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海燕,眼见着祖国日新月异,中国人进发出前所未有的进取心,我不怎么担心飞飞他们这一代,还会傻呵呵地暴殄天物自甘平庸,浑然不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喜悦,或者像法国人做的实验里的毛毛虫,一个排一个地按着指定的秩序转圈圈,转到了饿死也没有一个爬出圈儿外去兀自找食。我担心的倒是,现在这股子知耻者近乎勇的拼搏劲头发展到飞飞他们那儿,会不会成了只知进取而不知妥协呢?
我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海燕,记得你曾经跟我唠叨养孩子的辛苦,说从还没怀孕就开始为优生优育如何生一个聪明宝宝殚精竭虑了,然后就是买来一大堆书磁带录像带进行胎教,飞飞才两岁,她姥姥就每天举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给你下任务了。你一烦,就顶撞了你妈,说你觉得八成是她想当哈佛女孩的姥姥,结果闹得你们娘俩儿还红了脸。你还说,你有时一想后面还要让飞飞进好幼儿园上好学校考好大学还要出国留洋找好个工作,就头疼,生怕一子错满盘皆落索,耽误了孩子。我相信,这绝对不只是你一个当妈妈的苦恼。
可孩子们也并不比你轻松多少。只要稍一留心,我们就经常能听到看到诸如这样的消息:一名年仅14岁的初二女学生因一次月考成绩不理想,竟服毒身亡,她在遗书中写到:“我的成绩越来越差,我看我是没希望考上大学了,我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了……”
而一项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3%的学生有心理问题,而“郁闷”、“变态”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口头禅。
这样的事情出多了,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要对孩子们加强挫折教育。海燕,挫折教育自然是需要的,但如果没有妥协意识的内容,我总还是觉得它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就像对一个体质明显不足以完成吖i了铁人三项的人说,挫折是难免的,摔倒了不要紧,关键上在哪儿摔倒了在哪儿爬起来,咬紧牙关继续跑,终有一天你会跑到终点的,也许结果却是,还没等跑到终点,他就累死在路上了。如果像那个14岁的女孩,进取或者被逼着进取的结果,只是对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那么进取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与其这样强己所难,倒不如知难而退,成不了自在,也至少保下一条命来?
看美国的电视剧《欲望城市》时,对里面的一句话印象很深,虽然我们这里说的与欲望无关,但把它用在这里倒蛮贴切,它是这样说的:“Life is what happens while you are busy inmaking plans.(生活就是你忙着做各种计划时所发生的一切。)”
海燕,如果想想,在我们忙着进取或者忙着督促孩子们向着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进取的时候,我们或者他们的生活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走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只把每一天过好过快乐呢?
我知道,对于现如今总感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中国人,特别是前赴后继望子成龙的中国_父母们,退根本不是件容易事,似乎一退便平庸了,便己不如人了,便什么都不是了。在国外的时候,我们总感慨,怎么连收垃圾拾破烂的人都乐呵呵的,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自我妥协就能解释得了的,但那里人们不苛求于己、自得其乐的平常心却是非常显而易见的。相比之下,我总怀疑,我们拿捏不好进取与平庸间的火候,多半就是因为没有这样一颗平常心,不仅“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样两极的文化传统,并没有为平常心留出巾间地带,而且我们平常人对教育对成就的功利寄托,越发使平常心也不平常了。进取本无过错,但若进取的人没有同时揣上一颗平常心,特别是当这种进取不是以开发自身潜能、完成自我实现为出发点,而是另存有功利居心时,那他就不仅少了许多快乐起来的理由,连对付挫折也不那么容易了。
这样说来,海燕,你不觉得鼓吹妥协并不比鼓吹进取缺少意义吗?
海燕,如果让我说,在进取与妥协间的取舍,就该以“乐在其中”为准绳,赶鸭子上驾式的进取与自报自弃然后自怜自艾的妥协都不足取。当然,这是要以自我认识为前提的,只有了解了自己的理想,也知道了自己的极限,才可能做到“行也在俺,乐也在俺”。而进取与妥协合力作用的结果,应该就是不平庸、也快乐吧。海燕,这不才是咱们寄望于飞飞她们的吗?
