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们配做父母吗?
20135000000002

第2章 自序

人文能当饭吃吗?

这本书的出版多少被非典延误了,却叫我有机会就非典再说上几旬。

非典终于被证实蔓延到了北京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一张贴子,言之凿凿地说非典的原发地本是美国,之所以硬说是中国,实因其妖魔化中国的险恶用心。看过之后,真的是悲从中生.很想反问:为何在非典原发地美国倒没见死这么多无辜?即便是领过汤姆大叔的奖学金,见过美利坚的繁华富裕,我也从来无意逢美便说好,但因有过说理不成反惹一身骚的教训,也便暗自慨叹一声,然后钻到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人堆里。

现在还是忍不住要说,是因为非典跟这本书有关,或者,不只是有关,而是十分地契合。

我始终认为,不期而至的非典其实是一场迟早要发生的人文灾难。无论是它的被怀疑与动物有关的起因,还是它的因隐瞒而导致的扩散,无不是我们长期忽视人文、对生命滥采滥伐的恶果。看到有一条手机短信说,非典代表了广大野生动物的根本利益,这虽犀利但也只是指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非典无药可治只有靠人类自身的免疫力与之一搏的残酷现实,不也是对我们自身生命质量的挑战?

我从不怀疑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勇气和决心,但如果面对灾难,我们仍不肯自省,仍要找出各种的托辞自我安慰,那就真成了“记吃不记打”,而要补救的就不仅仅是我们的生理免疫力了。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没有一个牢固的入文理念的普及,那它极可能就像一列加速驰骋的列车上却没有制动装置。

据说,由于非典,北京的健身潮风生水起,一个健身房老板乐得甚至说要修一个铁门槛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就是这样,只有当自身的生命遭受死神的威胁时,我们才意识到要珍视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典的袭击也许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省生命态度、重建入文理念的契机!

这本书的写作之初,每有人问是关于什么的,我总是简而言之“关于人文”,便常有质疑者问:“人文能当饭吃吗?”我始终是说不能,因为确实找不出能的论据。这本书快要面世之际,非典来了,似乎要对这个问题作出反证:“失去了人文,世界将会怎样?”——真金白银的答案是:非典将使中国损失2100亿!这还只是中国的统计数字,还不包括无法用货币估量的数百死者的生命。

一个在外企工作的朋友曾经跟我说,有一次公司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在被问到如果发生火灾等事故应该怎么做,他们几乎所有人都回答说,抢救公司财产。培训官却统统予以否定,说你们首先应该逃命,因为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财产,而且事故应该由专业人士来处理。我的朋友及他的同事们都很受触动,课下纷纷议论说,我们接受过的教育就是这样教我们的,但与“逃命教育”相比,那样一种高尚是不是反倒显得很愚蠢?显然,要着眼人文,首先要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看看它是怎么教导我们长大成人的。所以,更确切地说,这是一本关注教育的书,是特别写给望子成“人”的年轻父母,尤其是我的同龄人的。据说,现在的中小学校里,已经不再提倡“勇于与坏人坏事做斗争—了,取而代之的是自我保护教育,教孩子们遇到危急时要首先“明哲保身”,而不是与坏人进行殊死搏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文的重大进步。但问题也就来了:要在一个比过去进步得多的人文环境里教育孩子,我们做家长的准备好了吗?

对于在我年龄上下的这一代人,在美国,被称作“Generationx”(未知世代),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他们出生时,正赶上美国的能源危机和持续通货膨胀时期,他们的父母对时局一茫然,在对孩子的个性塑造上也难免有些混淆了,使得这一代人显得很难捉摸,至少在广告商的眼里,这是一群叫人很难搞清楚他们到底喜欢什么的人。而在我们的近邻日本,则把出生在60年代、在80年代上大学的30多岁的人,统统叫做“386世代”。我没有仔细地探究它在东洋的确切含义,但联想到日本的数码技术着实先进,而386电脑在IT世界里犹如恐龙之古老,想必这个称呼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敬词。我注意到了,对60年代出生的人,国内近来也出现了一个说法,称我们是“中国最后的理想主义者”,虽然也有要绝种的意味,但比起美日的同龄人来,中国的“未知世代”或者“386世代”,显然还是不可同日而语。

单从教育的角度讲,中国的“386世代”绝对是一个因空前绝后而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我们幼年睁开眼时,看到的是文攻武卫、上山下乡;我们童年进课堂时,背诵的是“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准放屁”;我们在十几岁懵懂时,开始为改革开放欢呼雀跃;我们在二十几岁世界观基本成型时,却迎来了国门大开、西风东渐……而如今,自己还在忙着充电、与世界接轨的我们,又担负起了生养新新人类的重担。也许可以这么说,5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有仰仗可以自嘲过气,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们有资本可以轻装前进,而惟独在盛年上却经历着社会转型的386们,意气风发追赶新时代的同时,却是有意无意地背着旧时代包袱的。所以,这本旨在反思教育、从生存智慧的角度倡导人文的书,就要特别献给承前启后的386们,希望对他们在新时代的为人父母有所启发,并一起敲希望的钟。

我曾经看到过一家国际青少年研究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美国13所高中的1005名学生,日本1 5所高中的1303名学生,中国内地22所高中的12201名学生。在回答“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时,美国学生把父亲排在了第一母亲排在第三;日本学生排第一的也是父亲,第二是母亲;而中国学生却没有一人将父母列入受自己尊敬的人物前10名。我不知道写一本书的这点努力能不能使中国的父母有机会多赢得一点尊敬,但无论如何,书中记录的都是我自己在海外摸爬滚打的日子里一点点的人文觉醒和在觉醒中悟出的教训,即便算不上集腋成裘,能为新一辈的父母们点上一盏小桔灯也是好的。毕竟,像西方一位哲人说的,父母的心房是孩子的教室。

不管怎么说,对我们这一代人“理想主义者”的标签,我还是沾沾自喜的,偶尔也会骄傲得飘飘然起来。但有一次,我的出生于70年代、现正致力于基因的研究与改造的小妹问我道,那你们这些理想主义者都做过什么呢?我竟一时无言以对。

一意孤行地鼓捣出这么本书来,也算是我做了点儿什么吧。

人文格言

We are healthy only to the extent that our ideas are humane.

只有当我们的观念是人道的,我们才能说是健康的。

——Kmrt Vonnegut

人文新闻

非典将使中国损失2100亿GDP下降1~2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3年第17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的学者海闻、赵忠、王健、侯振刚日前所做的一项推测与分析认为,由于SARS的影响,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在6%~7%之间,比预期低1至2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今年全年的对外旅游收入将减少50%~60%,损失为900亿元。“五一”黄金周取消带来的损失估计为200亿元左右。保守估计全国的国内旅游收入将减少10%,损失500亿元;我国国内外旅游合计损失1 400亿元,加上间接影响,对经济的影响总额为21 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