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零和游戏
20131500000017

第17章 仁者无敌

如果你惩罚对方的报复,这种反应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如果你宽恕了对方。你就得冒被欺负的风险。

即使你能避免这些长远问题。对你的最初背叛的当下报复会使你希望自己从一开始就应该是善良的。

天黑了,所有的青年人都聚在茅舍里睡觉。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朋友,把门关上!”

可是那个青年人回答说:“你在干吗呢?为什么你自己不关啊?”

大家都不吭声了。后来又有一个青年人说:“朋友,把门关上!”

有人回答说:“算了,就这样睡吧。谁走运,谁就能保住性命!”

半夜里来了一只狮子,把靠外边躺着的一个青年人拖走了。这时候有一个青年人又说:“朋友们,咱们把门关起来吧!狮子已经拖走了一个伙伴啦!”

但是其他的人都说:“你自己去关吧!”

于是他们又照老样子睡觉了,结果狮子一个接一个的,把所有的青年人都给拖走了。

在一个没有合作的团体中造成悲惨结局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人做出第一步的重要付出。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谁来做出第一步的付出

我们知道,产生囚犯困境的最直接原因是因为“一锤子买卖”。如果有多次机会,人们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性。这样的道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火车站附近卖的东西质量差,却依然能经营下去,是因为顾客多是一次性的过路人;而社区里小店质量、服务可能不错,因为他们靠的是回头客。店主这样做其实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但结果对大家都有利。

不过,合作的可能不是必然的,肮脏不堪的公共宿舍走廊有的是。达成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由实力强的一方主动通过可信的承诺,向另一方表示合作的善意,努力把这个善意表达清楚,并传达出去。

如果此举同时涉及多人,则要在群体中形成声誉,并用心地维护这个声誉。

公共宿舍的居住者中必须出现一个带头人,以身作则,率先打扫卫生,形成人人维护公共卫生的风尚。但带这个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做生意双方基于信任,君子协定,握手成交,既节约时间又省下请律师的钱,大家都知道合算,然而多少书生意气的人却为这“君子”二字赔得吐血。但如果是多次重复的关系,在实力强的一方做出可信的承诺的情况下,双方却有可能形成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再举一个公司管理的例子。大家都说求才容易留才难,到处是铁打的公司流水的雇员。老板们总是大声疾呼他们如何地求才若渴。问问该公司内部的人,或者从该公司离开的人,你得到的往往却是一个叶公好龙的印象:薪水待遇不比同行业高;舍不得花钱做培训;工作上不信任员工,不能让人放手去干;说好的分成计划、奖励计划、持股计划,转眼成了云烟。

没有任何可信的承诺,凭什么让人为你卖命?

可信的承诺不是什么空口诺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付出。诚如被狮子吃掉的年轻人,合作之难,难在无人愿意做出这第一步的付出。

首先背叛通常要付出很大代价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接着从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这个小孩有点吃惊,他跑回去问他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回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这个小孩照他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可爱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像是一种回声,你送出去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别人有的事情,你也会有。

在游戏中决定策略成功的既不是这些参赛者的学科,也不是程序的长短。把得分相对高的程序和得分相对低的程序区别开来的特性,就是它的善良性,即从不首先背叛。

要知道,人类所遵循的共同法则,绝不是某一天某个人所斟酌出来为大家共同所信奉的,而是在人与人之间合作与背叛的博弈中得出的经验。

在一个以自私行为为前提的游戏中,却由“善良的合作”的程序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似乎解释了为什么善良一直成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法则的原因。我们听惯了“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之类的话,困惑于人性的丑陋,无法理解追求善良的意义何在,那么“囚犯困境”的结论更能提供给我们一个理性的解说。它所能给我们的,不仅仅出于人类理想化的美好夙愿。

世界各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各异,但却共同具有强烈的利他主义倾向,如“助人为乐”,“扬善抑恶”等等。

善良策略的成功,正应验了那句话:仁者无敌。

在比赛中名列前8名的参赛者(或规则)都是善良的,不过在善良的规则中也有所不同——这是区分这些“好规则”得分高低的一个关键。即不首先背叛或至少在游戏快要结束之前不背叛,是区分这次计算机“囚犯困境”竞赛中成功的规则和不成功的规则的惟一特性。

我们知道在第二轮的比赛中,善良依然得到了回报,而首先背叛通常要付出很大代价。第二轮的比赛中有超过一半的参赛程序是善良的,显然大部分的参赛者吸收了第一轮中首先背叛没有好处的教训。

善良的生命力

为什么善良的规则能表现得如此好,因为由于善良的规则相互之间相处得很好,因而善良规则的群体是很难被侵入的。但善良性也是被限制在一定的条件下的,当未来的机遇相对于从背叛得到的直接好处不足够重要时,单等对方背叛就不是一个好主意。

必须记住只有当对局次数足够多时,“一报还一报”才是一个稳定的策略。因此,如果对方似乎不再见面,马上背叛比善良要好。

研究表明,即使在一个由自私自利者组成的世界里,无须集权的干预,仅在个体利益的驱动下,基于回报的合作关系也能够在成员之间自发地产生。由持“无条件背叛”策略的“小人”所组成的群体可以被一小股持“善良”策略的“君子”侵入,而且一旦侵入,基于回报的合作关系便会在不同类型策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由此看来,背叛生存的力量要远小于善良的“传染”速度。而且基于回报的合作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就能防止不太合作的策略入侵。这是因为由“君子”

