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的选择与放弃
20090200000030

第30章 经营快乐人生的态度(3)

他又重新走上了打工的道路,但他的心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作不再是为了赚钱,他试图从自己经手的工作中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每换一份工作,他都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其程序和方法,他的心中有一个想法,就是凭自己的打工阅历为自己找到一条生存之路。但命运无情,他又遭到了失业,四处寻找工作都没有结果,再一次沦落在东京繁华的大街上。当他第四次准备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块“桑泽设计研究院”的广告牌,他当时并不明白设计院是干什么的,他觉得好奇,于是看了设计院介绍。看完之后,他觉得干这个很有前途。如果干不好,再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迟。

他没有资金,但他巧妙地成立了一个类似皮包公司一样的设计院,通过对招收学员收费的形式给公司注入资金,实现自己的“零资金”启动。他的空壳公司由此活了,取名叫“东京设计院”。他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吸纳学员的资金,实现滚动发展,“东京设计院”规模越来越大。

“东京设计院”当时的主要业务只是培训,类似于现在的培训学校。所授的内容也比较狭窄,只限于如何设计商业活动等。而当时涉足商业设计的公司很多,而且人才济济,实力雄厚。

中田修认识到如果不打出自己的牌子,必将被市场淘汰。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查,他发现设计行业没有涉及工业领域,于是率先进行工业设计研究,终于一炮打响。他凭借为日本大企业进行产品设计,获得巨大成功,“东京设计院”成为日本一流的设计研究院,十分有影响力。

中田修成为设计院总裁后,仍然对社会有着细致人微的观察,他常常靠一个简单的设计,变戏法似的换来巨大的财富。

他看到一些商务车在露天车场上晴天被太阳曝晒,雨天被雨水浸淋,便从婴儿车上得到启示,发明了帐篷式的防雨棚,装上四只轮子,可以移动。投放市场后,大受欢迎。在他的眼中,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进行设计。他在购买快餐的时候,看到人多,店里乱哄哄的,一个点子又应运而生,他发明了许多流动快餐车,随时供应快餐,这样既减少店面租赁和装修的成本,又方便了上班族。为了吸引顾客,他还请教营养学家,设计了多种菜谱。

中田修富有创意的设计,不仅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而且也为他赚来了巨大的财富,他在59岁那年,已经拥有100亿日元的资产。

生活不论如何磨人,如何将你压缩在一个四方的小盒子里,但思维的空间是不受限制的,心灵的视野没有藩篱,无比宽广,任你驰骋。人在顺境时得意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能在低潮中苦中寻乐,或者让心情归于平静去认识平常疏于了解的自己,才能帮助自己随着经验而成长。生活中的低潮就像在马路上开车遇到红灯一样,是为了让我们停下来做个短暂的休息。伸个懒腰、做做深呼吸来放松一下心情,甚至可以看看是否走错了方向;不然的话,车子在进行当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若是没有这些片刻的休息,实在是无法好好地继续完成旅程。

未来是自己一手设计出来的。把人生这部戏导成一部完美的喜剧或悲剧,主动权全操纵在你手里。只要你的意志不消沉,希望不泯灭,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才华,在曲终人散之时,给自己和旁人一个满意的答复。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

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

快乐是什么模样?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去探求答案。在每一个时代,人类都以独特的方式去寻求快乐,将来可能也是这样。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孩子手中。男人可能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老板服务态度恶劣,真把我气炸了!”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对现况无能为力,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一个讯息:“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此时我们就把这一项重大的责任,托付给周围的人──即要求他们使我快乐。我们似乎承认自己无法掌控自己,只能可怜地任人摆布。这样的人使别人不喜欢接近,甚至望而生畏。

一个成熟的人能够掌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必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情绪稳定,能为自己负责,和他在一起是种享受,而不是压力。

