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快乐教育学
20137300000025

第25章 进行处世教育,让孩子快乐地保护自己(3)

王女士说,她的一个同事,孩子已经17岁了,在寄宿高中上高二,有一年忽然听说孩子没了,这是伤心事啊,不好意思去打听,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他父亲的一个朋友干的。两个人曾经一起做生意,后来生意没落了,有钱财方面的纠纷,说了很多次,那人也没要回自己的钱。两人曾经非常熟,所以那人去学校见孩子时,孩子仍然“叔叔、叔叔”地叫着,跟着叔叔出去吃饭,竟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一米八几的儿子,就这样没了!虽然凶手最后落网了,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是有什么用呢?孩子毕竟是没了,而且被这么相熟的人给害了!

王女士讲的例子让我们警醒,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让我们不得不教育孩子要多个心眼,不要轻易相信人,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不要擅自做主,先打电话问一下父母的意见才行。如今的社会经济极大发展,拜金主义和红眼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人心难测,让孩子多一点预防意识毕竟不是什么坏事啊。

不过,很多父母还是会疑虑,那么小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不要相信别人,将来长大了怎么办呢?是不是会对一切都保持怀疑态度呢?但是,又不能告诉他要相信人,那样对孩子来说也确实存在着危险。

这真是一个困惑,到底是应该让孩子相信人还是不相信人?

首先要家长进行认真反思和自我的教育。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端正自己对社会、对别人的态度,扔掉“有色眼镜”,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好帮手。

同时,还应该从以下方面对孩子进行帮助:

1.教孩子学会分辨“自我保护”和“以诚待人”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明确前提,告诉孩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提高防范意识,在什么时候不能随便怀疑别人,不能一概而论;另外,告诉孩子“以诚待人”也是必要的,两者并不矛盾,教会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2.指导孩子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

诚然,社会上有坏人的存在,但也要承认坏人只是少数的,大多数的人都是好人,要用积极的态度指导孩子观察社会和人生。平时可以结合一些身边的好人好事,或者孩子在学校里遇到的感人事迹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教育,纠正孩子认识上的偏颇。

3.结合具体的事例指导孩子信任别人

家长通过帮助孩子对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来引导孩子学会信任和尊重别人。比如身边有人因为互相的不信任发生了误会,家长可以让孩子试着让孩子自己去分析这件事,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的不良反应;再比如指导孩子参加同学之间约定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观察同伴的行为,体会相互之间的信任和理解的意义。

4.鼓励孩子多观察和了解别人

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鼓励孩子多观察,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究竟是坏人多还是好人多”、“什么样的人可以给予信任”、“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当心上当受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看问题”

等,使孩子在感性的素材中自觉去领悟和提高。

5.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讨论

讨论围绕着“信任和尊重”的主题进行,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或者成人和孩子一起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也可以是一种现象或者一个观点。通过讨论使孩子直接了解到别人的看法、澄清一些问题,再和自己进行比较,从中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虽然也觉得孩子不能管得太多,应该适当放手,让他自己去面对外面的世界,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可是现实的环境确又让我们总也不放心,因为周围这种事情实在太多了!

总之,社会是复杂的,让孩子接触的人也是形形色色的,如果孩子不相信别人,就得不到他人的帮助.,无法在社会立足;但如果孩子盲目相信别人,免不了会受骗,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父母要告诉孩子相信他人但是也要有选择有判断,把握好尺度。

别让孩子陶醉在虚假的幻觉中

尽管使孩子保持纯净的心灵很重要,但还是应该让孩子尽早地了解生活的实质,尽早地将孩子向“善”的方向引导,我知道很少有人告诉孩子什么是真的“善”,更没有人帮助孩子认识什么是“恶”。

然而,不知道什么是恶,又怎么行善呢?

