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这一问一答,我们可获得两条基本信息:
一、中国企业讲以人为本主要是为了装潢门面,是故意说给社会听,说给员工听的,并无真正去做的打算。说给社会听可以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可以不费一分一厘去赢得社会公众的敬仰和青睐。“乡亲们啊,我们企业可是历来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人、体贴人、尊重人,努力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追求员工满意最大化,请社会放心,我们不象那些黑心肠老板,只图自己赚钱,对员工极尽刻薄之能事弄得民怨沸腾,势不两立。”说给员工听可以缓和矛盾,迷惑人心,给员工一点可怜的精神慰藉。“各位同仁啊,仅管我们企业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办企业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是完完全全为了大家,为了大家长远的利益,只要大家肯给我时间,我一定会以我的行动来证明我不但是一个肯负责任的人,而且是一个慈悲为怀的大好人。”
二、“以人为本”的概念是中国企业的特色。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在现代欧美企业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事,用不着刻意强调,中国企业口头上对以人为本的过度衷情,恰恰证明了他们对人的轻视。几乎可以肯定:正是那些以“以人为本”自居的企业到处充满了对员工的歧视和对员工人格尊严的粗暴践踏。这犹如中外企业之于产品质量,欧美企业早已不大讲特讲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类的理念,在他们看来,确保产品质量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无须特别说明;只有中国企业才成天把质量挂在嘴上,天天讲、日日讲,中国企业愈是卖劲地强调质量,假冒伪劣产品愈是泛滥成灾。
中国企业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和把握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生活上关心员工、体贴员工、把员工冷暖放在心上,力所能及地帮助员工,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它相对于不顾员工死活的唯利是图者,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忽略了对员工个体价值、自由选择权、首创精神的尊重。它强调集体利益至上、奉献和服从。国有、集体企业的以人为本基本如此。
二是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它固然比第一层次的以人为本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它对不是人才的普通员工则较少关注,它把员工当可资利用的材看,而不是把员工当人看,员工有利用价值,肯为我所用,我就给他优厚的报酬和礼遇;反之,则表现为冷漠加打压。新兴企业为第二层次的主体。
三是以满足员工的需要为根本,致力于员工的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只有第三层次的以人为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它不但囊括了所有员工而且上升到了精神自由的高级阶段。显然,能达到第三层次的必定是国有、集体、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寥若辰星。
不管是哪一层次的以人为本总离不开规范有序的制度管理。没有制度管理,企业对员工冷暖的关怀将起伏不定,支离破碎;没有制度管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不可能真正实现。制度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基石,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企业最为缺少的正是制度管理,这是以人为本管理的第一大障碍。以人为本管理的第二大障碍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蔑视,不把人当人,把人当工具、当玩物、当奴才,这种连绵中国社会几千年的陈规陋习,决不会在短期内消失殆尽。当代资本主义企业的性质虽然是剥削,但象逼迫工人舔干净地上的老鼠血、用烧红的火钳夹员工手指、将员工活活毒打致死等惨无人道的兽行,恐怕只有在中国企业或东方企业里才能见到。
20、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发生在中国企业界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故事有两个版本,一是国有企业版本,一是民营企业版本。
国有企业中的萧何即能人。国有企业没有能人会死于保守僵化,效率低下,反应迟钝,墨守成规;有能人会死于唯我独尊,黑箱操作,贪污腐败,化公为私。国有企业改革中时常出现的这一两难现象,正应了鲁迅先生在《两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的那段话:“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真是太精妙了!