组成的集体是稳定的,它不可能被“小人”侵入,无论是单个的或是一小股。这表明社会进步的机构上装有“车轮”,倒转是不可能的。

统计结果说明,只要有5%的比例与类似“一报还一报”的策略打交道,就能使这个小群体的成员比大多数背叛的成员做得更好。

那么是否有人会回报某人的最初合作呢?在某些情形下是很难预测的。但是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尝试各种不同的策略,并且在某种方式下,更成功的策略能变得更普遍,那么你就完全可以相信,会有人回报合作的。理由是,即使是一个相当小的善良策略的群体也能侵入到“小人”的群体,并且在它们自己相互之间所得的高分的基础上成长起来。一旦善良的策略站稳脚跟,它们就能抵制“小人”的反侵入。

当然,你可以尝试更保险的方式,即先背叛直到对方合作,才开始合作。然而,竞赛的结果表明,这实际上是一个很有风险的策略,因为你的最初背叛就可能引起对方的报复,并使你处于要么被占便宜要么双方皆背叛的两难境地。

如果你惩罚对方的报复,这种反应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如果你宽恕了对方,你就得冒被欺负的风险。

即使你能避免这些长远问题,对你的最初背叛的当下报复会使你希望自己从一开始就应该是善良的。

在第二轮竞赛中前15名规则中惟一的非善良策略是名列第8的“哈林顿”。这个规则表现得很好。因为它与竞赛中的名次较低的规则相遇的得分都很高。

在假想的“仿真”的竞赛中,名次较低的规则在群体中的比例越来越小,最终能被这个最初挺成功的非善良策略占便宜的策略就越来越少,接着它自己也消亡了。

与那些自己本身得分并不高的策略相遇,你表现得很好是没有用的,它只不过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过程。这个教训说明,虽然不善良在最初看来似乎是很有希望的,但长期下去它将毁坏使自己成功所必需的环境。

可以这样讲,客观环境对一个策略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毫无意义的行业,你的善良性原则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规范是合作善良性的前提。

善意行善

“好”的意识形态能降低社会制度运行的费用。

任何政府都通过向意识形态教育投资来对个人意识形态资本积累进行补贴。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流传下来的宗教,如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中都包含“扬善抑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打我左脸,我给你右脸”等强烈的利他主义倾向。这是因为利他主义是符合经济原则的,宗教只有宣传利他主义,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才能为人们所接受而流传下来。如果一种宗教信仰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它早就被社会所淘汰了。

有这样的一则寓言。

从前有个国王,十分钟爱他的儿子。这位年轻王子,没有任何欲望不能满足。然而他仍然常常紧锁眉头,很不快乐。

有一天,一位魔术师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能使王子快乐。国王高兴地对魔术师说:“假使你真能让王子快乐起来,那么你要求的任何赏赐我都答应。”魔术师将王子带进一间密室中,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涂。他把这张纸交给王子,嘱咐他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呈现些什么。说完魔术师就走了。

年轻的王子在烛光的映照下,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为美丽的绿色,变成这样的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命而行,不久,他果然变成了一个快乐的王子。

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诚、正直、忠厚、宽恕的精神,可说是无价财产,一个百万富翁的区区财产,与这种丰富的财产相比,简直是不足挂齿。

这样的故事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道德教化。许多道德家们都认为假使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努力地为他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闪烁着光彩,充满着喜悦与快乐。事实上,这种教训是有其成功的缘由的。你要尽量慷慨地给予他人以同情、鼓励、扶助,因为那些东西,于我们自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相反,我们给人越多,我们自己所有的也越多。我们把善意、同情、扶助给人越多,我们收回的善意、同情、扶助也就越多。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博弈策略决定的结果。

有些人贪得无厌、自私自利,对他人冷漠,甚至心怀恶意,根本没有友爱互助的精神,这种人的态度是必须要改变的。

分享才会有成功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同心协力。假如你私心太重,你将过得非常孤独。正是因为他人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富有意义和价值。与人交流能带给你无数灿烂温馨的欢乐时光。假如你缺乏对他人真诚的关怀和兴趣,你可能永远也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世界最大的速食公司——麦当劳公司的所有者克罗克,就是一个因“乐意与人分享自己成就”而发展起来的典型。1955年3月2日,克罗克创办了麦当劳公司。作为麦当劳的代理人,克罗克的具体做法是:鼓励加盟店先赚取利润,然后再导致整个系统的成功。

麦当劳的主要业务是服务

消费者,但他必须巩固与加盟店主的联系,才能获取成功,否则将同归于尽。克罗克以这种“与他人分享自己成就”的方式,使麦当劳分店在美国本土发展到8854家,在全球各地的加盟店更是难以计数。他以平均15小时一家的开店速度,使对手望尘莫及。这一速度震撼了商界,“麦当劳文化”现象与克罗克“与他人分享自己成就”的经营方式,对整个社会形成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人类没有必要让自己变得自私自利。我们不能过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人也不能远离我们而生存。在家中、生意场上、学校里以及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们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学会与人协作而不是处心积虑地争斗,人类融和的价值远远大于分裂。

这个社会中有许多人目光短浅,思想狭隘得如同井底之蛙,他们看不到周围的世界,眼中除了自己还是自己。他们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丝毫不顾及他人。人们应该对一个更大的群体充满责任感,那就是人类。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去做任何需要他们越出自我的狭小天地去帮助别人的事情。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如小吃店、银行或政府公共机构,对于帮助别人的事,他们总是希望做得越少越好。他们的眼界从不会越过自我半点。

要想获得他人的协作和支持,就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和意见沟通,有话说到当面,以免发生猜疑和误会;工作中发生分歧时,要从大处着眼,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让”去感动对方,进而达到“互让”。相互之间应求大同存小异,不斤斤计较个人的恩怨,从而做到相互支持,亲密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