人文格言
The reason most people never reach their goals is that they don define them.or ever seriously consider them as believable or achievable.Winners can tell youwhere they are going,what they plan to do along the way.and who will be shar-ing the adVenture with them.
大多数人从来不能实现他们的目标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框定他们的目标,或者是认真想想那些目标是否值得相信或可能实现。大凡成功者都可以告诉你,他们要去哪儿,他们在路上的计划是什么,以及谁将会与他们一道去冒险。
——Denis Watley
人文新闻
广州小学生流行口头禅“活着真累、没意思”
2003年04月19口新快报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发现,由于功课繁重、竞争激烈、父母期望太大等原因,“活着真累”、“活得好没意思”等话语竞成了时下广州小学生的流行口头禅。
昨日(4.19),记者在与东风东路小学六年级的小北闲聊时,这个刚满12岁的小孩子竟连说了五六次“活着真累”、“活得好没意思”。小北对记者的惊讶不以为然,并告诉记者这些话是现在班里同学最流行的口头禅。这种心态已悄悄地在广州的小学生中蔓延。
记者随后采访了10位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有3位家长表示并不知道孩子有这种想法,7住家长认为孩子只是为了好玩,并不当真。一些细心的家长说,他们也知道孩子的压力很大,但“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只好让他们多学点知识了。
4.情感与沟通EMOTIONvs.COMMUNICATION海
燕:
如果我问你,你爱飞飞吗?我敢肯定,你会认为我这是废话。
如果我再问你,你经常亲她拥抱她告诉她你爱她吗?我猜想,你也会给我一个肯定的答复。但如果我问你,等飞飞长大了不再是个天天往你怀里钻的小姑娘时,你还会一如既往地对她亲口说你爱她吗?你还敢肯定地说是吗?
我不是平白无故地这么问你的。就拿我家来说,这也知道,它是怎样一个令你们羡慕的“民主家庭”,父慈母爱姊妹情深,但我的确不记得,无论是在什么场合,我们彼此间整过“我爱你”
一类的酸词儿,拥抱也几乎没有。就是在我即将远渡重洋的时候,我是离愁别绪,父母更是不舍,但也只是出门前跟母亲拉了拉手,到了机场入了闸,才转身跟依然张望的父亲招了招手,算做告别。我曾经向父母嗔怪,说我都要漂洋过海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再回来,你们却连个表示都没有,叫外人看了,还以为咱们不是亲的呢。父母也振振有辞,说正因为咱们是亲的,才不需要那些虚头八脑的呢。
海燕,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感情内敛,再加上我们自己的父母对我们也不这样天天说爱,我们自然就容易上行下效,爱你在心口难开地代代相传下去。所以,我才会那么问你。但你有没有觉得,这种传统也应该改一改了?
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大量的报道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细节每每令我洒泪:在烈焰冲天摇摇欲坠的死亡大楼里,为生命挣扎的人们想到要给他们的父母爱人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打个电话或写个简短的email,而几乎所有的告别都是以“I loveyou”结束的,在生者的回忆里,他们痛失亲人的创伤无不因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得到了些慰藉。要说,平日里见洋人们动不动就是“I love you”,我听得习以为常,连肉都不麻了,但他们面对死亡时的这一句,却叫我感慨到心痛:换了咱含蓄的中国人,到那种时候也会说一句“我爱你(们)”吗?!咱会不会就那么一如既往地含蓄地走了,留下痛不欲生的至爱亲朋慢慢回味我们脉脉无语的爱意深情?
