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做一个精于消费的女人
20146500000010

第10章 理性消费,谨防陷入消费误区(6)

3.新节俭主义悄然流行

眼下,在一些现代都市里出现了这样一群女人:她们的收入不菲,可花起钱来却精打细算,日子反而过得更健康更舒适,这就是新潮时尚的“新节俭主义”。现代生活不再有捉襟见肘的寒酸样,当梦寐以求的丰富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将人们团团围住的时候,很多人又开始渴望田园般的简约生活。她们气定神闲,把过度的奢华和过度的烦琐统统扔掉,去追求一种简单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新节俭主义者不是贫困族,也不是守财奴,她们只是对未来有着更长远的考虑,通过转移消费重点,优化配置自己的货币收入。

新节俭主义渗透于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吃饭打包是一种,购物时不为价格所迷惑是一种,不刻意的节约是一种,聚餐出游时提倡AA制是一种,DIY是一种,追求简约主义也是一种……总之,再也不作无谓的浪费与铺陈。下面,可以看看她们是怎样生活的。

(1)新节俭主义者的新生活

情景一:

以前张丽出门,简直是戴着“镣铐”舞蹈。每天早晨起来,洁肤、护肤、化妆……折腾了一大轮之后,接下来是选衣服、试服装、配颜色……

再接着还要考虑鞋子、皮包、饰品……要见她一面非要等上近一个钟头。

现在,她再不受这样的折磨了。现在的她出门习惯素面朝天,只是偶尔用一点透明的护唇膏,头发是自然而飘扬的,就像快乐的心情一样洒脱。

情景二:

走进美术老师张先生的家,最吸引人的是客厅里占据了大部分面积的榻榻米,上面简单地摆放着几个靠枕,而电视机、音响等一一放在榻榻米上,客厅里几乎没有多余的东西,沙发、桌椅在这里都不见了踪影。其实这个客厅是他和妻子两人共同的作品,只因为两人都比较懒,喜欢席地而坐,不喜欢多余的东西阻碍视野。

简单、清爽的风格,与时下许多人追求的豪华、复杂的家居相比,更显得舒适和惬意。

情景三:

在平平家,厨房、厕所里整整摆了5个盛满脏水的脸盆!

平平说,那是用来冲马桶的。开始不明白,她爸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根本不用节省那几个水费钱。后来就更不明白了,她搬了新家,花了十几万元装修,结果漂亮的大厨房和漂亮的厕所里仍然放着几个装脏水的脸盆。原来一切只是为了环保。这样的节俭意识真的让你肃然起敬。

新节俭一族最崇尚简单、环保,无论是妆饰、穿着,还是家居布置。

(2)新节俭主义者的新主张

这一批年轻人为什么崇尚新节俭生活?还是让我们听听她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①为了更理性地安排生活

非非是一位网络公司女职员。她自己介绍说:“以前我是个典型的消费主义者,花钱向来大手大脚。乱买了百元千元的化妆品,N件昂贵的名牌衣服,平时还喜欢看碟片、听CD、买书、买水晶饰品、买高级包、到高档酒楼消费……非常的物质化。

可是有一天我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时却发现:家里堆满的都是旧东西。

想当初花那么多钱把它们买来,现在却这么不中用,存也不是,丢了又太浪费了。再看自己,工作这么长时间,收入不算低,却无房无车无存款,我觉得自己太失败了。于是,我痛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一切从存钱开始,把有限的钱用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如今,节俭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在购物上也理智和科学了许多,比如过去总喜欢在新款上市的时候买衣服,现在就等到打折的时候再买。这样其实并没有改变我的生活质量,但银行里的存款却在一天天增长,自我感觉良好。”

非非总结自己的改变时说:“我觉得节俭就是保证一定的生活质量,并且把生活质量维持在这个水平上,不作更多的消费。节俭也是一个长期的计划,节俭是理智的想法,滥消费是情感的冲动。”

②为了更远,更自由

婧儿,女,32岁,是某广告公司总监。

虽然贵为一家大型广告公司的文案总监,但婧儿每天依然挤公交车上班。她之所以一直不买车,是因为她认为买车是种无穷无尽的花费。先不说买车的钱,就是以后的保养费、汽油费就够你花的了。再说,车的价格不断降低,如果把这一切都考虑进去的话,就更浪费了。真正的节俭不是不花费,而是要花在值得的地方,花在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地方。这就是婧儿所理解的节俭。婧儿说:“我喜欢在乘公交车的时候思考一些问题,而如果自己开车的话,不但不能考虑问题,还要费好多精神,这就得不偿失了。”