修行人教我们:要作自己的主人,不要被环境、物欲左右;圣经教我们:要常常喜乐,凡事包容,凡事感恩。

寻找快乐,其关键在于自己本身,其实快乐就在你身边。一旦你开发了快乐的源泉,不但自己可以随时取用,也可以与每个人分享。看看身边你所熟悉的、拥有快乐的人,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快乐的理由,但他们似乎随处都可以找到欢愉。

人类追寻快乐的潜力是无穷的,即使身处最艰苦、最悲惨的境地,也可以愉快充实地活着,它来源于每个人内心的神力。

有个人曾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

每天黄昏经过小桥,总遇见那木推车,总见那女人坐在车子上,没见过那么丑又那么开心的女人,怀里不是搂着她的儿子,就是破箱子破胶袋、草席水桶、饼干盒、汽车轮大包小包拉拉杂杂地前呼后拥把她那起码二百磅的身子围在中心。那男人毗牙咧嘴地推着车子,黄褐色的头发湿淋淋地贴在尖尖的头颅上,打着赤膊,夕阳下的皮肤红得发亮,半长不短的裤子松垮垮地吊在屁股上。每次木推车上桥时,男人的裤子就掉下来,露出半个屁股。别人都累死了,那胖女人可坐得心安理得,常常还优哉游哉地吃着雪糕筒呢!铁棍似又黑又亮又结实的手臂里的小男孩时不时把母亲拿雪糕的手抓过去咬一口,母子俩在木推车上争着吃。脸上尽是笑,女人笑得眼睛更小、鼻更塌、嘴巴更大。她的脸有时可能搽了粉,黑不黑,白不白,有点灰有点青,粗硬的曲发老让风吹得在头顶纠成一团,而后面那瘦男人就看得那么开心,天天推着木推车,车上的肥老婆天天坐在那儿又吃又喝。有一次不知怎地,木推车不听话地直往桥脚下一棵椰子树冲去,男人直着脖子拼命拉,裤子都快全掉下来了,木推车还是往椰子树一头撞去,女人手中的碎冰草莓撒了她跟小男孩一头一脸。我起先咬着唇忍着不敢笑,谁知那男人一手丢了木推车,望着车上的母子俩人大笑不止,女人一边抹去脸上的草莓,一边咒骂,一边跟着笑,夕阳也不忍心下山了。看着这一家三口笑得死去活来,我也放怀跟着他们恣意地大笑一场。

男人的黄发和木车扶手上的蛤蜊和黑白仔告诉我,他是捕鱼郎,女人大概是摆地摊的小贩,每天快快乐乐地出海摸蛤蜊,每天快快乐乐地赶集摆地摊,然后跟着夕阳回家。

其实生活就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等待着我们来品尝。生活的滋味如何,在于我们用什么心态来对待它。丑,穷,又有什么关系?一样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而且可以更接近生活的真谛。

心理学家马修·杰波博士说:“快乐纯粹是内发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不受环境拘束的个人举动所产生的观念、思想与态度。”

不快乐的人最普遍的原因,是他们企图照着受阻的计划生活;目前他们不是在生活,也不是在享受人生,他们是在等待将来发生的事情。他们以为他们结婚以后,他们找到好职业以后,他们买下房子以后,孩子们完成大学教育以后,某项事业成就之后,赢得胜利之后,他们将会更快乐;无可避免地,他们失望了。快乐是一种心理的习惯,是一种心理的态度,目前不练习这个习惯,不培养这个态度,将来就永远不会体验到。

快乐不是在解决外在问题的条件下产生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还会接踵而至;生活就是一连串的问题。如果要快乐,现在必须快乐起来,不要“有条件”地快乐。

快乐并不取决于财富。你有没有观察过一些典型的商人?每天早晨,他们穿过弥漫着花香的花园,或是经过安静的公园,而此时处处透露出来的生活气息都在向他们招手,但是,他们却步履匆匆,目不斜视,根本无视这些美好的景色。那些充满笑意的花朵,郁郁葱葱的灌木,绿意盎然的草丛,根本进人不了他们的眼帘。即便是在乡间小道上漫步,他们也是同样的冷淡和漠然。叽叽喳喳的鸟儿,欢唱的小溪,争奇斗艳的野花,也无法把他们从冥思苦想中拉出来——他们总是深陷于自己的生意中而不能自拔。他们把心思全部都用于淘金掘银上了,根本无暇用心去感受愉悦。

他们为了金钱,四处奔波,筋疲力尽,又怎么会追求一个美好快乐的生活呢?

