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一本书掌握世界地理
20091100000026

第26章 著名湖泊(2)

马拉开波湖

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的西北部,湖的东、西、南三面被佩里哈山脉和梅里达山脉环绕,是委内瑞拉以及南美洲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石油湖。

马拉开波湖湖面宽广,一望无际,平均水深20多米,靠南的部分有大小150多条内陆河注入,湖北部出海口有近10千米宽的水面与加勒比海相接。它口窄内宽,南北长190千米,东西宽115千米,最长处212千米,最宽处92千米。湖岸线长约1000千米,面积1.43万平方千米,含盐度15‰~38‰。马拉开波湖北浅南深,最深达34米,容积2.8亿立方米。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地区之一。马拉开波湖石油资源丰富,湖区的石油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有“石油湖”之称。油田集中于东北岸和西北岸。1917年打出第一口生产井,1922年起大规模开采,使委内瑞拉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湖上水道可通大型海轮和油轮。湖的北端有一座长8千米、宽18米、高45米的大桥,是目前南美洲跨度最大的桥。

马拉维湖

马拉维湖又称“尼亚萨湖”。“马拉维”在当地尼昂加语中是“火焰”的意思,指金色的太阳照射在湖面上,湖水泛起了一片耀眼的火焰般的光芒。1984年马拉维湖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湖区大部分水域位于马拉维共和国境内,只有东部和北部一小部分属于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湖水由四周14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其中以鲁库鲁河水量最大,向南流经希雷河同赞比西河相连。马拉维湖面积3.08万平方千米,南北长584千米,东西宽16~18千米,平均水深273米,北端最深处达706米,湖面海拔472米,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第二大深湖,世界第四深湖。湖的四周高山环绕,绿水青山,云雾缭绕。表层水温随季节变化,一般在23℃~27℃之间,深水层为22℃左右,有200多种鱼。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土。

乍得湖

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在乍得、尼日尔、尼日利亚、喀麦隆交界处,乍得盆地中央,是非洲的第四大湖。“乍得”出自当地方言,意为“大片的水”。

乍得湖水位年变幅0.6~0.9米,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乍得湖湖面海拔281米,湖面面积随季节变化,雨季时可达2.2万平方千米,旱季时可缩小一半以上。湖面面积低水位时为9840平方千米,高水位时为25760平方千米。沙里河是它的主要水源,占总补给量的2/3,其次有科马杜古约贝河、恩加达首都恩贾梅纳鸟瞰河、姆布利河和富尔贝韦尔河等注入。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是古乍得海残余。湖长220千米,宽约70千米,湖东部深、西部浅,平均深度为1.5米,最大水深12米。北岸受沙丘侵袭,陡峭;南岸平坦、多沼泽。湖中有半岛和多个岛屿,湖底还有一道岭脊,故南北湖水循环不畅。湖中水产资源丰富,产河豚、鲶、虎形鱼等。沿岸多鸟类。沿湖为重要灌溉农业区。由于气候持续干旱,蒸发强烈,湖面正不断缩小。据考证,3000~4000年前,乍得湖与尼罗湖相通,后因出口河道淤塞,才演变为今日的内陆湖。乍得湖风光优美,湖里多鱼,岸边多鸭、珍珠鸡等。周围居住着杜马人、库里人、卡涅姆布人,他们以渔猎、农业为主。

巴尔喀什湖

巴尔喀什湖又称“夷播海”,它位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东部,是一个内陆冰川堰塞湖,是世界第四长湖,东西长约605千米,南北宽8~70千米,西部宽74千米,面积1.83万平方千米。湖区海拔340米,平均水深6米,最深达26米。流经中国新疆的伊犁河,接纳了大量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占总入水量的75%~80%。湖被萨雷姆瑟克半岛从南岸中部向北岸分为东西两半:西部有伊犁河注入,水浅淡,盐度1.5‰,东部有数条小河注入,湖水混浊,颜色浅淡,盐度10.5‰。巴尔喀什湖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左右。湖中可定期通航,主要大港布鲁拜塔尔和布尔柳托别。每年11月-次年4月湖面结冰。巴尔喀什湖盛产多种鱼类,有鲤、鲈等。湖区动物繁多,在芦苇丛中有大量鸥、野鸭、天鹅等禽类。其北岸铜矿著名,港口城市巴尔喀什是哈萨克斯坦的重要炼铜中心。