很多人不愿意教孩子去正视社会上的坏事,反而教他们视而不见。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欺骗,它直接导致孩子在虚假的现象中麻木。这种做法只能使孩子变得麻木迟钝、自欺欺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了。

我们不难发现,小孩子都喜欢与那些看起来很可亲、很和蔼的人接触。

殊不知,那些欺骗孩子、拐卖孩子的人几乎都是这种笑容可掬的“好人”。

当然,向孩子讲这些道理有时是残酷的,因为单纯的孩子会对此无法理解。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看起来挺“好”的人实际上是个坏人,反之,让他们相信一个长相凶恶的人是个好人也是一件很费劲的事。

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奚恺元教授曾发表过一个著名的冰淇淋实验:假设有一杯7盎司的冰淇淋装在了5盎司的杯中,看上去快要溢出来了;而另一杯8盎司的冰淇淋却装在10盎司的杯中,看上去并不太满。试验结果显示,人们愿意花2.26美元买7盎司的冰淇淋,却不愿意用1.66美元买8盎司的冰淇淋。

这个实验说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往往喜欢“看上去很美”的事件。

但无论如何,让孩子了解事物的真相是迫在眉睫的事,也是所有做父母的人以及从事教育的人必须尽到的责任。以下是卡尔父亲的自述。

一天,我和卡尔在集市上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当我们买完东西正准备回家时,卡尔突然被几个年轻人吸引住了。

“爸爸,你看那几个人多有风度呀!”卡尔对我说道。

“是吗?”我看了一眼那几个年轻人后问:“你为什么认为他们有风度呢?”

“他们穿着整洁而华丽的服装,还戴着礼帽呢!完全就是地地道道的绅士。”卡尔赞叹道。

人们常说小孩子单纯,他们往往只从表面上看问题,这丝毫不假,不是吗?小卡尔此时就被那几个年轻人的外表所迷惑了。

实际上,据我所知,那几个年轻人根本不是什么绅士,也不是什么有教养的人。只不过是几个成天在集市上厮混的游手好闲者罢了。

一般来说,大多数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含糊地向孩子解释一下就是根本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便带孩子离开了。

可是,我觉得有必要让卡尔对这几个年轻人有所了解。当然,了解他们本身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我的意图是想借此让卡尔对身边的人和事有较清醒的认识。

我对卡尔说:“这样吧,咱们现在就跟着他们,看看他们是不是真正的绅士。”

说完,我给卡尔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表现出我们在跟踪他们的样子。

没有多久,那几个“漂亮的绅士”便露出了本来的面目:他们一边走一边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地拿些摆在货摊上的东西,有时是一只苹果,有时是盒肥皂。

见到他们的举动后,卡尔小声地对我说:“爸爸,他们在偷东西。”

我笑着对卡尔说:“现在,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的入了吧。”

卡尔不解地问:“看上去他们都是有钱人,为什么还要做这些见不得人的事呢?”

我说:“这就是我时常要求你学会清醒地认识别人的原因。你要记住,在很多时候,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你一定要用脑子去判断所见到的一切事物。”

卡尔显得有些难受地摇了摇头:“人为什么有这么复杂呢?”

我知道,让孩子了解世事的真相有时确实很残酷,但尽管如此,这样做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对孩子的将来有好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就像卡尔一样,很容易被人和事物的表象所迷惑,然后就陶醉在他们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虚假的幻觉中。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去相信看起来很美好的人或事物。但是,现实的社会不是总是美好的,表面上美好的东西的本质也可能是丑陋的。我们必须让孩子加强分辨是非的能力,让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孩子明白美好的里面究竟包着什么。

因此,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就认清现实和事实,不要总陶醉在那些虚假的美好中,让孩子走出幻想,走进最真实的世界。

进行赞美教育,让孩子嘴上“涂蜜”

你听到别人夸奖你的孩子真是聪明,你是不是心花怒放?那如果你夸奖别人的孩子,人家也是一样开心!由我们从自己做起,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就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欣赏,就多说一句赞美!尤其对孩子如此,让孩子在我们的由衷的欣赏赞美声中快乐自信地成长,让我们的孩子也学会对别人赞美!只要我们放开胸怀,孩子自然也会是一位胸怀宽广的人!小王涛的妈妈是这样对王涛进行赞美教育的:

我喜欢赞美我的孩子,他做了一些平时没试过的事情,我就鼓励他,如果再做得好一些,我就赞美他。所以,他也学会了赞美我,如我穿了一件新衣服,他会说:妈妈,你真漂亮!我就说:谢谢!如果我接着说:妈妈都快老了,还漂亮吗?他会说:妈妈永远都是那么漂亮!呵呵,把我高兴死了!

还有我邻居家的小女孩,有一天很晚了,我在外面散步回来,她穿了一身新裙子正下楼,我看到对她说:你的衣服真漂亮!是最美的小女孩!

