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肝脏病中医诊疗与调养
20140500000038

第38章 肝,芮秘方验方精选(6)

79.白香汤

【药物组成】鲜白英250g(干药减半),鲜香茶菜根60g。

【治疗方法】水煎,每天1剂,煎2次,分2次服。必要时随症加味。

【适应病证】肝脓疡。

【方剂来源】赵国仁:白香汤治疗肝脓疡。《四川中医》(9):32,1990。

80.脓疡散

【药物组成】青黛3g,紫草、寒水石各9g,乳香、牙皂各6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取汁100—200m1,每日服3次。3岁以内患儿每次服:30m1;3—7岁每次服50ml;8~12岁每次服100ml。约服药30剂左右。

【适应病证】儿童肝脓肿。

【方剂来源】燕润菊等:脓疡散加减治疗肝脓肿6例报告。《中医杂志》(7):37,1991。

81.肝痈分治方

【药物组成】①白丁汤:白头翁、地丁、蒲公英、车前草20~25g,连翘、茵陈15~20g,柴胡、郁金、秦皮、赤芍、制乳没、生甘草各10~15g。②排脓清肝汤:白头翁、地丁、茵陈、蒲公英、苡仁各20~25g,柴胡、穿山甲、皂角、桃仁、丹参、赤芍、大黄(后下)、郁金、制乳没、川芎等各10~15g。③扶正托脓汤:生黄芪30g,生白术、当归、赤白芍、桃仁、川芎、柴胡、郁金10~15g,白头翁、地丁15~20g,生甘草10g。④补肝养阴汤:生黄芪20g,炙鳖甲、柴胡、青蒿、生地、太子参、白术、桃仁、川芎、赤白芍6g,甘草各10~15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①白丁汤功可清肝泻火、解毒祛湿,适用于痈前期,症见发热恶寒或高热,时起时伏,夜寐盗汗,口苦而粘,胁痛,舌苔黄腻,脉滑数等。B超提示:肝脓疡末液化。

②排脓清肝汤功可活血排脓,清热解毒,适用于成痈期,症见高热,右胁痛,块形成,疼痛拒按,常随呼吸体位变更时增剧,腹胀且痛,或兼咳嗽、气喘等,或伴轻度黄疸,舌苔黄腻等。B超提示:肝脓肿形成,有液性暗区。x线检查:常见右侧膈肌抬高,运动受限,胸膜反应或肺底有云雾状阴影等。③扶正托脓汤功可扶正活血,托脓祛邪,适用于痈溃吸收期,症见高热明显下降,但未退尽,胁痛缓解,腹微胀,消瘦神疲,汗多或盗汗,舌苔微黄等。B超提示:肝脓疡吸收好转期。④补肝养阴汤功可补气养阴,生肌收口,适用于脓腔收敛期,症见热退或有低热,胁痛及瘕块基本消失,口微干,形瘦面色无华,乏力神疲,舌红少津等。此期wBc计数正常,B超提示:原脓疡腔缩小。

【适应病证】肝脓疡。

【方剂来源】朱永生:肝痈证治三法。《吉林中医杂药》(4):13,1988。

82.参芪茵陈汤

【药物组成】丹参、黄芪、茵陈各30g,柴胡、当归、鸡血藤各15g,白术、牛膝、泽泻、山楂、枸杞子、仙人脾、枳壳、青皮各10g,生大黄9g(后下)。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4个月。

【适应病证】脂肪肝。

【方剂来源】韩建平等:中药治疗脂肪肝初探一一附33例疗效观察。((天津中医))》(5)32,1988。

三、单方验方

1.香附10g,紫苏梗10g,生姜10g,葱白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各种肝病之肝郁气滞者。(民间验方)

2.当归15g,白芍30g,枸杞子15g,柴胡10g,生地15g,青皮10g,枳壳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各种肝病之肝郁气滞者。(民间验方)。

3.全瓜蒌15g,没药6g,红花6g,甘草6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瘀血停着之胁痛。(民间验方)

4.龙胆草15g,金钱草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肝胆湿热之肝区疼痛。(民间验方)

5.茵陈15g,板蓝根30g,龙胆草10g,败酱草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肝郁化热或湿热蕴结之肝区疼痛不适。(民间验方)

6.青皮60g,玄胡150g,共研细末,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肝区疼痛不适。(民间验方)

7.茵陈15g,郁金10g,栀子10g,大黄9g,枳壳9g,金钱草18g,海金沙9g,芒硝9g,木香6g,厚朴9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肝郁湿阻之肝区疼痛不适。(民间验方)