海燕,我不觉得这是杞人忧天,想想我自己,就知道很难做到。有一件事,始终压在我心里,叫我悔恨难当,今天讲出来,倒也正是时候。我离开北京要出国前,要把些家当都处理清楚了,我的老妈特意赶来帮我收拾。老妈干起活来,总是赶早不赶晚,所以一到了,就立即动工。我本来是很庆幸老妈能来,这样自己走前还能跟她多厮守些时日,可我当时,就欲走还留地,心绪很乱,看到老妈积极主动地今天拆这儿,明天动那儿地,一个本来还算舒适的小窝儿转眼就哪儿都不是哪儿了,心里就更烦了,终于有一天,在老妈又一次催促我加紧打包装箱时,忍不住对她说:“要不,您还是回去吧。”我其实是根本没有这个意思的,本来是想开个玩笑,用嗔怪她太过着急的形式,来表达对她工作效率的肯定,但因烦字写在脸上,这话大概叫谁都是没法当笑话儿听的,老妈当时没说什么,但事后我才知道,她伤心地背后掉了泪。从这件事上,我才猛然警醒,自己或者我们母女在情感的沟通上有着怎样的缺陷。海燕,根据女作家张洁的《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去了》拍成的电影,不知你看过没有,在影片的最后,意识到与自己一直磕磕绊绊的母亲到底还是去了,已经年过半百的女儿不禁失声长哭,看到斯琴高娃的那一张泪脸,我就知道这种情感沟通的缺陷已经困扰了我们几代人了。
在加拿大温哥华,我有机会接触了几位中小学教师,因为当地的华人多到了它所在的BC(British Columbia)省被戏称为Billions Chinese省,这些老师都或多或少地教过中国学生。当谈到在他们眼里中国孩子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中国孩子通常并不自由地表达甚至认识到他们的感受,并且非常明显地能看出由于家长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中国孩子有很强的挫折感。一个有着八年教龄的年轻女教师甚至尖锐地指出,尽管中国的家庭观念非常强,但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纽带实际上却很薄弱,中国家长们一般不能通过倾听、鼓励以及与孩子分享感受来表达他们的爱,而这些正是孩子们最渴望得到的。
海燕,这你就能出来,华人中存在的情感沟通问题,已经不分海内海外了。
到了海外后,见他们那里的人不分亲疏,动不动就又拥又抱,一家人就更不用说了,“I love you”长“I love you”短的,派送起来毫不吝啬。我虽不习惯,但也很是羡慕。曾经跟一个美国朋友探讨过,我说如果“I love you”这种事情,彼此都是心知肚明的,你们有必要这么把它老挂在嘴边上吗?对我居然提出这样的问题,他显然很吃惊,反问我,难道你们中国人都不说出来吗?我只好跟他解释说,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是含蓄美,心有灵犀才是最高境界,他听得一知半解的,然后跟我说“A bell isnot a bell till you ring it,a song is not a song till youring it(一只钟只有你敲了它才成为钟,一支歌只有你唱了它才成为歌)”。按照他的逻辑,爱人就要让人知道才叫爱了。海燕,虽然对他的解释,我们不一定苟同,但他说的是不是也有道理呢?
我新近看到一个资料说,天津希望之星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心从对千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中得出结论:98%的母亲被孩子指责为唠叨。要说,天底下的父母哪儿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有一个孩子的中国父母就更是了,可显然,在爱他们和让他们感受到爱之间,还有许多功课要做,不是“把爱全给了你”就万事大吉了。
海燕,不夸张地说,海外游学几年,如果说有什么足够打动我要全盘西化的,大概就数拥抱了。拥抱的好处是有科学依据,也是有证可查的。西医里面专门有一种稳定早产儿的方法,叫“Kangaroo Care(袋鼠疗法)”,经常是让一个只戴着纸尿裤的婴儿紧贴在母亲或者其他看护者裸露的胸膛上,这种皮肤的直接接触有着令人惊叹的效果:极端脆弱的婴儿由此获得了更平稳的心率、更好的呼吸、更深度的睡眠、以及更大程度的精神满足。在前面《共情》一章里提到过的那对孪生姐妹,她们的拥抱就被视为“rescuing hug(救命拥抱)”,也是缘于这种效果。既然拥抱能产生这么神奇的效果,那为什么咱们就不能推而广之呢,说不定拥抱也正是成人的袋鼠疗法呢,毕竟,在身体的接触中起根本作用的是情感的传达,这,难道我们不需要吗?
但就像凡事一样,做总是比说难。我在得知小妹也要到美国读书时,就设想着到机场接她时,也要像洋人们一样,给她一个热烈的拥抱,我为此还兴奋了好长时间,不断地催她尽早上路。可等到她真飞来了,真在机场的舱门口见她走出来时,我虽兴奋地冲上去,却还是没能如想像中伸出双臂,自自然然地给她个姐妹式的欢迎。海燕,说实话,不是不敢,是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