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20136500000006

第6章 怎样提高孩子的说话能力(5)

其四,做换字游戏。换字就是让孩子把句子中的一个词换成另一个,这个游戏主要是提高孩子对词汇的应用能力。例如,妈妈说,“我有一个苹果”,孩子答,“我有一个桔子”。妈妈说,“我有一支铅笔”,孩子答,“我有一支钢笔”。妈妈说,“我开汽车”,孩子答,“我开火车”。妈妈说,“我开电视机”,孩子答,“我关收音机”。换字游戏可以就一类词展开,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如果孩子用不同的形容词修饰事物,“苹果红红的”“苹果甜甜的”“漂亮的花”“鲜艳的花”“美丽的花”等。

其五,做双音词游戏。例如,亮晶晶—红艳艳—白茫茫—冷冰冰—轻飘飘—红扑扑……;大大的—小小的—红红的—白白的—短短的……可以采取家庭比赛的形式,要求说的快,说的准确。孩子在不断回忆自己头脑中词汇的过程中,巩固了对词的认识,记忆和理解。

其六:做问答游戏。罗列一系列问题,将它们编成儿歌向孩子提问。如:穿的东西是什么?/可怕的东西是什么?/玩的东西是什么?/甜的东西是什么?/……要求孩子分别回答:穿的东西是衣服。/可怕的东西是老虎。/玩的东西是皮球。/甜的东西是饼干。/……父母有韵律地念这些问题,也要求孩子有韵律地回答,并要求说完整的话,不能只说:“是××。”每一问题允许有几种不同的回答,问题难度可以依次逐渐加大。

其七:做词语接龙。父母罗列一系列相对词和反义词,先说出其中一个,要求孩子对出另一个。如:象大,老鼠——(小);雪是白的,头发是——(黑的);马跑得快,龟跑得——(慢);眼睛能看东西,耳朵能——(听)声音;……如果孩子能力较强,可以让孩子考父母,由孩子提出前一个词,父母说出一个词。

其八:帮孩子把行为说出来。由于孩子的操作能力还不是很好,父母可以多“看”孩子怎么玩,假如他把车子翻过来,爸妈可以响应他“哇!你把车车翻过来了!”,或是孩子把车子推走,爸妈则可以跟他说“喔!车车滚走了!”。从游戏中加强这个动作所赋予的语言,藉由平常重复的累积,增加孩子对这些话的印象,等到时机成熟,他就会自然而然地说出口了。

其九:哼唱互动。父母除了亲自和孩子说话,用哼唱的方式,唱歌给孩子听,也是一个能促进语言发展的方法。专家认为,家长不用担心自己唱得不好听,因为哼唱的重点在于和孩子有互动和沟通,毕竟广播或音乐儿歌,只能藉由听力,传达到孩子的大脑再解释,但他又还没有足够能力完整解读,然而亲子面对面的交流,不但可以听,还可以从对方的表情,得到更多的信息,这将为孩子未来的人际沟通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怎样让孩子能说会道

有的孩子不善表达,回答问题扭扭捏捏说不清;有的孩子才15个月就很会说话。还有的孩子很喜欢说话,可是一激动就口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善于辞令、能说会道,这可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竞争素质。

如何才能使孩子能说会道呢?很多方面在于家长的培养。

(1)让孩子能说会道的秘技

有位家长曾谈了自己如何训练孩子说话能力的技巧,以下是他经验的总结,大致有六条:

一是亲子早交谈。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交流与沟通就开始了。经常和孩子“聊天”,给他丰富的语言刺激。无论做什么事,都伴随着我们的语言交流(只能算“对牛弹琴”式的单向交流),比如给他喂奶或换尿布时说,“宝宝饿了,要吃奶了”、“宝宝换了尿布,干干净净真舒服”;一觉睡醒,儿子精神特别好,我就趁机逗他玩,给他念儿歌。平时,更是看到什么就和他聊什么。看到汽车告诉他,这是什么车,做什么用的;看到小熊玩具就给他念小熊的儿歌;冬天下雪时,便给他唱有关雪花的儿歌……别看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都听着呢。孩子的小脑子就像一架录音机,当时可能没有什么反应,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能把听到的东西说出来。

