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关心,信任与尊重既不相同又不可分割。不理解常常产生于不了’解,理解又是互相信任、关心的基础。在孩子中,一般更希望向理解自己的人诉说衷肠,倾吐秘密。理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尊重。因此,对孩子来说,相互理解,是处理好人际关系最基本、最主要的原则。
孩子对他人心理的理解是建立良好入际关系的基础上。孩子的心理理论能力具有显著的个别差异。影响孩子心理理论能力发展因素很多,如孩子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家庭大小与家庭情感交流的水平、父母的教育水平、职业阶层、姊妹的多少及其与姊妹之间的合作、同伴的交往和文化差异等等。那么在不能改变父母的教育水平,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如何让孩子能够去理解他人、替他人着想、做一个宽容的人呢?
1.让孩子加强同伴交往,学会理解同伴的心理感受
同伴交往是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同伴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没有权威关系干预,更容易将自己的心理状态移植于他人的心理状态之中,情感更容易共鸣。因此,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理解同伴的心理状态如高兴、害怕、恐惧、生气等等,并帮助分析同伴产生这种心理状态的缘由。如在公园里,团团正在玩秋千,而且玩了很长时间,兰兰也想玩,但是团团怎么也不让开。可以问团团:兰兰是否高兴?为什么?如果你是兰兰,心里会怎么想?等等,帮助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2.让孩子多说自己的情绪、情感反应
家长可经常让孩子进行想象,如“当妈妈给你买一辆玩具小汽车时,你高兴吗?如果你不好好吃饭,妈妈不给你买玩具汽车,你高兴吗?为什么?”等等,让孩子假设在什么情景下,产生什么情绪反应,并说明理由。
这样,孩子会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迁移到他人的心理状态之中,从而为理解他人奠定基础。
3.家长跟孩子多谈有关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如你带孩子去他阿姨家做客,阿姨可能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不顺而不开心。他可能会问妈妈:阿姨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或者直接问阿姨:“阿姨,你为什么今天不高兴?”也许还会根据他自己的理解解释阿姨不高兴的理由。此时,家长应多向孩子进行解释和分析,这样让孩子在与成年人的交往中,学会理解大人的心理状态。
4.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4~5岁儿童的思维具有中心性,即他们的思维活动只能局限于一个维度的思考,如让孩子观看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一个高而细的杯子与一个矮而粗的杯子中时,问这个年龄的儿童,两个杯子的水,哪一个多、哪一个少?这个年龄的儿童一般会说,高杯子中的水多,因为这个杯子高,或矮杯子中的水多,因为这个杯子粗,他们不能同时注意高与矮、粗与细的相互补尝与抵消,即不能将二者综合起来思考。但到了6~7岁,儿童就能注意到问题的两维性。另外,4~5岁儿童的思维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都与他的观点是一致的。因此,多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有利于儿童思维的“脱中心化”,使儿童能站在他人立场上去思考,理解他人的心理。如问孩子,当团团欺负波波时,团团心里高不高兴?波波高不高兴?然后再问,如果你是团团,你高不高兴?如果你是波波,你高兴不高兴?从而让小孩子学会理解别人的心理。
5.增加孩子的社会经验
实验与经验证明,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儿童由于其社会经验的不同,其心理理论能力发展也存在差异。不论大人小孩,其社会经验是影响心理理论能力的重要因素,这种社会经验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刺激,就像智力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智力刺激一样,这种社会性能力,儿童对他人的心理理解水平的发展也需要较多的社会刺激。因此,增强儿童的社会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将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
虽然孩子还没有知觉他人感受的能力,但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这种感受。就像上面的那个例子,你可以这样告诉打人的孩子:“如果他打你的头,是不是很痛呀?”或者“你忘记了,上次小明打你,很痛,你都哭了”。
通过自身的感受来理解他人的感受,这样比较容易被孩子接受。另外,遇到类似的情况,父母可以重复讲述他人的感受给他听,慢慢地他就会了解别人的感受了。
作为父母,也许你不能给孩子富裕,不能给他英俊和美丽,但是你能给他一个成功的人生。如果你能够从小事做起,给他信心、耐心、责任感、自信心、知觉他人的感受的品质,那你就给了他一个成功的人生。
进行情绪练习,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家长为孩子建立一套行为规则,让他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遵守一些规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规则的掌握决定于孩子是否学会了内部的自我控制,即孩子要认识到规则是什么,:、勾什么要遵守规则、而且要乐于去遵守规则?然而,如何让孩子多学会内部的自我控制,习惯于遵守规则,矫正其不良行为呢?
家长应该知道,人的行为不是由个人意愿、决心等内在力量控制的,人们或多或少有坏习惯,不是因为缺乏意愿、下不了决心,而是因为这些坏习惯受到环境当中不良事件的强化。同样,好习惯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完美,是因为它们所受到的良好事件强化的力度太小,不足以巩固稳定在人的性格当中的缘故。
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呢?
