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零和游戏
20131500000019

第19章 诚信之道

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无论是在生命系统或社会系统中,都充满了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合作与共生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关系,我们的世界才被链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一个社会缺乏信用、蔑视契约时,是难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基础的。所以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出发,应呼吁建立对信用和契约神圣的认知。并用强制措施加以保障。

有一个许多人都熟知的关于诚信的童话。

话说一个国王没有子嗣,打算从民间遴选一个小孩做王子,办法是给候选者每人一颗牡丹花种,看谁种的花儿最漂亮、花朵最多。到了评比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捧来了鲜艳漂亮的牡丹花,只有一个小孩捧着那颗种子伤心落泪,他没有种出花来。但是,恰恰是他被选中了,因为所有的花种都事先煮过了,是不能成活的。

人无信不立,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中,必然会让人们陷人全民性的囚犯困境之中。比如假币,我不用总有人用,我用了也不一定会再转到我手上。

如果大家都信守承诺、诚实守信,结果固然最佳;如果一方守诺而另一方背信,背信一方能得到比双方都守信还要高的收益;如果一方背信而另一方坚守诚信,守信者一定损失惨重。结果,当对方遵守承诺时,守信固然有益,而背信则更是暴利;而当对方不守约定时,守信方就会损失惨重,背信则可避免损失。这样一来,无论对方守信与否,背信都是最佳选择。结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双方都选择背信。既不守诚信,交易就无法开展,因此结果一定劣于双方都守信时的状况。

有诚信,才能实现有效率的交易

安达信是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它代理着美国2300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占美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7%。2002年安达信却因为假账问题被美国国会、司法部、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接下来包括福特汽车、默克制药、联邦快递、德尔塔航空公司在内的36家大客户已与安达信解除了合同。

为了赶在沉没之前捞一根救命稻草,安达信的代表开始与昔日的竞争对手、全球第二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谈判,以求收购。但鉴于安达信面临多起司法调查,还可能深陷于安然股民的赔偿诉讼之中,德勤宣布无意收购安达信。

堂堂安达信,居然沦落到卖身而无人理睬的境地。

信用对所有的企业都重要,而对会计师事务所尤其重要。对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如果失去了信用,就等于丧失了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安达信的致命错误恰恰在于它没有珍惜它本应视为生命的东西。

每个人本质上都还是认同诚信的,而且诚信也能增进所有人的福利。既然如此,何以会期望一个人能以诚信始,以缺乏个人信用终呢?事实上,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都不遵守约定,都想投机取巧,则互惠的交易不能实现。可见诚信是在相互交往中实现的。

制度经济学专家威廉姆森认为,由于自私的动机,人们在交易时会表现出投机倾向,总是想通过投机取巧获取私利,如不履行合约中规定的义务,曲解合约条款,以信息优势欺骗对方等等。这样一来,在交易时就得讨价还价,就得调查对方的信用,就得确保履行合约,交易成本就变得非常高了。交易成本过高时,也就不值得交易了。这一番推理的言下之意是,有诚信,才能实现有效率的交易。

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在其自传中就极言诚信的重要。他说:“我们没有警察,没有监狱。我们必须依靠我们员工的诚信,这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可以说,通用电气的市值所以能在短短20年里猛增30多倍,排名由世界第十跃升至第二,是与诚信经营大有关系的。通用的成功与安达信的败落,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诚信对于经营的极端重要性。无论经营的策略多么巧妙,都不能离开诚信,诚信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和根本方略;失信等于自杀,等于跟自己过不去。

诚信如何在困境中产生

在一个以自私引发的困境中,诚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囚犯困境”中我们了解到,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易是一次性的,结果一定是诚信缺失。不过,如果反复交往,即交易一次又一次的进行,结果会有所变化。连续的交易又因无限重复和有限重复而不同。如果A和B之间的交易是无限次数的,就存在着对不守诚信行为的惩罚和对信守诺言的回报。

设想交易以A违约开始。到第二次交易时,B会不信任A,要么放弃交易,要么附加更多的条件,但这对双方都不利。他们会认识到,出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反而导致了双方利益的损失。交易还要进行下去,有鉴于不合作的恶果,到第三次交易时,A会尝试着遵守游戏规则。你投我以桃,我必报你以李,在第四次交易中B就会信任对方。

反之,如果A在第四次交易中对B第三次交易中发出的善意信号置若罔闻,则我做初一,你定做十五,B会在第五次交易中继续违约,结果大家都不能·讨好,则交易会再度受限于囚犯困境的僵局。但是,既然交易要不断地进行下去,则囚犯困境结局注定会通过不断的惩罚与激励,最终出现双方合作共同获益的结果。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能够推演上述过程。于是我们会发觉,与其在第二次交易中遵守规则,还不如在第一次交易中就遵守规则来得明智。

因此结论是,对于无限连续交易而言,每次交易的均衡都表现为双方都遵守规则、坚守诚信,形成最优结局。

但是,如果交易虽然重复进行,但次数有限,则每一次交易的均衡仍然与一次性的交易相同。道理很简单。既然次数有限,则一定存在着最后一次的交易。既然是最后的交易,则不管你做什么,一诺千金也好,坑蒙拐骗也好,既不会遭受损金折物的惩罚,也不会享受绶带披身的奖励,因为交易结束了。因此说,最后一次的交易等同于一次性的交易。

