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话说小康
20136000000026

第26章 怎样建设小康(4)

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与否,既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之所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一是作为文化建设基础性工程的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构成要素中具有先导性作用的因素。世界各国都把高科技竞争作为争夺21世纪综合国力战略优势的制高点,科技发展成为综合国力大小、强弱、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作为文化建设基础工程的教育事业,是综合国力构成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教育能够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和素质,从而在现代化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发展科技、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离不开教育。因此,教育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三是综合国力的各个构成要素,最终都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并发挥。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综合国力诸要素发挥和实现的程度。文化正是通过对人的教育、陶冶、塑造来发挥它对综合国力诸要素的潜在支配力和巨大影响力。

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首先,文化建设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小康社会,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同一切愚昧落后的不文明现象作斗争,暗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其次,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总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是不可分割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只有经济建设这一手成功还不是小康社会,风气如果不好,经济搞成功也没有什么意义。再次,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国内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健康的思想氛围,使广大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总体而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这就是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对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

一、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产品鼓舞人。必须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的同时,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

二、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归根到底就是建设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实行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把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四、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是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必须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增加科技投入,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一要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要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三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五、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积极推进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文化产业是一个涵盖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等在内的现代产业群,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六、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出路。文化体制改革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