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龙大传:史前水怪真面目
20123700000018

第18章 用长脖子钓鱼的家伙们(2)

薄片龙属于薄片龙科,是该科的典型品种,它生活在距今8000万~700万年的晚白垩纪,全长达12米,光脖子就有6米。薄片龙的眼球位置结构显示它还可以看到立体图像,这可是很了不起的功能,非常有利于捕食鱼类。从发现的胃石来看,薄片龙常去海床底部吞食小鹅卵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胃部研磨食物,而目还增加了压舱物以便游泳。薄片龙的颈部几乎僵硬,只能做小角度的弯曲,因此它可能将长长的脖子伸进鱼群里大开杀戒,而庞大的身体就留在远处,确保攻击前鱼群不会受到惊吓;同时,它的脖子可能也起到了一个“舵”的作用,方便在游泳的时候改变方向。

同样归属于薄片龙科的还有冥河龙,最初于1890年由威力士顿描述,是一种非常类似薄片龙的蛇颈龙类。冥河龙得名于神话中地狱的冥河,地狱这个词的英文"Infernal"就是表示对冥河的所有权。

薄片龙、冥河龙等薄片龙科动物也有它们的“罩门”,那就是它们长长的脖子,它导致了薄片龙活动缓熳,难以逃避其他猛兽的突然袭击,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很多薄片龙化石都是缺失脑袋的原因(当然,头骨难以在埋藏中保存也是一大因素),那是因为它们经常遭到沧龙、鲨鱼的进攻,反应迟钝就遭身首异处之祸。

早在1912年,鲨鱼中的曼氏白垩颌鲨已经在化石中被查出谋害薄片龙的证据,在它的化石中散布了好几块薄片龙科动物的胃石,圆圆的椎体边,黑亮的薄片龙胃石显得触目惊心。白垩颌鲨的学名原意为“白垩纪的、下颌的鲨鱼”,最初认为白垩颌鲨最大体长为4.5~5米,但2002年的一些新材料表明,其最大体长可能达到7.6米,这主要取决于尾鳍的形状及大小。

在薄片龙科之后,蛇颈龙类还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进化尝试,此间诞生的就是臼椎龙类。

臼椎龙是柯普于1869年命名,得名于它们独特的脊椎骨,这些脊椎骨的两面都像臼一样向里凹陷。臼椎龙是一种小型的蛇颈龙,一般身长5米左右。与其他蛇颈龙不同,它们自成一科。当它们出现的时候,正值距今8500万~8300万年的晚白垩纪,此时鱼龙已经灭绝,臼椎龙类似乎开始尝试填补“鱼形蜥蜴”的空白。

臼椎龙类身上出现了许多新奇的特征,首先它们的颈部缩短,只有19~26枚颈椎,后鳍粗壮,眼眶也更大,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的细长喙部,里面整齐地长着圆锥形牙齿,这些特征使臼椎龙看起来很像一只小上龙。但它们没有上龙超科动物那种典型的凸出喙前端的巨大利齿,所以用“鱼龙头部加蛇颈龙身体”来形容它们倒是更贴切。毫无疑问,臼椎龙是一一种陕速猎食者,在它们的胃部残留物里找到了鱼、菊石和头足类动物。

有趣的是,由于臼椎龙类的外观实在和上龙类太像了,因此长久以来臼椎龙都被认为是一种上龙,过去的古生物学家把它们分在上龙科或划为上龙超科下的一个独立科,和上龙科、彪龙科并列。

1996年左右,古生物学家经过重新分析后指出,臼椎龙的头骨和薄片龙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其实是一种蛇颈龙超科的动物。但是这几年又有人对蛇颈龙的进化提出了新见解:白垩纪的长脖子蛇颈龙并非由侏罗纪的长脖子蛇颈龙进化而来,而是由某种侏罗纪小型上龙发展来的,换言之,所谓的薄片龙、臼椎龙以及白垩纪的上龙其实都有着一个不太远的共同祖先。不过,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目前尚无定论,但是前几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具十分完整的臼椎龙化石——暂时被称为“里士满上龙”(它实际上是一种蛇颈龙),相信经过对新标本的研究,古生物学家能更准确地辨明晚期各种蛇颈龙的系统关系。