1.不断提高孩子的自我评价水平
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才能提高自我控制的动机水平。
例如,只有当孩子认识到欺负小朋友是不良行为时,他才会不骂人、不打人;只有认识到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行为时,他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小伙伴。所以应当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实现他对个人行为的自我调节。
2.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发展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生下来头一年是维持生命的关键时期,一切都要依附于成人,如果得到成人的精心照料和爱护,他就会感到安全,就会相信周围的一切,信心十足地迈出自主的第一步。如果婴儿最初就受到冷遇,就会产生恐惧、不安全感,他就会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周围的一切。其次,促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两三岁儿童自我开始分化,他开始强烈地要求自己做事。例如,自己拿勺吃饭,自己摆积木……虽然他们做得不好,却总是那样做。成人应当支持儿童的这种独立意识,保护他们的主动性,这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条件。孩子自己学着穿衣服、收拾玩具,帮助老师、妈妈做事,他们每做成一件事,就受到表扬,或给予物质奖励等诱因,使他们从中获得愉快而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可转化为幼儿前进的动力,就能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3.让孩子有自主权和主动权
多给孩子提供自己作决定的机会,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拥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这不仅异于同伴,更重要的是异于成人。因此,做父母的应尊重孩子在兴趣选择、价值判断等方面享有的权利。孩子一方面需要成人的照顾、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又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价值取向。
而父母往往过低估计孩子的能力,觉得他小,怕他做不成事反添麻烦,于是不顾幼儿的愿望而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习惯依赖于成人。如果家长对他们管束太紧,干涉太多,或者强迫他们服从自己的意志要求,就会使孩子的精神负担过重,心情受到压抑,个性发展受到阻碍,潜在能力不能发挥,缺乏独立自主性。所以,家长应当多留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以锻炼他们自我调控的能力。
4.经常开展趣味游戏活动
趣味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孩子在趣味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学习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操作各种玩具,:逐渐将在趣味游戏中获得的行为规则转化为主体意识,又通过趣味游戏的操作活动,将内化的主体意识具体表现出来,实现主体意识的外化,并在高一层水平上进一步内化,实现主体意识对自我的控制和调节,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养成遵守一定规则的行为习惯,由他控到自控,逐渐形成自控能力。例如,玩儿“乌龟”驮物游戏。实验要求孩子趴在地上,将枕头放在背上,然后开始向前爬,爬到终点用手触摸小凳子腿儿,再往回爬,爬到起点线,用手拍下一个小朋友的手。实验初,绝大多数孩子不能按要求做,成人以奖励为诱导手段,强化他自控的动机,逐渐学会处理主动和遵从的关系,懂得一切行为要考虑到集体生活中的他人,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愿望行事,克服冲动性,形成规则意识。孩子运用掌握的规则来评价自己,矫正自己的行为,成人要及时表扬,强化幼儿的自信心,逐渐形成自控的习惯。
5.培养幼儿顽强的毅力
一个有顽强毅力的人在受到挫折时不会垂头丧气,在成功时不会趾高气扬,在冲动时不会横冲直撞。例如,一个小朋友在玩儿抓坏蛋游戏时,不小心碰破了皮,很疼,但为了抓到“坏蛋”,他不怕疼痛,不当逃兵,一直坚持到底,表现了较好的自控能力和顽强的毅力。
6.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自控行为的多次重复就可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降低自控行为引起的紧张感,使自控行为容易完成和保持。例如,要求孩子不随地扔垃圾,如果他每次都控制得住,以后就会形成有了垃圾不乱扔的好习惯。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训练幼儿良好的自控行为,对他们自控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为人处世都是有好处的。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家长不仅要激发孩子强烈的求上进的愿望,还要与孩子共同进步,经过培养训练,从外在控制人手,逐步转到自我控制上面来。
正确看待家长的权威性
曾听一位家长感叹:“唉,现在的孩子真了不得,知道的东西比我们还多,弄得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时常被他们瞧不起,更不要说什么威信了。”那么,家长究竟该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威”呢?
所谓家长的权威,是指父母自身具有良好的品行并从言行的各个方面去影响和感染孩子,使孩子由衷地尊敬、信任父母,从而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家长的权威,主要建立在两个方面:一是角色性的,即家长权威是由其角色规定的、得到社会、家庭成员和传统观念等各方面认可和支持的;二是非角色性的,指家长权威的建立,要依赖于本人的品行、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角色的规定,家长权威就丧失了产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没有非角色因素的支撑,家长的权威也就得不到必要的巩固。
家长权威的丧失,最根本的原因并非知识比孩子少,而是由于对自身权威的错误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错误做法。家长们往往过分看重自身权威角色性的一面,而忽视非角色性的一面,有的家长认为老子管儿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儿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服管,不能有一点异议和“逆反”,否则就是对自身权威的蔑视和挑战;有的家长平时不注重对自身权威非角色因素的优化和强化,或者在品行方面不能身为表率,或者在生活上不求进取,或者在精神上萎靡不振,让孩子瞧不起,以致在孩子面前的威信日渐降低。
诚然,在知识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父母很可能在某些方面的知识不如孩子,比如外语、电脑知识。在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方面,孩子总是要胜过父母一筹的,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进步使然,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父母因此难以获得孩子的尊重,也无损为人父母者的权威。
世界上最难承担的角色恐怕莫过于为人父母了。天下可能没有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今后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但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好孩子呢?按照中国传统教育中父母绝对权威的模式吧,孩子好像越管越反,特别到了青春期,“叛逆”常常是萦绕在父母心中的一个痛。按照当今教育中流行的父母是朋友的模式吧,孩子好像有点没大没小的,当父母以朋友的身份警诫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时,还真有点压不住。
父母如何摆正自己的角色呢?父母到底是权威还是朋友?希望下面来自父母的经验分享和专家的分析,能够给为人父母的您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