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枭雄朱元璋
2012100000052

第52章 定天下(6)

“如今北元虽然对我们常有干扰,但都是发生在偏僻处,影响非常有限。更主要的是元朝的军队,虽然大多数被消灭,这剩下不多的,都比较精华,还有很强的战斗力,要驱之、灭之必费大力气,而我大明,新国刚建,最需息战养民,所以,微臣认为,待到民富国强时,再挥军北进,驱灭大元为宜。”

朱元璋点点头,眯细着眼睛,久久地瞧着刘伯温,有好半天,才自言自语地说:“只是苦了徐达,在元军未到沙漠之前,只能由他镇守北平,总领北方军事。”

“皇上考虑周全,徐达在北,犹如我大明之‘万里长城’,元军根本无法逾越……”

朱元璋突然睁大双眼,打断刘伯温的话说:“好,这事暂就这么定了,先不忙北征。另外,我还有件大事,要征询先生的意见。”

刘伯温听了,不觉感到有些滑稽。这个朱元璋,他要处罚我,还来征求我的什么意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么想着,刘伯温睁大眼睛,一付极认真而又谦虚的样子,准备来接受朱元璋给他的惩罚。

167、

这一次,刘伯温又错了。他在心里认为朱元璋说的“一件大事”,一定是指得是自己说“杀李彬,三日内必雨”的事。结果,只听得朱元璋望着他极严肃地说:

“我讲的这件大事,就是定都的事情。朕的大明王朝,能有这方面知识见解的,唯先生为第一,所以朕想听听先生关于定都的意见。”

原来,早在1364年,朱元璋击垮了陈友谅在南京登吴王位时,就开始在南京大兴土木,建天地坛,造北钟山新宫,作称帝的准备。由于当时战事未结,各项建筑都力求节简,直到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经又一次讨论后,这才决定南京为京师,以开封为陪都。京师虽然决定下来,朱元璋对南京却不太满意,感到南京太偏东南,与中原又有长江之隔,这样一来,对于有效地控制全国,不太方便。基于这样的原因,关于在何处建都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朱元璋。经过反复思考,现在,朱元璋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只因建都这事关系重大,而刘伯温对此又很内行,因此朱元璋想征求一下他的意思。

刘伯温听了,坦然地迎着朱元璋的目光,反问道:“不知陛下有什么样的打算?”

“我想将濠州建为中都,不知御史中丞有何看法?”朱元璋冲口而说。

刘伯温听了,稍作考虑,侃侃而谈说:“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濠州山险水急,交通不便。从经济上来讲,濠州周边农业条件很差,在此建都,粮食等生活必须品一定非常缺乏。所以我认为,濠州虽然是出皇帝的好地方,却不是皇帝常住的好京师……”

朱元璋听着,心里很不以为然。出于积习,朱元璋还是面带微笑,似乎很耐心地听着。刘伯温何等精明,对朱元璋的心思,早已看出来了。除此之外,刘伯温还从朱元璋那不带表情的微笑中看出:关于建都的事,不管他刘伯温怎么劝说,朱元璋还是要建都濠州。如果这事给李善长遇上,一定会顺了朱元璋的意思去说话。可刘伯温就是刘伯温,他还是要坚持说出自己的意见。

“建都濠州,实在不妥!”他最后说。

朱元璋听着,心中更加反感,暗自想到:我原只想罚你去筹建中都,看来还需再重罚一些了。朱元璋心里这么想,表面上却一点也没有显露出来。他如今太强大了,强大得可以不听任何人的话独断专行却无需负任何责任。正因为如此,他一直微笑着听刘伯温把话说完,才将话锋一转说:

“此事今后再议,你先看看这些东西。”说完,朱元璋使了个眼色,身边的宦官将一叠状子递给刘伯温。刘伯温接了这些状子,急急地翻看着,大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刘伯温饮酒时出言不清,把“圣上”说成“升上”;说刘伯温与歌妓把盏吟诗……

刘伯温看着,渐渐地,宽大的额头上冒出一排排的汗珠。因为他清楚,这些看似不足为道的小事情,既然成了状子,让皇帝来处理,要大也可以是很大,甚至是大到定你个杀头的罪。在朱元璋刚建立起来的高度集权统治皇朝中,朱元璋已经决定了“猛”的治国方略。以朱元璋外宽实际上内窄的性格,现在已经容不下一丝半滴的反对意见,他甚至大兴文字狱,为一字之嫌,便要被判处他人的死罪,哪里还容得臣子去与歌妓把盏吟诗?还把“圣上”说成“升上”?刘伯温这么想着,越发是汗流不止了。

朱元璋让人将状子交给刘伯温之后,就一直满脸带笑,斜着眼睛看着他的这位刚才还侃侃而谈的御史中丞。刘伯温认认真真地看完状子,再不把头抬起来,眼睛盯着状子说:

“臣有罪,一切还请皇上发落。”

看着刘伯温狼狈不堪的样子,朱元璋的心里这才感到有点儿快意,清了清嗓子,说:

“状子虽然这么多,有些恐怕也不属实,不过,李善长告你预示有误……”朱元璋突然停住话头,等刘伯温回话。

“李丞相所言极是,臣愿意受罚。”刘伯温抬起头来说道。

“你看,该怎么处罚好一些?”朱元璋温和地问道。

“能不能让臣回老家去?”刘伯温说得很诚恳。

“避一避,也好。”朱元璋说:“只是不知你走之后,谁来接下你手里的事情。”

“皇上阅人无数,我想皇上的安排一定会非常正确。”

“好吧!我考虑考虑再说。”

“没事,臣告退。”

朱元璋点点头。

168、

“爽快啊!”刘伯温走后,朱元璋小孩般的大声喊道。这些儒生啊,学问倒是有一些,可总是酸溜溜的让人难受。又一个个的还要那么犟,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张,真让人不舒服!不管怎么说,你读书再多,还是做臣,朕读书有限却是你的主人。朱元璋心里这么想着,颇为得意地笑了。

“来人!立刻传李善长来!”朱元璋大声地喊道。

不一会,李善长来了。朱元璋招呼他坐下,然后笑容可掬告诉李善长说:“刘伯温走了。”

“走了?”李善长大吃一惊,不知刘伯温走到哪里去了。

“他回老家去了!”

