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任公子为大鉤巨缁①,五十犗以为饵②,蹲乎会稽③,投竿东海,旦旦而钓④,期年不得鱼⑤。已而大鱼食之⑥,牵巨鉤,錎没而下⑦,骛扬而奋鬐⑧,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⑨,惮赫千里⑩。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11),自制河以东(12),苍梧以北(13),莫不厌若鱼者(14)。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15),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16),趣灌渎(17),守鲵鲋(18),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19),其于大达亦远矣(20)。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21),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22)。
【注释】
①任: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济宁东南。公子:诸侯之子。为:制作。缁(zī):黑丝绳。
②犗(jiè):阉割过的牛,指肥壮的牛。
③会(kuài)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④旦旦:天天。
⑤期(jī)年:一整年,满一年。
⑥已而:后来。
⑦錎(xiàn):同“陷”,沉入。
⑧骛(wù):奔驰,迅急。扬:昂头扬尾。奋:搧动。鬐(qí):古通“鳍”,鱼鳍,即鱼翅。
⑨侔(móu):类似。
⑩惮(dàn)赫:骇人的声威。
(11)离:分,剖开。腊(xī):干肉,这里是动词,制成干肉。
(12)制河:制,浙河,今钱塘江。
(13)苍梧:山名,在今湖南省南部。相传舜死后葬于此山。
(14)厌:饱食。
(15)辁(quán):小,轻,比喻低劣。辁才:才疏学浅的人。
(16)揭:提,举。竿:钓鱼竿。累:细微,这里借指钓线。
(17)趣:疾走。渎(dú):小沟渠。
(18)鲵(ní)鲋:鲇鱼和鲫鱼,这里泛指小鱼。
(19)小说:浅薄荒诞的话。干:求。县(xuán)令:即高名令闻,指美好的名声。县:高。令:美好。
(20)大达:博学明理,大通于至道。
(21)风俗:作风。
(22)经:治理。
【译文】
任国公子做了个大鱼钩系上粗大的黑绳,用五十头牛牲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钓竿投向东海,每天都这样钓鱼,然而整整一年一条鱼也没钓到。不久大鱼食吞鱼饵,牵着巨大的钓钩,急速沉没海底,又迅急地扬起脊背腾身而起,掀起如山的白浪,海水剧烈震荡,吼声仿佛鬼神,震惊千里之外。任公子钓得这样一条大鱼,将它剖开制成鱼干,从浙江以东,到苍梧以北,没有谁不饱饱地吃上这条鱼的。这以后那些浅薄之人和喜好品评议论之士,都大为吃惊奔走相告。他们举着钓竿丝绳,奔跑在山沟小渠旁,等候小鱼上钩,至于想得到大鱼那就很难很难了。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得高高的美名,对于达到通晓大道的境界来说距离也就很远很远了,因此说不曾了解过任公子有所大成的志趣,恐怕也不可以说是善于治理天下,而且其间的差距也是很远很远了。
【寓意】
有远志的人必须有所舍弃才能有所大成,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得胸怀大志,朝着既定的目标一直走下去,持之以恒,下狠功夫,才会抵达胜利的彼岸。
【延伸阅读】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虽然被夸大了,但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常言道:“三年不发市,发市吃三年。”这是形容那些做大买卖的大气。任公子的作风就是:宁可三年不发市,但是,一旦发了市,就不得了。这与齐威王的“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如出一辙,即志存高远,厚积薄发。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勾践即位。吴王阖闾趁越丧乱之际兴兵伐越,勾践起兵抵抗,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市)。吴军战败,阖闾受箭伤死于回国途中。他的儿子夫差即位后,时时不忘杀父之仇,用了二年多的时间练兵,以报大仇。
三年后,夫差发兵越国,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练兵,打算欲先伐吴国。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勾践不同意,于是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命。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展开激战。结果越军大败。
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了。勾践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他对范蠡说:“懊悔当初没有听你的话,弄到现在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好呢?”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于是,就把一批美女和一些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他在夫差面前讲好话。接下来,文种又一次到吴营里去求和,并叩头说:“希望大王能够赦免勾践的罪过,勾践愿把国中所有的财宝献给大王;如果大王不肯饶恕的话,勾践决心杀掉自己的妻子儿女,烧毁财宝,率领他那五千人马与大王决一死战,大王恐怕也要付出相同的代价。”这时,伯嚭也在一旁劝吴王说:“赦免越王让他做臣子,这对吴国也有利。”于是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劝阻,同意了勾践请求,但要勾践夫妇到吴国为他服役。勾践将国内事情托付给文种等大臣,带着夫人和范蠡去吴国。大臣们见国君为保国复仇甘受屈辱,都哭着向他保证一定要治理好越国,百姓也都哭着为他送行。