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北部、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北部,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内陆湖之一。伊塞克湖终年不结冰,以“热湖”著称。

伊塞克湖东西长178千米,南北宽60千米,面积约6236平方千米,湖面海拔1608米,平均水深278米,最深处达668米,水中盐度5.8‰,微咸。其面积仅次于的的喀喀湖,但其深度居世界第一。湖水主要靠雪水补给,湖岸线长597千米,一半以上为沙岸。湖区位于大陆性气候带中部,气候温和干燥。1月平均气温-6℃,7月平均气温15℃~25℃。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山地地区可达800~1000毫米,蒸发达820毫米,湖盆区2.3万平方千米的平原低地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粮区和畜牧区。湖中矿物含量达6%,有90多条河流汇入该湖,且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是中亚著名的疗养、旅游避暑胜地。湖区开设有各类疗养院、休闲所。

大熊湖

大熊湖位于加拿大西北地区,北极圈经其北部,是加拿大第一大湖,也是北美第四大湖和世界第八大湖。

大熊湖面积为31153平方千米,总水量为2236立方千米,平均深度是72米,最深处达446米,海拔186米。湖岸线长达2719千米,湖水西经110千米长的大熊河流入马更些河,湖区多北极熊,故称“大熊湖”。湖的周边地区人口稀疏。湖形不规则,长约322千米,宽40~177千米。湖区气候严寒,常年结冰,仅8、9两个月可通航。湖中多小岛,湖水清澈,湖岸陡立,产白鱼和湖鳟等。湖东岸有沥青铀矿开采中心,除提炼镭、铀外,而且有银、铜、钴、铅等副产品。埃科贝是采矿中心,它和西岸商业集中地富兰克林堡是湖区的主要居民点。

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是一个国际湖泊,其周围有4个国家。东岸大部分属于坦桑尼亚,东北端有一部分属于布隆迪,西岸属于扎伊尔,南岸属于赞比亚。坦噶尼喀湖仅次于贝加尔湖,是非洲第二大湖,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淡水湖。

坦噶尼喀湖属于断层湖,湖形狭长,呈条状,南北长约710千米,东西宽度平均是50千米,平均水深700米,最深处达1436米,面积3.29万平方千米。包括了1828千米的海岸线,最深度位于坦噶尼喀湖的北部。湖的下游区域约涵盖23.1万平方千米,除了有两条主要的河流流入坦噶尼喀湖,还有很多小河也流进湖中,这两条流入坦噶尼喀湖的河川中,以鲁济济河最大,它从湖的北边流入。另一条是马拉加拉西河,它是东非国家坦桑尼亚的第二大河。湖岸线蜿蜒曲折,湖滨平原狭小,许多地方陡峭的山坡直插水中,形成笔直的悬崖峭壁。湖区四周森林茂盛,各种热带林木竞相生长。最引人注目的是香蕉林。湖上鸟类众多,被人们称为“鸟的王国”。鸟类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多,有白胸鸦、红喉雀、斑鸠、白鹭、黄莺、灰鹳、鹦鹉等,久负盛名的还要数红鹤。湖上海运发达,主要港口有定期航班。

咸海

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旧称“阿拉海”。南半部属于乌兹别克斯坦,北部属哈萨克斯坦。离塔什干市约640千米。湖面海拔53米,面积6.45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四大湖。

咸海最长428千米,宽235千米,连同附近岛屿共6.45万平方千米,是亚洲仅次于里海的第二大湖。咸海的水源主要靠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平均水深22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两河上游地区的人们开展的大规模开荒造田运动使大量的河水被用于灌溉农田。由于缺乏科学的灌溉系统,水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阿姆河和锡尔河已基本不能再为咸海输水。湖面已缩小到4.1万平方千米。由于咸海沿岸沙漠化严重,所以大风把大量盐分吹入大气之中,咸海每升湖水中含盐量为9克,现在上升到22.5克,由于农药的使用,使咸海沿岸居民的健康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