,最后纷纷走人了死胡同。像沈阳飞龙集团、珠海巨人集团、春都集团、安然集团、飞龙集团的最终退出市场,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方面的原因。有些企业对产品的市场定位非常死板,一种产品的市场周期基本快结束了,他们还把它定位成企业的主导产品,结果市场份额大幅下滑,企业利润下降,直至亏损。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企业无法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需要,就注定要失败。产品的市场不对位又怎么能够很好地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需要呢?造成市场定位不对路有很多原因,从市场操作上说,可能是缺乏竞争的知识,可能是关键业务的衰退,可能是企业固步自封,可能是创造与革新的缺乏,可能是市场计划不周。但是,不管什么原因,都跟决策有关系。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决策失败是最大的失败。有关人士认为,中国企业的失败70%~80%是在于投资失败,而投资失败源于决策失败,决策失败最明显的就是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对路。市场是企业的生命,产品的市场定位又是产品能否获得消费者认可,能否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关键。产品定位不对路,就无法有效地把产品和消费者有效地联系起来,就无法使产品转化成效益。

所以,一家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很好地对自己进行市场定位。例如,产品主要是为哪个阶层服务的,属于哪一个档次?在同行中,哪些企业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自己适合做什么,优势在哪里?……经营者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在商海博弈中“百战百胜”,这样的企业才最有希望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