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庄子全书
20092700000042

第42章 林回弃璧

【原文】

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①,伐树于宋②,削迹于卫③,穷于商周④,围于陈蔡之间⑤。吾犯此数患⑥,亲交益疏⑦,徒友益散,何与?”

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⑧?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⑨。或曰:‘为其布与⑩?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11),此以天属也(12)。’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13)。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14);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15),绝学捐书(16),弟子无挹于前(17),其爱益加进。

【注释】

①逐:驱逐。

②伐树:伐树的惊辱。

③削迹:铲除足迹。

④穷:穷困潦倒。

⑤围:围困。

⑥犯:遭逢,遭遇。患:灾祸,灾难。

⑦亲交:亲朋故交。益:越来越。疏:疏远。

⑧亡:逃亡。

⑨负:背着。赤子:刚生的婴儿。趋:快走,逃跑。

⑩布:古代的一种钱币。

(11)以利合:以利益相合。

(12)以天属:以天性相连。

(13)迫:迫于。穷祸患害: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相弃:相互抛弃。

(14)醴(lǐ):甜酒。

(15)徐行:慢慢地走。翔佯:亦作“翔徉”,“翔羊”,徘徊,往返回旋。

(16)绝学:终止学业。捐书:丢弃书简。

(17)挹(yì):侍学。

【译文】

孔子问桑雽道:“我两次在鲁国被驱逐,在宋国受到伐树的惊辱,在卫国被人铲除足迹,在商、周之地穷困潦倒,在陈国和蔡国间受到围困。我遭逢这么多的灾祸,亲朋故交越来越疏远了,弟子友人更加离散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桑雽回答说:“你没有听说过那假国人的逃亡吗?林回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刚刚出生的婴儿就跑。有人议论说:‘他是为了钱财吗?初生婴儿的价值太少太少了;他是为了怕拖累吗?初生婴儿的拖累太多太多了。舍弃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为了什么呢?’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而这个婴儿跟我则是以天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包容。相互收容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终将无缘无故地离散。”孔子说:“我会由衷地听取你的指教!”于是慢慢地离去,悠闲自得地走了回来,终止了学业丢弃了书简,弟子没有一个侍学于前,可是他们对老师的敬爱反而更加深厚了。

【寓意】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用金钱利欲结成的关系是暂时的,不能经受患难的考验;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谊,患难与共才是长久和永恒的。

【延伸阅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如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谈论友情的诗句。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由此可见,在人的一生当中,朋友是万万少不了的。

庄子在本段文字里,提出了“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两种朋友的概念,并且用两个比喻来形容这两种友谊关系,即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唐朝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苦苦度日,衣食没有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甚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但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的周济,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自此流传下来了。

曾子曾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庄子·山木》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醴”即是美酒,而“文”自然是如水一样清淡的了。“文”虽然是如水一样清淡,但以文章学问相会,以志同道合相连,“淡中知其味、常里识英奇”,反而能够“淡以亲”。所谓“人亲喝口水也甜”,友情春常在。“醴”虽然醇浓香美,但以酒肉相聚,以利益相交,以利益为条件,不过是酒肉朋友罢了。“浓肥辛甘非真味”,结果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不仅“甘以绝”,而且反目变成仇人,友谊便已不复存在。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之交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而小人之交建立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在一块的酒肉友情很快就会被遗弃,于是就有了争吵和谩骂。正如欧阳修所说:“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那些“甘若醴”的友谊大都经不起考验,正所谓“酒肉弟兄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因为这种友谊的基础不是散发雅淡气息的“同道”,而是充满俗气的“同利”。

西方哲学家西塞罗说:“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认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的确如此,真正的友谊应该是雅淡的,是与谋利绝缘的。那些“甘若醴”的友谊绝对不能地久天长。多一些“君子之交”,少一些“小人之交”,这世间才会变得美好起来,朋友不在多,关键要看对方能否感染或帮助自己积极向上。鲁迅曾赠与好友瞿秋白这样一幅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此对联道出了友谊的真谛。

真正朋友之间的交往,平时并不见得有多么亲密,接触不见得有多么频繁,甚至有时可能相隔很远,分别时间很长,彼此交往就像水一样淡。真正的友谊是人们在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亲密情谊。它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超物质性,正如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没有一星半点的物质玷污;二是超功利性,其间不能夹杂任何的利用的卑鄙目的。

小人之交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表面上亲密无间,关系好得像一个人儿似的,平日里甜言蜜语,但是就如同甜水一样,既不能解渴,也不能延续生命。只能锦上添花,绝不会雪中送炭,更有甚者还会落井下石。

薛旺的脾气比较直,并且有一些坏习惯,比如赌博、酗酒,因此身边有很多酒肉朋友。几年前,他和从小长大的朋友赵杰一起到成都做生意。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二人齐心协力,公司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于是,薛旺开始与他的这些酒肉朋友做生意。赵杰从旁提醒,叫他不要太相信酒肉朋友,但意气风发的薛旺这时候根本听不进劝告,不但不加理会,反而觉得赵杰太土,不懂享受,没有共同语言,并愤而与赵杰分道扬镳。

做生意总归有起有落,加上薛旺照顾生意的精力不够,不久,公司陷入困境,他风光时合作的那些所谓的朋友渐渐失去了踪影,到最后才知道公司之所以会陷入困境,都是那些所谓的“朋友”搞的鬼。再去寻求其他人帮助时,有的朋友甚至冷言冷语、冷眼相向。这时,赵杰却主动找到他,出钱出力,帮助他的公司渡过了难关。两个曾经的挚友重新坐在一起,喝着竹叶青,聊着往昔的光辉岁月,薛旺这才大彻大悟:饮茶要选品位,朋友也要品其味。

用金钱利欲结成的关系注定是不能长久的,经受不起风雨的洗礼和患难的考验;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谊,患难与共才是长久和永恒的。

人生大智慧:“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