二是让孩子早期阅读。孩子4~5个月时,就要和他一起看大书,每天有计划有目的、定时地阅读色彩鲜艳、物体醒目、形象美观的图片、卡片、图书。1岁左右可以阅读《婴儿画报》这样的杂志。一周给他讲2、3个故事,反复、轮流、循环地讲。开始讲时,要口语化,尽可能地发挥想象,拓展讲述许多画面上没有直接表现的线索、情节、对话、心理活动等,为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作好铺垫。孩子慢慢熟悉后,讲述同一个故事时再慢慢提炼较为规范的书面语言,便于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词汇、语句,尝试简单的复述故事。

三是有话必答。当孩子呼唤,询问、倾诉甚至是自言自语时,家长要给予积极,及时的回应。因为语言是在交流与应用的过程中逐渐熟练和掌握的,孩子在互相交流的环境中才能经常锻炼语言表述,父母就在交谈中及时纠正、指导、拓展孩子的语言表述。孩子想说、敢说、愿说了,语言自然发展得好了。

四是多提问。孩子平时说什么,指认什么,父母不妨多问一句:“像什么?在干什么?”例如,孩子指着妈妈毛衣领子说:“你的衣服是一条一条的。”妈妈可以问:“像什么?”孩子会说:“像鱼的尾巴!”“那么鱼会干什么呢?”“在水里游泳!”长此以往,孩子渐渐会在表述时自然地进行想象。他的独白语言变得相对更多、更丰富更有创意。

五是看电视边看边说。孩子都喜欢看电视。看电视时,父母不要把他一个人丢下,趁机去做其他事情,而是在一旁陪伴他,并针对电视节目解说,提问,讨论,帮助他利用电视媒体学习语言。

六是锻炼对话表演。亲子之间可以一起玩角色游戏,如拿被子蒙起头躲在里面玩“小兔和狼”的游戏,妈妈当大灰狼,孩子当兔子。又如,用广告纸做个小拍子,玩“拍蚊子”游戏。孩子当蚊子来叮妈妈,妈妈就一拍子“打死它”。分角色彼此对话表演,不同的主题,不断加入的新情节,逐步渗透的新对白,孩子在有趣的角色游戏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让孩子愿意说话

孩子小,不会自觉地使用语言,喜欢用点头、摇头或手势表示,而父母往往也能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思并马上给予满足,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用行为而不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要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即使孩子只会说一两个字,也要让孩子学会用这两个字来表达,孩子不肯开口,就不要满足孩子的要求。慢慢地孩子也就愿意说话并习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3)让孩子敢于说话

一两岁的宝宝似乎都有一个时期,说话结结巴巴,发音含糊不清,如果父母以成人的眼光去看这些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去纠正和批评他,结果孩子越来越不敢说话。其实许多语言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这个年龄的孩子思维发展很快而语言表达跟不上,批评指责只会使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加重口吃。

(4)让孩子模仿说话

孩子的语言环境非常重要,而语言环境主要是由父母创造的。比如孩子会说“饭饭”、“车车”等儿语,父母就不应该跟着这样说,因为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爱说脏话的父母或习惯用粗俗简单语言说话的父母,不知不觉也影响孩子的语言。西方一项研究发现,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习惯用详细、规范的语言和孩子交流,所以中产阶级家庭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优于其他家庭的孩子。

(5)从小教孩子正确发音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凭借语言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而语言是通过人们的说话声音,体现出来的。倘若没有正确的发音,就无法正确地表达思想,也就必然影响正常的交往。2~5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如果在这个时候形成错误的发音,以后纠正就比较困难。

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发音的准确,在家庭中说话要注意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排除一些方言的成份,很多父母有一些不正确的发音,例如:将“和”说成“旱”。而孩子常常是通过模仿进行语言学习的,这些错误口音被孩子模仿后,就会影响他言语能力的发展。

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发音,耐心地矫正孩子的发音。孩子一般对zh、ch、sh、z、c、s以及辅音中的h、f、n、r等的发音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父母可以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让孩子练习发音。如在孩子洗脸的时候,问孩子:“你的毛巾放在水里的时候就怎么啦?”“今天中午我们都吃了什么饭?”对于孩子说的不清楚的话让孩子重复,但不要超过三次就要夸他说的真棒,下次再继续练习,不要让孩子产生厌烦!