那么倒数第二次交易又如何呢?因为最后一次交易已经确定就是囚犯困境式的结局,并不会因为倒数第二次交易的性质而更改,那就是说,倒数第二次交易不受最后一次交易的约束。当你遵守规则时,不会在下一次受到奖励;当你违背规则时,也不存在着惩罚。因此,倒数第二次的交易同样与一次性的交易无异,其结果也是囚犯困境。这与无限重复的交易有着根本的区别。

依次类推,一直到第一次交易,都不存在着激励与惩罚机制。因此,有限连续的博弈在性质上与一次性的交易相同,其每一次都会出现囚犯困境结局。

如何确保诚信?

如何能确保诚信合作的维持?

情况一是,一个人有可能会自始至终和同一个人来往、交易,并且交易是无限连续的。在多年的交情中,诚信是不成问题的。

情况二是,就算这个人和不同的人交易,每个人都只交易有限次数,但与不同人的一系列交易在时间上错开,而且其交易对象相互之间拥有共同的信息,这也等同于与同一个人交易。因为,当这个人和A交易时,无论是守信的良好记录,还是背信的劣迹,都会被下一个对象B所获知,B会据此采取相应地措施。

在西方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银行对个人信誉的记录就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警察局对个人刑事污点的记录也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这些机制足以保证一个人的交易信用为其他人获知,使一个人过往所作所为始终如影随形地跟定他,从而使得他的交易具有无限连续的性质,有奖惩机制加以约束:不管你是到了天边,良好的银行信用会促进你的事业;也不管你是到了海角,曾经偷窃的刑事记录仍会阻止你获得贷款。此外,报纸的宣传、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周围人等的口头传诵或口诛笔伐等等也都是信息机制共享,只是共享范围较为狭窄,是区域性的。但是,这种体系在我国尚未完全建立。

情况三是,和不同的人交易有限次数,但其交易对象虽然也在时间上错开,但并不共享信息,或者信息共享的范围是区域性的。由于信息传递的阻塞,当你在学校考试作弊时,仍可以在甲公司谋得一席职位;当你在甲公司因报销假发票被辞退时,还可以尝试应聘乙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欺骗的动机会强化,而诚实的心理会减弱,正如你我经常看到的,骗子屡屡得手,对象并不是同一个人。受害者或许常常受骗,但还不至于两次失手于同一个骗子。

因此,解决诚信也有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让个人的诚信记录成为共享的信息。在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很容易做到,例如将毕业生的信用在网上公布,将银行信用记录联网等等。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

多行不义必自毙

让我们欣慰的是,诚信属于社会心理的范畴,不止受赤裸裸的金钱物质利益的驱使。就本质而言,人们更是出于心理需要才坚守诚信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看到一个人遇到车祸,你也会觉着难过。老人过马路,你会搀扶一把。同事生病住院,你会带着鲜花去看望。事实上坚守诚信也基于同样的心理,与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和利他主义如出一辙。

安达信的衰败还证明,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其最大敌人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老子日:“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量,能够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者。战胜自己的什么?当然是自己的弱点,比如过度膨胀的欲望,短期利益的诱惑,得意时的忘形,失意中的自馁,以及人性的其他毛病。战胜了这些弱点和毛病,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强者。

中国人常说:自作孽不可活,多行不义必自毙。

美国安达信公司的遭遇又给这两句中国名言增添了新注脚。实际上,欺诈作假者一旦被发现,人们都会唾弃他、惩罚他,环视各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并无二致。不同的是,有的国家、有的体制,能够及时地、最大限度地把欺诈作假行为揭露出来,让公众知晓,从而使作假者难逃惩罚,至少会增加其作假的风险。也就是说,欺诈者的遭人唾弃,欺诈者的必然毁灭,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才能使作孽者活得更短一些,使不义者自毙得更早一些,这才是值得研究的关键问题。

明代《郁离子》一书中有一则故事。

济阳某商过河船沉,他拼命呼救,渔人划船相救。商人许诺:“你如救我,我付你100两金子。”

渔人把商人救到岸上。商人只给了渔人80两金子,渔人责斥商人言而无信,商人反责渔人贪婪。渔人无言走了。后来,这商人又乘船遇险,再次遇上渔人。渔人对旁人说:“他就是那个言而无信的人。”众渔人停船不救,商人淹死河中。

由背信所种下的恶果,只能自己来品尝。

当一个社会缺乏信用、蔑视契约时,是难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基础的,所以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出发,应呼吁建立对信用和契约神圣的认知,并用强制措施加以保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密切。那种只做“一锤子”买卖,“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现阶段为价格而走到一起的合作还只是低层次的合作,企业在商战中提高合作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双赢”的结局。而诚信必然是企业间长期紧密合作,相互依存,有序竞争的最优策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日益增多的国家间贸易纠纷和歧视,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彼此合作的经验教训,转变观念,使我们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