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股神是这样炼成的: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00条投资策略
2014500000045

第45章 保持理性的思考

你对历史会重演保持怀疑的态度吗?你相信将来是过去的翻版吗?股市的历史的确会重演,美国华尔街的两次股灾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美国华尔街两次股灾惊人的相似。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又一次暴跌。这两次暴跌,在发生的季节、时间间隔和价格形态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股市历史经常会以改头换面的方式重演,因此许多股民不能正确地予以识别,一次又一次地与股市大机会失之交臂,或一次又一次地惨遭股市戏弄。

股市是按照人性的弱点来设计的,人性弱点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股市历史会重演。只有善于学习研究,并努力克服战胜自身的人性弱点,才有希望在股市上脱颖而出。

作为华尔街的股神,巴菲特并非每次投资都是那么坚决果断,他偶尔也会有迟疑的时候。那是在1969年,当时阿姆斯特朗把星条旗插上了月球,整个美国社会情绪极佳,经济增长率出奇得高,股市极其繁荣。巴菲特合伙公司1968年获得了成立以来的最佳业绩:效益比前一年上升了59%,而同期道·琼斯指数只升了9%。在一些大公司的推动下,市场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兼并浪潮。大公司四处扩张,一些公司则处心积虑,利用兼并一些低市盈率的公司来制造每股盈利大幅增长的假象。投资大众被这些假象所蒙蔽,不断推高股价。虽然,巴菲特声明不会预测市场的走势,但是,他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有关1929年危机的剪报以时时提醒自己。他预感到,危机早晚要到来。他告诫自己:股市狂升时要避而远之。平生只服从自己直觉的巴菲特决定清理基金,分配给股东,搞得股东们目瞪口呆。他本人当时已有2500万美元,但一分钱不动,静观股市回落,以便抓住商机。

到1970年年初,美国股市开始大幅振荡。接着,华尔街的股票一个接一个猛跌。此时,巴菲特那种天生的猎人本能再次复苏,他投资生涯中更加耀眼的第二幕开始了。他建立起一新的基金,沿用了新英格兰一家老纺织公司伯克希尔的名字。当时,老公司早已荡然无存,没有一座工厂,没有一个工人,只留下一块招牌。后来,这家企业在巴菲特手中成了最负盛名的控股公司,30多年间股价奇迹般地上升了数千倍。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股市一片萧条。巴菲特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了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他从1973年开始悄悄买进《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这使该报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坐卧不安,她搞不清这位神秘人物的真实意图。第二年,凯瑟琳终于见到了这个名叫巴菲特的陌生人,她请巴菲特手下留情,不要再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巴菲特答应了,但作为交换条件,他从《华盛顿邮报》董事会里得到一个位子,并和凯瑟琳成了好搭档。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0%。10年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2亿美元。而今,伯克希尔公司是美国好几家大跨国公司的主要股东——可口可乐的8%,吉列的8.5%,美国运通的11%,迪斯尼的3%,《华盛顿邮报》的17%……到2007年年底,这些股份的总价值600亿美元左右。

巴菲特虽然号称为“股神”,但他也是一个凡人,也有着人性的弱点。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很好地克服人类的诸如贪婪、恐惧等弱点。他一方面以稳健投资为原则,另一方面绝不放过每一次机会,他就像一个老练的猎手一样,只要看准机会,就会主动出击,绝不手软。他的投资作风让人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