勾践抵达吴都,夫差有意羞辱他,要他住在其父阖闾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夫妻两人就整日蓬头垢面地锄草喂马,在马厩里挑水洗马粪。范蠡就一直跟在勾践夫妇边上,为他们拾柴做饭。吴王不放心,夜间派人悄悄地去偷听,也没有听到任何怨言,甚至连叹息声也没有。吴王有时骑马出门还故意要勾践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每逢夫差外出,勾践就步行在车的左右,寸步不离,以便时时听从夫差的使唤。有人指着他说:“那个仆人就是越王勾践!”他忍气吞声,虽然内心震怒,但表面上却装出一点也不在乎、恭敬从命的样子,丝毫看不出有任何愠怒之色。勾践忍辱负重,面无恨色,小心伺候着夫差,做到百依百顺,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夫差出去游猎时,勾践要跪伏在马下,让夫差踩着他的脊梁上马。勾践三人受尽嘲笑和羞辱,为图复国大计,勾践顽强地忍耐着吴国对他的精神和肉体折磨,对吴王夫差表现得恭敬驯服,吴王因此也就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甚至慢慢地生出了同情之心。
有一天,夫差生病,勾践请求去探视。这天夫差的心情特别沮丧,见勾践进来,就拿他撒气说:“出去出去!不用你假仁假义的来看我,你恨我快点死是不是?我死了你就好回国,你休想!”吓得勾践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夫差要大便,挥着手要勾践出去。勾践却要观察夫差的粪便,并当着夫差的面,掀开马桶用手指蘸着夫差的粪便放到嘴里去品尝之后说:“刚才我尝了大王的大便,又观其颜色,知大王的病气全排泄下来,您的病很快就会好的。”果然不几天夫差的病便好了。夫差为勾践的忠诚,很受感动,时间过去三年了,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伯嚭不时接受文种派人所送之礼而在夫差面前为勾践说好话,使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他决定释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国。放虎归山,夭折了先王的灭越计划,种下了吴国覆亡的种子!
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用范蠡、文种、计然之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誓复吴仇。二十四年,卒灭吴国,夫差自杀。旋挥师北渡江淮,会诸侯于徐州。是时越兵横行江淮间,诸侯皆来朝贺,号称霸王。
俗话说得好:“心字头上一把刀,一事当前忍为高。”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做到忍耐,忍耐是以退为进的攻略,以静制动的法宝。最可贵的忍耐莫过于忍辱负重、厚积薄发。越王勾践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勾践运用韬晦之计,忍受了所有的耻辱,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一举消灭了吴国。在敌对之间的政治斗争中,弱国更需要依赖韬晦之术,更应该学会向对手示弱。通过示弱,表面上向强国一方表示臣服顺从,甚至不惜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来换取强国对弱国生存的容忍和许可,并且尽可能地有意夸大本国弱小的程度,使强国一方感到无足轻重而掉以轻心,从而创造出积蓄力量、改变力量对比、以弱克强、以小胜大的可能性。在生活中,总有很多事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我们就是生活中的弱者,这时你不要因此而灰心丧气,你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我们要像勾践一样,学会等待时机。等待,是一种知识上的积累,可以在为人处事上得到提高;等待,是一种意志上的磨练,可以在性格心胸上得到修养。因此可以说,学会等待,就等于找到了走向成功的敲门砖,就等于拥有了登上顶峰的奠基石。学会等待,才能走向成熟,才能拥抱成功。
历史上像勾践这样的厚积而薄发者比比皆是。孙敬凭借其独特的“头悬梁”苦学精神,终能通今博古、满腹经纶,成为晋时知名的大儒;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困乏时以“锥刺股”振奋精神,终有大成;车胤立志苦读,家中贫寒,晚上看书没钱点灯,他捉些萤火虫放在袋子里,借着萤光苦读;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砥砺求进,终成晋时很有名望的学者;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充分利用时间,在马上、枕上、厕上,争分夺秒,积少成多,终于在文学上大有作为……
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奋斗史,无数史实和人物都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是教育我们胸怀大志、奋发图强的活教材。
人生大智慧:厚积薄发,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奋斗,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要有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