快乐就在今天,总是把快乐寄托在明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有许多人,整年像奴隶般地工作,放弃了每一个放松和追求快乐的机会。他们不让自己有任何的奢侈行为,不会去看一场戏剧或听一场音乐会,也不会去做一次郊游,不会去买一本自己渴望已久的书。他们想,等自己有了足够的金钱时,就会有更多的享受了。每一年他们都渴望着来年自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或许可以做一次奢侈的旅行。但是当第二年到来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必须再忍耐一些,节约一些。于是,一年年地这样推迟,直到自己变得麻木。

最后当他们发现自己可以追求一点快乐的时候,一切都晚了。等他们可以去国外旅行,可以去听音乐会,可以去购买一件艺术品,可以通过阅读开阔自己的眼界时,但是他们已经没有时间,没有健康,或他们已经习惯了单调的、失去色彩的生活,热情早已消逝了,愿望早已磨灭了,享受生活的能力早已被长年的压抑生活所破坏。

为了获得真正的快乐,千万不要为自己的快乐制定条件。生活中的快乐,不应该有条件。不论你是百万富豪或是穷光蛋,每一天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衷心喜悦地享受生活。患得患失的百万富豪会对自己说:“有人会偷走我的钱,然后就没有人理睬我了。”意志坚强的穷光蛋却会对自己说:“债主在街上追我的时候,我正好可以运动一下。”

不要愚弄你自己,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生活的乐趣,你能够找到,但要有一个先决条件:你必须有这份福气消受。

有许多无福消受生活乐趣的人,他们在功成名就之后,非但不能松弛,反而更趋紧张。在他们心目中,似乎老是受到追逐——疾病、诉讼、意外、赋税,甚至还包括了亲戚的纠缠。直到再度尝到衷心希望的失败滋味以前,他们无法松弛心神。学习快乐的追求,而非痛苦;他们尊崇快乐的效力,因而产生自我的价值感。

生活乐趣应从微小事物中去寻求:美味的食物、真诚的友谊、和煦的阳光、欢愉的微笑。

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一剧中写道:“快乐和行动,使得时间变短了。”不论时间的长短,让你的时间充满愉悦的铃声。对于认为快乐并非生活中一部分的人应该一笑置之,因为他们是无知的一群;但是你也要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像你这么睿智聪明。

快乐是真实的,是内发的;除非获得你的允许,没有人能够令你苦恼。

你每天都应该记住:快乐是你赠送给自己的礼物,不是圣诞节的点缀,而是整年的喜悦。

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快乐的时候,可以想得更好,干得更好,感觉得更好,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一项研究发现,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灵敏,触觉也更细微。人进入快乐的思维或看到愉快的景象,视力立即得到改进;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记忆大大增强,心情也很轻松;精神医学证明: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胃、肝、心脏和所有的内脏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辛德勒博士说:不快乐是一切精神疾病的惟一原因,而快乐则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惟一药方。看来,我们对于快乐的普遍看法有些是本末倒置的。我们说:“好好干,你会快乐。”或者对自己说:“如果我健康、有成就,我就会快乐。”或者教别人“仁慈、爱别人,你就会快乐。”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会更成功,更健康,对别人也就更仁慈。”

快乐不是挣来的东西,也不是应得的报酬。每一天,快乐的机会都在你身边,哪怕它不在你身边,你也要想办法去制造机会。那些时时刻刻都躲在灰心、绝望背后的人不该再自暴自弃了,因为快乐的源泉就在我们的内心,如果你的快乐钥匙在别人手中,那就快去把它拿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