孩子在帮妈妈擦碗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你在做什么呢?”孩子在吃西红柿的时候问问孩子:“你在吃什么呢?”纠正孩子发音的时候要耐心细致,不可急于求成,不可斥责孩子以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要鼓励孩子坚持不懈地练习,父母可以在饭前饭后和孩子一起念几分钟的小儿歌。

(6)让孩子讲事情

让孩子自己讲述,可以让孩子学会自我表达,在表达中正确地使用词汇,学会使用连贯的句子,以及表达意思要条理、清晰。孩子的讲述同样需要父母和引导,可以以“我想知道……”的方式引导孩子谈话,而不是随意地打断。

一是让孩子讲一讲自己。如让孩子讲讲自己的小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看看他婴儿时候的相片,看看孩子小时候的小脚印、小手印及墙上的身高记录线;让孩子听一听自己小时候的哭声,笑声的录音,父母可以讲一些孩子小时候的事情,然后让孩子来讲一讲小时候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父母主要从几个方面引导孩子:“你小的时候长什么样子呢?眼睛、嘴巴还有手脚都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呢?”“你小时候个子是怎么样?现在呢?”“你小时候吃什么,现在吃什么?”引导孩子从身体上、能力上来讲述自己。如“我现在大了,可以跑、可以跳、会玩小汽车,不用妈妈抱了,我还不哭。”此外,还可以让孩子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动物、最好玩的玩具。

二是让孩子讲故事。讲故事是孩子向父母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的活动;这些故事包括孩子从电视上看来的胡趣的故事,如“蓝猫的故事”;包括父母给孩子讲过的故事,如“三只小猪”;孩子也可以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比如和家里来的小客人一起玩的事情,和爸爸妈妈一起探望姥姥的事情等等;还可以让孩子在一些熟悉的故事的基础上创编一些故事,比如“过生日”;兔妈妈和兔孩子一起为兔姥姥过生日,兔妈妈让兔孩子先去兔姥姥家,她要给兔姥姥买了生日蛋糕以后才过去。但是当兔姥姥家的时候,发现兔孩子并没有来……这时让孩子想想兔孩子去哪里了,孩子会讲述一些自己的想法,如兔孩子遇到了小狗玩了一会,或者是到商店去了,想给姥姥买个礼物等等。

(7)让孩子传传话

传话是家庭中常见的一种交流方式。传话时不仅要求传话的人记忆和理解话的内容,而且还必须在传话过程中实现人称的转换,并清楚地表达话的意思。因此传话对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家庭中传话主要有转达、询问两种形式,如:当妈妈做饭炒菜时,缺了酱油,可以对孩子说:“孩子,告诉爸爸,说家里没有酱油了,去买瓶酱油回来,好吗?”孩子就必须对爸爸说清楚“我妈妈让你买酱油。”如果孩子没有说到“我”而只是说“妈妈让买酱油了。”或者说成了:“你买酱油。”的时候,爸爸可以引导孩子说出“是谁让爸爸买?”或“让谁买?”并要求孩子把话说完整、具体。当妈妈洗大件的衣物,拧不动时,可以对孩子说:“麻烦孩子喊一下爸爸,就说妈妈拧不动衣服,要他帮忙拧一下。”当奶奶给孩子打电话,问孩子“想不想我”时,妈妈可以说:“孩子,告诉奶奶,就说妈妈很想她,然后,再问问她最近身体好不好。”家庭中这种需要孩子传话的机会很多,父母不妨让孩子做一个“小小通讯员”在不断的传话中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义分析能力,同时培养了家庭交往意识,在传话中父母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让孩子在重复和告知中学习新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