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股神是这样炼成的: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00条投资策略
2014500000047

第47章 明确的目标

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最终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投资股市更是如此,这正如巴菲特所形容的:金融市场总是像摩托车运动一样戏剧性地变化,而要到达目的地必须只有一个目标,这跟射箭是一样的,只有目标专一,才能达到目的。让巴菲特感到非常迷惑的是,有那么多受过良好教育、经验丰富的职业投资家在华尔街工作,但证券市场上却没有因此形成更多逻辑和理智的力量。实际上,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价格波动往往最剧烈。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决定股价,他们只能希望通过公布公司的信息来鼓励投资者理智地行动。巴菲特注意到股价的剧烈波动是非正常的人为因素引起的,是一些机构投资者短视与投机行为的结果,而与他们持有的公司的业绩无关。

巴菲特长期购买及持有的战略与当今机构投资者的作法背道而驰。每当华尔街稍有风吹草动时,机构投资者会迅速调整他们的投资组合(买入或卖出)。他们的行为主要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而不是对公司良好的内在价值的认同。巴菲特对于那些机构投资者只是盲目地跟风的非理性做法相当不理解,他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做。相当多的评论家认为,奉行分散投资这一传统准则的机构投资者比巴菲特更谨慎。巴菲特不同意这种说法。他承认机构投资者的确以更传统的方式投资,但是更传统的方式并不等同于更谨慎的方式。而且,谨慎的行动来自对事实的充分了解和理性的分析。巴菲特不以“大人物”同意他的观点而自信,也不因为得不到他们的认同而丧失自信。无论人们是否赞同,巴菲特坚持以自己的方式管理金钱。

按照巴菲特的观点,大多数机构投资者业绩平平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智力的问题,而是机构决策存在着太多的失误与不理智。机构投资决策通常是由一些小组或委员会制订的,那些小组或委员会对流行的组合理论有着强烈的喜好,他们往往把安全等同于分散。他们不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盲目地推崇与跟捧分散化投资理论。

巴菲特指出:“大多数基金经理没有积极开动脑筋,而是像个傻瓜一样进行决策,他们个人得失心太重了,他们只是时时处处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他们缺乏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他们往往作出错误的决策,但他们往往不会考虑到这种决策的愚蠢与不智。因此,对他们来说,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