中午,婧儿最常吃的是盒饭,她说自己对于吃没有太多讲究。但对其他自己喜爱的事物,婧儿并不吝啬。比如购买正版的音乐唱片、花钱到健身房锻炼、出门旅游等等。婧儿在疲倦的时候,还会很大方地花上上百元到美容院消费,但消费完以后,她又会把一次性毛巾拿回家,她认为这不是抠门,而是环保。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婧儿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在规划消费时变得越来越理性化了,她相信节俭并不意味着低品质的生活。就拿女人最感兴趣的穿衣来说吧,婧儿现在再不迷信什么名牌了,她觉得“有些非名牌的东西其实也不错”,遇到喜欢的款式,价钱合理,她会多买几种颜色的,拿回去搭配着穿。现在,婧儿的衣服虽然不太多,但几乎件件都是精品,虽然一个季节她总穿着那几件衣服,但每天都充满了自信,每天心情都很好。现在,婧儿每买一件衣服,都会认真想想自己缺的是不是这样的服装,这件衣服是否能和自己已有的服装搭配。这样,既减少了浪费,又体现出自己的品位和格调。

婧儿说,曾经有一个汽车广告,广告语是“更远,更自由”,她认为,当人能够理性地对待自己的生活时,才能获得更大空间上的自由。

③简单的反而更美丽

汪娴,女,32岁,企业行政人员。

汪自我介绍说,以前我非常爱化妆,梳妆台上总有一溜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瓶瓶罐罐,几乎每天早晚我都要把它们轮流用上一遍:卸妆液、眼部卸妆水、洗面奶,有时候还得加一遍面膜、爽肤水、营养水、紧肤水、眼霜、平衡滋养乳液、遮瑕膏、粉底,然后才能扑粉、一根根描眉形、一点点画唇线、一遍遍刷睫毛、一层层上眼影、一遍遍打腮红,最后提亮、阴影、蜜粉定妆。这样一整套做下来并且做到自己满意,一般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要想上班不迟到就得提前一两个小时起床。有时候老公一边迷糊着一边抱怨:“怎么我觉得你一直都在化妆?”

最怕的就是出差,得带着一大包这种那种“水”,死沉。书上说,这是化妆品依赖症!吓了我一跳!

于是,我开始慢慢减少购买化妆品的次数和数量,开始一点点学着让自己淡淡的。我现在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素雅干净。每天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例行程序,不那么刻意地追求完美,却反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朋友都说我变了,淡淡的妆很适合我,不去刻意追求反而显得年轻了许多。所以我说“我简单,我美丽”。

④在消费中让钱生钱

何萍,女,32岁,外企财务经理。

她说:“按说我的收入不错,我先生的收入更高,我们有理由也有能力奢侈一点。不过,我觉得单纯花费很愚蠢,利用钱再生钱这才是生活品质的保证。”

我不认为节俭就是每分钱都算计,而是大处着眼,让花出去的钱得到远远超出的价值,这才叫节俭。比如,我们去年买了一套房子,买进的时候40多万,装修了一下,租给一老外,每月5 000多元的租金,两年我们收回十几万。今年,老外搬走了,我们看看行情不错,把这套房子以60多万的价格卖了,两年间,我们又等于多了一套房子的钱。

你们也许会说这叫赚钱有道,我却认为这叫节俭有道。这些钱我可以花在买奢侈品上,40多万,马上可以踪影全无,全部变成行头,或者变成花费更高的私家车,我之所以一直不买车,就是认为买车是种无穷无尽的花费,当我第一次花出去这笔钱后,以后会为这笔花出去的钱添加很多的花费,而车的价值却在减低,这叫浪费。真正的节俭不是不花费,而是花在值得的地方,花在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地方。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节俭。”

听了这些年轻人的自白,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节俭主义绝不是旧时代的守财奴。

所谓新节俭主义,是对过度奢华烦琐的摒弃,是尝试减轻快节奏城市生活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轻松快乐的“简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