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股神是这样炼成的: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00条投资策略
2014500000014

第14章 对桥牌的狂热

巴菲特工作之余的爱好便是桥牌。他总是定期地打牌,牌局的成员可谓是美国人的样本——有广告部经理、别克车经销商、法官、人寿保险员、抵押贷款员、铁路公司律师以及美国汽车联合会分会总裁等。巴菲特会拿着一盒6听装的可乐出现在大家面前,还会讲一些笑话和故事来供大家消遣。

他的朋友罗伯特·比利格认为巴菲特可以比任何人更好地处理各种建议。当比利格告诉巴菲特如何瞄准高尔夫球时,巴菲特将他超人的注意力集中到球上。比利格惊叹道,他能经常做到这一点,这简直太令人吃惊了。

巴菲特从不提自己赚钱的事情,关键在于他根本不去提,他打牌的时候如此投入,就仿佛他不是用股票和债券而是用桥牌在工作。

巴菲特不愿失败,他不下太高的赌注,也就是说一点只计1美分,除非他认为自己这方有优势,他才会像对待25美分一点的牌那样认真地去打。

巴菲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打牌的方法,他会盯着一副牌,然后像一部机器那样计算点数。在打出第一张牌之前,巴菲特会计划好整个牌局,筛去可能出现的坏机会。有一次,做人寿保险雇员的朋友凯·克特尔带父亲一起去和巴菲特打牌,巴菲特坐在那儿一直想,直到他想清楚整副牌中每张牌都在谁那儿为止,结果其他人都快疯掉了。

有一次,巴菲特问他的一位牌友,怎样才能做到在打桥牌时捣鬼?结果那个人幽默地说,用一个假名。巴菲特经常说,如果监狱的一个房间有3个人会打桥牌,他就不介意去坐牢。他的牌友很多,从麦哲伦共同基金的创始人彼得·林奇到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乔治·伯恩斯都是他的牌友。他和伯恩斯曾经在洛杉矶的山顶乡村俱乐部打桥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1993年至1995年,以巴菲特为队长的桥牌队曾经连续3年打败了美国国会的桥牌代表队。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打桥牌,他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的朋友南希·琳妮·雅各布希望得到他打桥牌时的照片和签名。于是,巴菲特在送给夫人的照片上的签名是“送给南希,一个诚实的女人”。

巴菲特喜欢和莎伦·奥斯伯格搭档打桥牌,她曾两次入围世界女子冠军队。在1996年希腊举行的世界桥牌比赛中,她是世界混合队的银质奖章获得者。奥斯伯格女士曾担任在线金融服务商富国银行的副总裁。她在名人桥牌锦标赛上,通过卡罗尔·卢米斯认识了巴菲特。后来奥斯伯格女士开始和巴菲特在网络上打桥牌,她打牌时的名字叫“利萨奥”、巴菲特的外号是“T型骨头”、比尔·盖茨的称号则是“蔡伦格尔”。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巴菲特打电话给奥斯伯格女土,邀请她一起打桥牌。两人在网络空间寻找伙伴时,遇到了几位来自以色列声称认识“利萨奥”的人。原来他们是以色列国家桥牌队的队员,为参加世界冠军比赛在网上练习。巴菲特和奥斯伯格女士立刻参与了比赛。虽然他们输了,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另外他们还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像欧洲和南美洲的其他一些牌友。

奥斯伯格女土是巴菲特的桥牌老师,不过后来巴菲特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级选手的水平。他们参加了世界桥牌冠军赛。他们成功进入了决赛。巴菲特能和任何一个人打桥牌,他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奥斯伯格女士通过她和巴菲特的友谊,还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华盛顿邮报》大亨凯瑟琳·格雷厄姆、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桑德拉·奥卡纳尔一起打过桥牌。

巴菲特认为玩桥牌是锻炼大脑的最好方式。因为每隔10分钟,就必须重新审视一下局势,他认为在股票市场上的决策不是基于市场上的局势,而是基于合理的事情上……桥牌就好像是在权衡赢利或损失的比率。每时每刻他都在作着这种计算。

1996年,伯克希尔公司年度会议结束后举行的宴会上,巴菲特和朋友们打起了桥牌,奥斯伯格和卢米斯一组,巴菲特和芒格一组。结果奥斯伯格那一组赢了。

巴菲特经常和他的妹妹罗贝塔,以及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卡梅尔的妹夫希尔顿·比阿利克一起打桥牌。现在,他依然和比尔·盖茨的父亲一起玩桥牌。偶尔,他也和奥马哈的朋友一起玩,其中一位就是理查德·霍兰,他是一位退休的广告公司首席执行官。

巴菲特认为投资方法和投资策略是很相似的,因为都要尽可能多地去收集信息,接下来,随着事态的发展,在原来信息的基础上,不断添加新的信息。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根据当时所拥有的信息,认为有可能成功的机会就马上去做。但是,获得新的信息后,就应随时调整行为方式或做事方法。他认为这和打桥牌是一个道理。打桥牌时,每打出一张牌,都希望能得到对家的支持和响应。在生意上,办事的方式是最大限度地使经理和员工都能为公司竭尽全力地去工作。

出色的桥牌运动员和成功的证券分析师,都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他们都是在计算着胜算的概率。他们信任自己基于一些无形的、难以捉摸的因素所作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