她笑眯眯的看着说:谢谢阿姨!带她的阿姨说:好了,现在阿姨都说你很漂亮,你的新裙子很漂亮,可以回家了!她就同意了,原来她那么下楼就是想听到别人和赞美!

还有我楼上的一位小男孩,快两岁了,还不会说话。我想可能是他爷爷奶奶讲的都是家乡话,妈妈讲普通话,所以让孩子不知道讲什么好,家长急得不得了,有一次在广场上玩,我看到他和儿子玩,就让他试着叫:哥哥!他大胆含糊不清地叫了一声,我就用力为他鼓掌。没过多长时间,孩子说话可顺溜了,幼儿园都上成了。我不是说我的鼓励多有效果,我只是想说,一句鼓励的话可以帮忙孩子建立信心!连爱因斯坦都喜欢听人家赞美他的小提琴拉得多出色!

无论出身多贫寒的孩子,他的身上都有高贵的品质,无论多不聪明的孩子,他都有闪光点,无论多不漂亮的孩子,他总有一处让我们羡慕,无论多不听话的孩子,他都有听话的时候,无论多不讨人喜欢的孩子,他都是我们父母心中的最爱!所以,当别人表现出色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对别人多一些赞美,当我们的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对孩子由衷地赞美!

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当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养尊处优的条件下使他们从小就学会了挑剔周边的一切。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总是否定别的小朋友做得比自己好,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现在的孩子特别关注别人的缺点错误。怎样让孩子学会赞美别人已成为值得关注的课题。有如下几点建议,能让孩子学会赞美。

1.给孩子一个充满宽容的成长环境;2.帮助孩子建立评判的标准;3.让发现别人的长处成为习惯;4.适当的赞美技巧的使用。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是种缺乏美德和友善的自私表现,也是缺乏敏锐眼光和理解能力的人格缺陷的反映。

为自己喝彩,欣赏自己很容易,可是为别人喝彩,欣赏别人却很难,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懂得欣赏别人,学会欣赏别人,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良好品德的形成,也是促进孩子进步的重要前提。孩子有了好的情绪,在这样的滋养和鼓励下,孩子一定能学有所成。

说话是一门艺术,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学会赞美别人,是我们为人处事必须要知道的一个道理。看下面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有一个小故事,有甲乙两个猎人,各猎得兔子两只回来。甲的妻子看见冷漠地说:“你一天只打到两只小野兔吗?真没用。”甲猎人不太高兴,心里埋怨起来,你以为很容易打到吗?第二天他故意空手而回,让妻子知道打猎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乙猎人遇到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他的妻子看到他带回了两只兔子,欢天喜地,“你一天打了两只野兔吗?真了不起。”乙猎人听了满心喜悦,心想两只算什么,结果第二天他打了四只野兔回来。

两句不同的话,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根本天性就是喜欢自己主动地做一些事情,而不是被动的,而赞美就有这样神奇的效果。人总是喜欢被称赞的,无论是6岁的孩子还是古稀的老人都一样喜欢称赞,尤其是喜欢将自己和别人比一比,将自己说得比别人好一点。称赞是欣赏和感谢,它给人的喜悦是无法比拟的,一张冷漠的面孔和一张缺乏热情的嘴是很令人失望的。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怎样赞美别人呢?

首先让孩子知道,赞美别人最要紧的是热情,不要说一些敷衍塞责的话,赞美别人不仅可以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发挥,这样才能显示出你的细心与热诚,缺乏热诚的人是不会注意到小节的。

例如有人送给孩子一张光盘,那么称谢是必须的,但是如果孩子在称谢之外还有对礼物的称赞,那么赠送者肯定更高兴,比如孩子说:“真巧,这张光盘我找了很久,早就想买了,可一直没有找到,想不到你给送来了。”如果真是你渴望已久的东西,让孩子立刻告诉赠送者,他一定会感到最大的满意。

总之,要让孩子明白,我们一生的祸福悲欢,往往决定于我们的语言,因为我们所说的话,可以表示我们修养的程度,要是遇到有鉴别力的听者,就可以明白我们常与哪一类人交往,语言是我们文化教育的标尺。孩子说话的艺术也许会决定他们的一生,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说话的技巧,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快乐并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