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股神是这样炼成的: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00条投资策略
2014500000080

第80章 用局外人的眼光看待股市

巴菲特是“简单和精明的投资者”的典范,理性投资是他的航标,凭着理性和简单的常识进行投资是他行事的一贯准则。作为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实际上却是“简单”的追捧者。人们常常将他的“简单”理解为神圣。

巴菲特曾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待股市,并且从中受益。1972年,美国股市的股价再度大幅上涨。当时几乎所有投资基金都集中投资到施乐、柯达、雅芳和德州仪器等市值规模大、企业声名显赫的成长股上,它们平均市盈率上涨到天文数字般的80倍。当时的股价太高,巴菲特的选择是卖出大部分股票,把资金投资于债券。1973年,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也不断回落,很多股票市值跌了一半。1974年10月,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狂跌到580点,这时候华尔街的人都在抛售股票。巴菲特选择了投资股票。他总结出的经验就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在投资市场,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投资者的情绪易受环境支配。当市场充满利好消息之时,人人都感到非常乐观,仿佛市场是一点儿不利的消息都不会有,仿佛市场只会升不会跌。这时买卖股票好像只会赚不会亏似的,而且股票似乎变成发财的唯一途径。有些上班族甚至认为不如辞去现在的工作,全职出来炒股票,收入可能胜过十倍。但当市场出现一些危机或是经济因素不利之时,投资人往往又会垂头丧气,对股市前景充满悲观,认为股市只会跌,不会升,认为股市一跌就会无穷无尽,根本看不到任何生机。

以上这两种情绪,不是过喜,就是过悲,不是过于看好,就是过于看淡,原因是我们受到很多传媒的影响,包括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当有利好消息之时,这些消息通常都会被大肆报道,深深地嵌进我们的脑海,加强了我们对有利消息的信念,以为市场会无止境上升。反之,使投资人惶惶不可终日,加强了我们对利淡的看法,以为市势会一沉不起。投资人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就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这些情况,要求投资人在面对股市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1、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看到股市的波动,看到市势如此疯狂上升,或是如此疯狂下跌,同时受到传媒的渲染,投资人一般都会对股市有一个看法,这可能就是大众的看法。当人人自危时,投资者一般都会极度看淡。当市场气氛好,人人盲目追捧股票时,投资者也一般都会盲目认同,认为股市一定会升,即使轻微调整,也不会妨碍升势。

每一个投资者通常都会对市场有一个看法,不是看好,就是看淡。大部分时间,都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看法。

2、采取中立的态度

投资者回顾自己的投资经验,究竟是赚钱的多,还是亏本的多呢?当股市上升时,当然可以人人赚钱,不过一旦股市出现问题,他们就很可能将以往所赚回来的,全部亏光,甚至赔上本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巴菲特认为对市场过早地有一个主观看法,可能就是投资失败的致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