“回老家?”

“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回老家去的。”

李善长听了,心中一喜,刘伯温能有这一天,他盼了很久。心里虽然高兴,脸上却并不露出来,反而说:“这么一个能干的人,走了真可惜”

朱元璋知道李善长的心思,懒得去点明他,叹息一声说:“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也是没有办法,只有随他去罢。”朱元璋说到这儿停了一下,把目光盯着李善长,问道:“你看看,刘伯温走了之后,谁来接他的位置合适?”

李善长忍住笑,故作姿态地想了想,说:“御史中丞一职,非常重要,依臣之见,必须皇上亲自挑选,这才能够非常适合。”

“朕现在是想听听你的意见,要你说说,谁最适合?”朱元璋毫不客气地追问。

“皇上一定要臣说,臣倒是想起一个人来。胡惟庸,不知能否胜任御史中丞一职?”

“胡惟庸?”朱元璋闭上眼睛,他要好好地想一想。他很快想起了与陈友谅决战前胡惟庸写的那份很附合自己胃口的“战略策论”。对,胡惟庸是个对朕忠心耿耿的人,也算是个有能力的人。只是,这个李善长一直在拉帮结派,他提胡惟庸,说明他们的关系不错,更何况,胡惟庸也是定远人。如果一个丞相与一个御史中丞搅到一起,这恐怕不是好事情。这么想清楚了,朱元璋睁开眼来,问道:

“还有没有其他人选。”

“臣一时想不起来。”

“杨宪如何?”朱元璋问。

杨宪是山西太原人。朱元璋打下南京后前来投奔到幕府的,他开始掌管文书,因办事干练,朱元璋常派他出去办差,也算得上是朱元璋的亲信,所以朱元璋想派他到刘伯温手下任中书参议政事。李善长没想到朱元璋会提杨宪,心里有些急,嘴上又不好说。

“我看了你们参刘伯温的材料,上面没有提到杨宪,这说明他并不主张当时就杀了李彬。”朱元璋见李善长不语,又开口说。

李善长听了,这才赶紧表态,连声说:“是这样,皇上英明,杨宪与杀李彬之事无关,让他代理中书参议政事,比胡惟庸更适合。”

“这事就这么办,刘伯温走后,你去跟杨宪好好谈谈,暂时不要任命,因为这次还没有免刘伯温的职,让杨宪代行御史政事。”

李善长连连点头,一个劲称是。朱元璋看了看他,考虑了一会,又问道:

“我想在濠州建中都一事,我已经想了很久不知道你认为如何?”

“濠州是皇上的故乡,那里人杰地灵,皇上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在濠州建都,应该是很好的事情。”李善长很真诚地说。

朱元璋认真地看着他,这回倒有些拿不准,李善长说的是不是心里话。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想建都濠州,这将是一件多么爽快的事情啊!想到这里,朱元璋说:“那么,你认为在濠州建都好?可以建都濠州?”

“天下是皇上的天下,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家。京都只不过是皇上住的最多的一个家,皇上最喜欢住在哪里,就可以在哪里建都。建都的事,实际上完全应该由皇上来定。皇上如果喜欢常住濠州,就可以把京都建在濠州。”

听了李善长这一番话,朱元璋大为高兴,说:“那么,建都一事就这么定了。这是一件大事,得有一个非常能干又非常负责的人来做,你看谁最为合适?”

李善长听了,半晌也不吭声,朱元璋对他点了点头说:“找不出合适的人选吧!我看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你了。我想,这事只有由你全面来负责,才能做好,我也才能放心。你看怎样?”

“臣谨遵皇命!”李善长说。

“既然这样,濠州建都一事,就由你来全权办理。为了你做起来方便,朕让汤和也来协助你,督领部分军队和工匠民夫,加紧把宫殿、城池、街道、寺庙等基础建筑先建造起来……”

李善长听了,大喜过望,满心欢喜地离去。这濠州建中都的事,经历数万军民五年多的辛苦劳作,到1376年,已粗具规模。然而,当朱元璋应李善长的请求亲来中都“验功劳赏”时,呆了二十多天以后,却突然宣布停止中都的所有建设,向外公开的理由是:“耗资甚巨,民苦不堪。”为此,朱元璋在世时,他的家乡中都一直作陪都,供太子,诸王习武练兵,宗室犯罪人囚禁等用。这是后话。

待李善长走后,朱元璋又重新闭上双眼,想着刚刚提到的杨宪。“这人应该可以,他不是李善长老乡派的,更不是刘伯温的人,而是我派去的,是我的人。”这么想着,朱元璋禁不住开眉一笑,可惜他做梦也没有想到:

杨宪是个性情中人,他在刘伯温手下工作了一年后,已深为刘伯温的德智所折服,对刘伯温心悦诚服,言听计从。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杨宪很快遭到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