国有企业的能人大多受命于危难之际,机器设备老化、产品乃多年不变的老脸色、老弱病残的员工队伍,“百动不如一静”的老观念,从上到下死气沉沉,从里到外老气横秋。能人接手后,新官上任三把火,从改革用人、分配、考核机制入手,给每个员工以压力的同时也给每个员工以希望,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人心齐泰山移,企业很快峰回路转,起死回生,焕然一新;员工收入大幅度上涨,喜笑颜开,吃水不忘挖井人,对能人由崇敬到迷信,由迷信到盲从;能人成一家之长,一言九鼎。
能人最初登台亮相时也许并未想到要挣多少钱,只是不甘当无名小子,指望干出点名堂来让大伙瞧瞧。现在企业做大了,自己的名位到手了,生活质量也早已今非昔比,应有尽有了,剩下的就是怎样使自己长期执政,长保富贵?想到这,不禁令人倒吸一口凉气:“自己在马上时,一切都可以职务消费的名义享尽荣华富贵,但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在一个变幻莫测的环境中,谁能保证自己常在江边走,总能不湿脚呢?万一那个,岂不是南柯一梦,白高兴一场?要使自己永远地免于冻馁之苦,只有赶紧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一已之私利,国有、集体有不如自己有,自有自便,自己拥有,才能万里长城永不倒。如此一而三,三而再的39岁、49岁、59岁现象便绵绵不绝了。”
同是败于萧何,国有企业版本的原因与民营企业版本完全两样,国有企业主要是监督有名无实、内部人控制、所有者缺位等;民营企业则是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终身制文化。国有企业当然也有终身制,也有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的现象,但不是主流。
民营企业的萧何即创业者。披荆斩棘,茹毛饮血,赤手空拳,好不容易挣下一份家业,精疲力竭太累了,也想歇歇了。但问题是交给谁、怎样交、太费周折。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当宝贝,交给别人照看心里头总不踏实,加上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交接班工作长期处于反反复复的胶着状态,以至创业者回家的打算始终埋心头。
即使创业者真能够勇敢的超越自己,彻底地交接班,也难保后来不出现复辟。因为对创业者来说过去拼死拼活时,虽然觉得累但毕竟充实,现在蓦然停下来,开头似乎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但日子一长则难免如热窝上的蚂蚁,年龄说大不大,吃饭怪多,身体怪棒,就这么闲着,也不是个事。下棋下惯了的人,你让他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简直是一种折磨。
既然创业者继续革命的意志难动摇,则企业的一切,包括理念政策、方式方法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跳不出老框框、老套路,但市场在变,环境在变,你老革命碰到新问题时不能以变应变,只有被淘汰出局的命,于是民营企业的版本由此铸成!
21、精明反被精明误
我们知道在“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语中,前头的“聪明”是指智商高,后头的“聪明”是指明察秋毫之未而未见舆薪、只见芝麻不见西瓜的小聪明。我特地将“聪”改为“精”用意很清楚,意指商业社会中的小聪明。对此类小聪明,我老家土语中有个非常形象贴切的称呼叫“小精人”,当我第一次听到“小精人”一词时简直眼前一亮,太精辟了,人民群众的智慧的确是无穷的,小精人虽精但精在小地方,不肯吃小亏而吃肯大亏,不肯吃明亏而肯吃暗亏,不肯吃眼前的亏而肯吃长远的亏,不肯承担小风险而肯承担大风险,精于算小帐,算细帐,算蝇头小利;昧于算大帐、全局的帐、长远的帐,结果总不免精明反被精明误。
小精人在我国商业社会中比比皆是,市场巨大,为加深国人对小精人的印象,我们不妨对小精人之小作一番细细的描述:
先来看小精人们怎样处理员工的待遇报酬。在与新进员工进行工资福利的谈判时,以保密为由,能压则压,让老实人吃亏,让圆滑者获益,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老实人再老实也不能容忍被愚弄,一旦真相大白,积极性则骤然下降,能偷懒则偷懒,能恶作剧则恶作剧。
在在职员工的奖金、加班费的计算上,以忠诚奉献为由,能降则降,能赖则赖,搞得人人灰头土脸,咬牙切齿,暗地里千方百计找机会发泄。于是乎里通外国、做圈套让公司钻、设陷阱给公司跳、在用户面前派公司的不是、制造坏帐、上网聊天、煲电话粥、长明灯、长流水、长漏油、对隐蔽的产品瑕疵视而不见、撺掇重要岗位的员工外逃、传播不祥信息动摇人心的事情屡屡发生,致使公司的人力成本飙升,劳动生产率与经验曲线一路下滑,严重的得不偿失。
在离职员工的报酬结算上,能扣一元是一元,能打一把是一把,直到离职人员被逼上梁山,揭竿而起,跑法院,寄人民来信为止。留下的人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兔死狐悲,从头凉到脚,身在曹营心在汉,此地不可久留。
有一句名言说:要使你的顾客满意,先得使你的员工满意。员工不满意,就必然会从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产品质量上表现出来;员工不满意,顾客就不可能满意;员工心里不爽,老板一定会加倍不爽!小精人老板们,这可是千真万确的哟!