8.柴胡9g,黄芩9g,川楝子9g,川芎6g,玄胡索9g,甘草9g,甘松9g,木香6g,陈皮9g,法半夏9g,当归9g,细辛2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蛔厥所致之肝区疼痛不适。(民间验方)

9.鲜蒲公英60~90g,水煎,每日1剂,15日为1疗程,连续使用12个疗程。适用于胆郁化热所致之肝区疼痛不适。(民间验方)

10.玉米须30g,蒲公英15g,茵陈蒿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肝胆湿热所致之肝区疼痛不适。(民间验方)

11.鲜金钱草250g,加水800ml,煮取200ml,分2~3次温服,每日1剂。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之肝区疼痛不适。(民间验方)

12.马鞭草30g,半枝莲30g,陈葫芦3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适用于鼓胀证属湿热蕴结者。(民间验方)

13.大浮萍60g,糖60g,清水1200ml,煎成分400ml,分2次服,忌盐。适用于鼓胀证属寒湿困脾者。(民间验方)

14.虫笋(即竹笋经虫蛀者)100g,陈葫芦100g,冬瓜皮50g。水煎,每天早晚分服。适用于各种鼓胀。(民间验方)

15,藏红花饮:藏红花,每日2g,开水浸泡、当茶饮。用于脂肪肝,疗效颇佳。(《自拟方》)

16.翻白草粉:翻白草为细面,一次10g,一日3次,开水冲服。主治肝病腹泻。(《肝胆胰疾病千首妙法》)

17.鲜扁豆饮:鲜扁豆100g,水煎服,每日1次,可连用15天。主治肝病腹胀。(《难治病的良方妙法》)

18.茵陈红枣汤:茵陈30g,红枣5枚水煎服。利湿退黄,主治肝郁脾虚湿邪偏胜之黄疸。(《中医肝胆病学》)

19.猪胆饮:猪苦胆1枚、蜂蜜100g。取猪苦胆汁同蜂蜜调均放锅内蒸20分钟饮服。有清热解毒祛湿作用。有助于药物性肝炎的黄疸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复。(《中医肝胆病学》)

20.五味子:研末冲服或配成丸药制剂服,每次3g,每日3次。主要用于肝硬化ALT升高者。(医学研究通讯)

21.蝼蛄粉:蝼蛄去头、爪、翼,焙焦,研为细末,每次1g,每日3次。主治肝硬化腹水。(中医单方验方选)

22.甘遂粉外敷:用温水将甘遂粉调成糊状,敷脐部,约0.5cm厚,以纱布覆盖,上置热水袋。主治肝硬化腹水。(民间验方)

23.葫芦车前饮:陈葫芦30g,车前子9g。水煎,日服1剂。主治肝硬化腹水。(《中医单方验方选》)

24.二甲丸:穿山甲500g,醋炙鳖甲300g,鸡内金500g,蜂蜜2000g。前三味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g。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主治肝硬化,肝脾肿大者。(民间验方)

25.柴桃汤:柴胡、桃仁、土鳖虫、桔梗、紫苑、葶苈子、椒目各10g,赤芍、丹参各30g,当归15g,生牡蛎、川楝子各12g。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主治气滞血瘀型肝硬化及肝腹水。(印会河教授验方)

26.茵陈、板蓝根各15g。煎服,日1剂。连服5~7口。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民间验方)

27.蒲公英15g,甘草6g。日1剂,连服5~7日。用于预防和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民间验方)

28.鲜马齿觅60g,甘草6g。煎服,日1剂。用于预防肝炎。(民间验方)

29.车前草30g。煎服,日1剂。用治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民问验方)

30.田基黄、螃琪菊各30g。煎服,每日1剂。用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效。(民间验方)

31.鸡骨草30~60g。煎服,用于退黄。(民间验方)

32.垂盆草30g。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2周为1疗程。适用于各型肝炎引起的肝区疼痛。(民间验方)

33.鲜马鞭草500g,加水煎煮浓缩至800m1,每次40—50ml,每日3次。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有效。(民间验方)

34.大枳壳散:大枳壳3个(约20g),用棉纸7层紧包,在砂锅内用微火炒半日,切片,晒干研末,匀分3包。每服1包,白酒送服,一日一剂。主治肝脓肿之胸胁痛。

35.韭菜泥:韭菜100g连根捣烂,加醋炒热,用纱布包住,乘热熨痛处,反复数次,主治肝脓肿之胸胁痛。

36.枳壳汤:桂枝20g,枳壳25g,姜2片,水煎服。能温经行气止痛。主治各种肝病之胸胁痛。肝胆湿热,或体内有热者,用量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