臼椎龙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短,只有300万年左右,但它们却成功地分布到世界各大洋中,目前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亚都找到了它们的化石。除了臼椎龙,臼椎龙类的代表还有长喙龙。

长喙龙生活在晚白垩纪的北美洲,距今约8300万年。这种蛇颈龙的喙部异常细长,有点像鱼龙的样子。目前,我们发现了不少的长喙龙化石,成年个体一般长度为3~5米。

过去不少古生物学家都认为长喙龙和另一种臼椎龙——北龙是异名同物,但1996年时有古生物学家撰文指出,其实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种,这个结论主要是根据它们的牙齿差异得出的,长喙龙的牙齿纹路十分纤细,而北龙的牙齿纹路则又粗又曲折;还有就是长喙龙头骨上的颞孔是椭圆形,北龙的则是长条形。长喙龙是臼椎龙科最晚期的代表,当沧龙科迅速崛起后,它们也就随之消失了。

最后我们再介绍一类非常冷门的蛇颈龙,那就是猎章龙(kaiwhekea)。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猎章龙的拉丁文学名似乎拼写有些奇怪。确实,这个学名来源于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两个词"kai"和"wheke",意思是“吃”和“章鱼”。猎章龙化石被称为“新西兰最激动人心的蛇颈龙标本”,古生物学家发现它时,身体大部分骨骼都保留在生前的部位,难得的是,其头骨也一动不动地连在颈部。要知道,由于蛇颈龙头骨很小,所以很多化石发现时脑袋已经不知所终了。后来,奥塔哥大学的福特斯率领一群技工经过多年艰辛努力,于1983年发掘出标本,此后又经过多年的研究,直到2002年才被正式命名。

猎章龙是目前新发现蛇颈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标本,它发现于新西兰南岛的奥塔哥地区,地质年代为晚白垩纪最晚期,距今7100万~6500万年,比臼椎龙还要晚1000万年左右。

猎章龙是一种比较大型的蛇颈龙,体长约7米,颈部很长,有42枚颈椎;头骨长62厘米,侧面看呈三角形;两个眼眶非常大,朝向面部的前上方;牙齿又细又小,略微有点弯曲,上下颌总共有170颗牙齿。从上述猎章龙的特征我们不难推测出其生活习性,三角形脑袋说明它们颌部肌肉强健有力,但牙齿小且多说明它们攻击性不强,主要靠捕捉软体动物(如章鱼等)为生;眼眶大且朝前说明它们常在光线微弱的深海活动,而且可以像人类一样看见立体图像。

说到猎章龙的归属是很有趣的,它既不属于前面提到的隐锁龙科,也不是晚白垩纪常见的薄片龙科,更不是“新丁”臼椎龙科,而是一种非常冷门的白垩龙科动物。这个科以白垩龙为代表,只包括寥寥可数的几个品种。

白垩龙是最初由雷迪在1851年描述、然后直到1959年才建立起来的一个蛇颈龙科,按系统分类学来说它们是隐锁龙科进化而来的。

尽管白垩龙化石已经发现一个多世纪了,但过去古生物学家一直没留意这类动物,直到20纪纪中后期才有古生物学家发现,这种外观上和薄片龙有点类似的动物实际上是一类完全不同的蛇颈龙,它们的颈部长度介于晚期薄片龙和上龙之问,每枚颈椎的宽度比长度要大,而且巨大的眼眶也和薄片龙的小眼睛形成鲜明对比。由于这个科的标本几乎都是残缺不全的化石,因此研究起来很困难,不少古生物学家至今都对这种新科划分表示怀疑。相信随着猎章龙的发现,古生物学家对白垩龙科的研究将取得重要进展。

蛇颈龙没能逃过白垩纪最后的考验,与恐龙成了难兄难弟。蛇颈龙也许是消失了,但是它留给了人类无限的遐想,至今还有不少“海怪”、“湖怪”打着它的幌子在世界各地神出鬼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