再看小精人老板是如何应对顾客,应对经销商的。张瑞敏当初面对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会毫不犹豫地抡起了铁锤,这一锤砸掉了员工的侥幸,这一锤奠定了海尔事业腾飞的基础。但如果是碰上我们的小精人就会想:“反正也没有什么大毛病,眼下冰箱正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持币待购的人们正在商场里等着呢,什么品牌不品牌,捞现的再说。”
国外名牌到中国来也曾遇到过假冒伪劣产品的夹攻,但人家偏偏能坚守住阵脚,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假冒伪劣固然是可恶之至,但自己在假冒伪劣面前定力不够,随波逐流,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降低标准,与假冒伪劣同归于尽也值得三思。同样是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如果是国外名牌,消费者会想:“这个店里的东西有假,上当一回,下次到正规店里去买。”如果是中国名牌,消费者又会想:“现在假掉了,不象开始上市时用料真。”如此大相径庭的看法,能怪消费者怀有偏见吗?不能,要怪只能怪企业自己,有几家中国名牌产品不是遵循上市时优质,走俏时变质,竞争激烈时劣质,最后被消费者弃之如敝屣的运动轨迹呢?
诚实守信的公司遇到顾客多给钱会一文不少的退回去,小精人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赶紧收起来,装着不知道,如果顾客回过头来找,就赖个一干二净。
目光远大的公司十分注重与经销商的战略伙伴关系,该是经销商的应得利益,应得奖金,一分也不会少,“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我们的小精人公司则不愿如此,先是在经销商面前把胸脯拍得通红:“请各位一百二十个放心,我们将实行严格的通路管理来确保经销商的利益,今天是这样,明天做大做强了还是这样。”然而,只要销售稍稍有点起色,马上便采取措施,调整策略,与经销商争利,该返还的不返还,该赠送的不赠送,一阔脸就变。
小精人公司针对消费者、经销商采取的有奖销售,降价销售,买一送一销售无不花样百出,小主意多多,令消费者、经销商叫苦连天,连呼上当。
第三至于小精人们是如何应对供应商,及其受到的报应我权且套用一句广告语:咱地球人都有知道。故不一一列举了。
与小精人相反,下文东海钱翁的行为虽不能作为他们效法的楷模,但其中亦不乏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古代,东海边上有个姓钱的老头,乃小户人家出身,发财致富后想迁到城里去住,有人便告诉他一条售房信息:“某某人的房子正好想卖,很多人都在跟他谈价格,大致是七百两银子,你如果有意的话现在就去。”老头一番实地考察,竟出人意料地给了人家一千两银子。他的儿子们知道后颇有微词:“这栋房子大家都觉得以七百两银子成交比较合算,您现在一下子增加了三百,能不吃亏吗?”老头听完淡淡地一笑说:“我的良苦用心不是你们所能懂得的,在城里人眼中,我们是乡下的土财主,房主人不顾街坊邻居的情面将房子卖给我,我不比他们多给钱,众人能服气吗?另外房主愿以七百两银子成交,未必是出于他的本意,很可能是出于救急,事后容易反悔,制造事端,我用一千两银子买下七百两的房子,应该说充分满足了房主的欲望,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关于商业社会中的交往准则,古人有一句话可被我们奉为圭臬。“天下无穷不肖事,皆从舍不得钱而起;天下无穷好事皆从舍得钱而做。”
舍得舍得,先舍后得,不舍不得。小精人们一分钱挂在脖子上绕三圈,该花的不花,却指望赚回个金山银山,做大做强,无异于缘木求鱼。谨此,我仍引用一段小典故来作为劝告一切小精人的逆耳忠言:
刘晏于扬子置场造船,艘给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请损失。”晏曰:“不然,论大计者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完矣,若遽与之屑屑较计,安能久行乎?异日,必有减之者,减半以下犹可也,过则不能运矣!”后五十年,有司果减其半,及咸通中,有司计费而给之,无复羡余,船亦脆薄易坏,漕运遂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