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军事知识
20145300000042

第42章 军事名将(7)

格兰特(1822~1885),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小业主家庭。他进入西点军校学习时,成绩平平,但到步兵部队服役后,却逐渐显示出作风粗犷而干练的牛仔风格。美国内战爆发后,他任田纳西军团副司令。他仔细研究了西部战场的形势,认定夺取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战略要点维克斯堡可以将南军在西部的力量分裂,这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为此,他让士兵只带两天口粮,自己只带一张地图和一把牙刷,携带充足的武器弹药,绕过敌人防御阵地深入到他们的后方,一举切断了维克斯堡的主要补给线,使守军成了瓮中之鳖,不得不全部投降。1864年3月,他出任联邦军总司令后,派部将谢尔曼领兵长驱直人敌后,瓦解敌人后方;自己则不断削弱正面敌军,与谢尔曼两面夹攻南军主力,攻陷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迫使南军最后投降。格兰特本人则因为战功显赫而晋升上将军衔。

1867年8月,约翰逊总统任命他为陆军部代理部长。1868年,格兰特当选为美国总统。1885年6月,格兰特在麦克格莱戈尔山的一所小别墅里去世。

16.“海上骑士”:尼米兹

尼米兹(1885~1966),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1905年毕业于著名的安纳波里斯海军学校,开始了他的海军生涯。

从军校毕业后,尼米兹到亚洲舰队旗舰“俄亥俄”号服役。他潜心研究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圆形战斗编组,使之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的标准编队队形。1939年,尼米兹晋升为海军人事局局长。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爆发了太平洋战争。10天后,罗斯福总统任命尼米兹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制订了“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的作战方针,逐渐扭转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1942年,尼米兹充分利用航空母舰编队的特长,对日本马绍尔群岛基地、东京、名古屋等城市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又在珊瑚海域重创日本海空军,赢得了太平洋战争的战略性胜利。在中途岛海战中,尼米兹用不到50艘战舰的劣势兵力,打败了拥有200艘战舰、332架飞机的日本联合舰队,使太平洋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1943年后,尼米兹亲自指挥了瓜达卡纳尔岛之战、马绍尔群岛之战、菲律宾海战、莱特湾海战等,收复了阿留申群岛、硫黄岛、冲绳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航空母舰的最大作战潜力。采取“蛙跳”等多种灵活作战样式,彻底击垮了日本海军,夺得了太平洋制海权。

1945年9月2日,尼米兹代表美国政府参加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同时,美国政府宣布10月5日为“尼米兹日”。二战结束后,尼米兹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退休后著有《海军强国:海军史》一书,受到广泛重视。

为了纪念尼米兹,美国海军还把一艘特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命名为“尼米兹”号。

17.揭开“红军史上最光辉一页”的统帅:伏龙芝伏龙芝(1885~1925),出生于皮什佩克(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伏龙芝市)一个军医家庭。1904年人彼得堡工业大学学习,同年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党,从此献身于革命事业。

1905年,年仅20岁的伏龙芝领导了伊万诺沃一沃滋涅先斯克纺织工人的罢工,曾多次被流放,两次被判处死判。但是他没有被吓倒,更没有气馁,1914年在伊尔库茨克流放期间,他秘密组织了“军事研究院”,从事军事理论研究。

1915年逃离流放地,到前线军队中进行党的地下工作。1917年二月革命后,担任明斯克和维尔尼省苏维埃主席、军事参谋长等职。他还参加了莫斯科十月武装起义,与其他革命领导人一起创建了红军。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被任命为东线第四集团军司令,成功地组织了布古鲁斯兰战役、别列列耶夫战役和乌菲姆战役,粉碎了对新生苏维埃政权造成巨大威胁的高尔察克军事集团。1920年,伏龙芝亲自部署并指挥了著名的彼列科普一琼加尔战役。他采用了正面和侧翼突击与强渡江河障碍相结合的战术,彻底击败了弗兰格尔自卫军,解放了克里木半岛。对此,列宁曾高度评价:“打败弗兰格尔,这个胜利是红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战后,伏龙芝先后担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陆海军人民委员、红军参谋长和军事学院(今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他曾主持1924年至1925年红军改革,创建常备军和民兵相结合的体制,为红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还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国内战争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的自家军事学说,就作战意志在战斗中的作用、武器装备对未来战争的影响等问题有杰出的见解,著有《伏龙芝选集》等军事著作。

18.战略大师:马歇尔

乔治·卡特里特·马歇尔将军于1880年的最后一天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尤尼恩敦。

1939年9月,纳粹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也就是在这一天,马歇尔升任陆军参谋长,领临时上将和永久少将军衔,在战争中晋升五星上将。正是在这个职位上,马歇尔显露出了非凡的军事才华和组织协调能力,以至于战争结束后,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由衷地称赞他为“胜利的组织者”。

就在马歇尔就任陆军副参谋长之时,欧洲的两个主要民主堡垒英国和法国屈从于他们的对手——德、意纳粹法西斯的压力,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予纳粹德国。战争危机虽暂时解除,但只是被推迟了几天而已。

马歇尔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美国也势必卷进去。但是,美国人拿什么保卫自己的国家呢?马歇尔为此忧心忡忡。经过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的打击,如果大战爆发,美国人的军事力量连守卫本土都难,马歇尔深感重任在肩。

他认为,除采取下列措施外,别无他法:必须制定一项重整军备的应急计划;必须发起一场促使工厂转产数以万计的大炮和数以千百计的飞机的运动;必须发动一场大规模募兵运动,以补充陆军人力的严重缺额。如果募兵不成功,就只有代之以实施所谓的选征兵役制——即在全国青年中实行征兵。

马歇尔周旋于政客们中间,说服他们支持他重整军备的计划。但形势并不对他有利,强烈主张美国对欧洲事务始终采取中立立场的孤立主义者势力十分强大,使得有心站在英、法等国一边的罗斯福总统十分为难。经过一番周折,马歇尔重整军备的计划才得以施行。他的卓越才能终于得到罗斯福的赏识,晋升为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发挥出了自己全部的才华和能量,为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马歇尔成了除美军总司令罗斯福总统之外的第一号军事人物。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在1942年,当时,英国在中东的一个主堡垒图布鲁格陷入纳粹之手,英国控制下的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受到威胁,而这时迫切需要战争物资。但那时美国刚刚参战,他们的师团还在加紧准备作战中,丘吉尔首相前往华盛顿同罗斯福商量,请求提供武器挽救局势。于是,总统召来了马歇尔。总统告诉他,盟军陷于困境,急需一些“谢尔曼”式坦克。马歇尔说:“总统先生,那些坦克刚刚拨给第一装甲师了,要从士兵手中拿走武器是不行的。但既然英国人非要这批坦克,那就给他们100辆吧,马上就给。”

英军靠这批坦克顶住了德军的攻势,保住了埃及。马歇尔这种大局观极强、急朋友之所急的领导者品质受到了崇尚“绅士风度”的英国盟友的广泛赞誉,获得了他们的尊敬和信任。

到1943年秋,马歇尔在美国军内外受到美国人的崇敬程度,就连罗斯福总统本人也超不过他,美国军队在世界上6条不同的战线上作战,战争规模如此庞大,由于有马歇马在华盛顿的坚强指挥,对部队需要的轻重缓急了如指掌,因此避免了慌乱、恐慌和重大损失。

称马歇尔为“国家的监护者”,无论如何是不为过的。

二战一结束,马歇尔即辞去陆军参谋长一职,旋又被杜鲁门总统请出,任赴华特使调停国共内战。归国后任国务卿,组织北大西洋公约集团,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1953年,马歇尔获诺贝尔和平奖。6年后病故于华盛顿,安葬于阿林顿国家公墓。

综观马歇尔一生,无论是在从军和从政的位置上,都为美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为人谦和、谨慎、头脑严密清晰,一贯有主见又不失灵活性,坦诚率直,使得他颇有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