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的选择与放弃
20090200000029

第29章 经营快乐人生的态度(2)

她借来许多介绍前人如何成才的书籍,一本一本认真地读了起来。她虽然双目健全,但读书也是很艰难的,只能靠嘴衔根小竹片去翻书,劳累、伤痛常常迫使她停下来。休息片刻后,她又坚持读下去。通过大量的阅读,她终于领悟到:我是残了,但许多人残了后,却在另外一条道路上获得了成功,他们有的成了作家,有的创造了盲文,有的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我为什么不能?于是,她想到了自己中学时代曾喜欢画画。我为什么不能在画画上有所成就呢?这位纤弱的姑娘变得坚强起来了,变得自信起来了。她拉起了中学时代曾经用过的画笔,用嘴衔着,练习开了。

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啊。用嘴画画,她的家人连听也未曾听说过。他们怕她不成功而伤心,纷纷劝阻她:“乔妮,别那么死心眼了,哪有用嘴画画的,我们会养活你的。”可是,他们的话反而激起了她学画的决心,“我怎么能让家人一辈子养活我呢?”她更加刻苦了,常常累得头晕目眩,汗水把双眼弄得咸咸地辣痛,甚至有时委屈的泪水把画纸也淋湿了。为了积累素材,她还常常乘车外出,拜访艺术大师。好些年头过去了,她的辛勤劳动没有白费,她的一幅风景油画在一次画展上展出后,得到了美术界的好评。

不知为什么,乔妮又想到要学文学。她的家人及朋友们又劝她,“乔妮,你绘画已经很不错了,还学什么文学,那会更苦了你自己的。”她是那么倔强、自信,她没有说话,她想起一家刊物曾向她约稿,要她谈谈自己学绘画的经过和感受,她用了很大力气,可稿子还是没有写成,这件事对她刺激太大了,她深感自己写作水平差,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

这是一条满是荆棘的路,可是她仿佛看到艺术桂冠在前面熠熠闪光,等待她去摘取。

是的,这是一个很美的梦,乔妮要圆这个梦。终于,又经过许多艰辛的岁月,这个美丽的梦终于成了现实。1976年,她的自传《乔妮》出版了,轰动了文坛,她收到了数以万计的热情洋溢的信。又两年过去了,她的《再前进一步》一书问世了,该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告诉残疾人,应该怎样战胜病痛,立志成才。后来,这本书被搬上了银幕,影片中的主角就是由她自己扮演,她成了青年们的偶像,成了千千万万个青年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榜样。

对于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者来说,身体的残疾不是障碍,只要信心不垮,仍能做出令自己吃惊的成绩。

信心是支撑每个人的灵魂支架,向上的力量是每一种生物体所具有的本能。向上的愿望是一种伟大的自我激励力量。当你养成一种不断自我激励、始终向着更高目标前进的习惯时,我们身上所有的不良品质就会逐渐消失,因为自此以后,它们就再也没有滋生的环境和土壤了。

大多数年轻人认为,信心和向上的愿望是一种天生的东西,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增进。但事实上,即使是最伟大的雄心壮志,也会由于多种原因而受到严重的伤害。

人们通常能意识到,向上的愿望时常会扣响自己心灵的大门。但如果我们不注意它的声音,不给予它鼓励,它就会渐渐远离我们。正如一个人的能力如果未加利用就退化一样,人的雄心也会因未能得到发挥而退化,它甚至在尚未发挥任何作用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关于信心的威力,并没有什么神奇或神秘可言。信心起作用的过程是这样的: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态度,产生了能力、技巧与精力这些必备条件,每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一个不信任自己心灵力量的人,不懂得爱护自己,未能推己及人,徒然耳能听目能见,也不会有什么成就。人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取得成功,一个人的成就,决不会比他自信能达到的更高。只要我们心中具备足够的信心和向上的愿望,它就会像天堂里的一颗种子,经过我们的耐心培育和扶植,茁壮成长,直至开花结果。

善待自己,好好爱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善待自己。对自己好,好好爱自己,珍惜自己,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特别是心灵,更需要自己的呵护。善待自己是一种达观的处世态度,是一种智慧的处世哲学。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出生开始就懂得“哭”,有人说这是因为人一来到这世上,就注定要走一段沧桑的旅程。但是,人类对于哭的情绪反应非常的奇妙,悲伤的时候哭,生气的时候哭,快乐的时候也会有喜极而泣的场面产生。因此,对于人出生来到这世上,是为了一场磨难,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仔细想想,虽然人生的苦难不少,但也仍存在着一些快乐和感动,因此生命仍有其存在之价值与意义。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月缺的时候总是较月圆的时候多,诸如此类种种可见,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惟有通过这些考验的人,才能一步一步的成长茁壮;而我们在无法躲避这些考验的情形之下,除了实际面之外,我们惟一可以做的事就是爱自己多一点,多疼自己一些,如此在面对那些人生的磨难时,才能取得一个心理上的平衡点,同时也才能疏解自己身体上、心理上的压力。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我们应该把只有一条腿的威廉·波里索的这句话刻在铜牌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来作资本。任何傻子都会这样做,但真正重要的事是要从你的损失里获利。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这一点也正是一个聪明人和一个傻子之间的根本区别。”

一个人的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在此,我们希望你在为大目标奋斗的同时,也可以调转眼光来关注一些你天天面对的生活细节,从中获得一个一个小发现,那么你就正在善待自己了。假如你没有大目标,就更有理由从小发现中善待自己了。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吧!”今天我们依然感觉到这句话的份量,依然觉得绝大多数的真正遗憾是——正因为不能善待自己,所以才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依照别人的期盼或指示而生活,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没有任何人能命令,或以他的意志驱使你。尽管你我都希望自己能与他人分享心得,共同成长,但并不表示事事都得听他们决定。生活中仍然需要完全属于自己,不容他人打扰的空间。

提升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对自己负责。在决定继续深造或选择工作时,要想清楚自己的动机,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还是为了别人?不妨问问自己,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别人善待你,给予你快乐,那是短暂的,是要打折扣的;只有自己善待自己,那才是最大的幸福和满足。这与那些常听到的漂亮话不一样,都是经过磨难的人心中藏着的实话。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善待。

有些人很善良,常常把宽容给了陌路,把温柔给了爱人,却忘了给自己留一点。有一句话很有用,叫“没什么”。对别人总要说许多“没什么”,或出于礼貌,或出于善良,或出于故作潇洒,或出于无可奈何;或是真不在意,或是别有用心。不管出于什么,谁让生活有那么多不尽人意之处?如果你要劝解自己,也要学着这么说。缺少阳光的日子很忧郁,你要学会说“没什么”,失去朋友的生活很寂寞,你要学会说“没什么”。自己已经很累了,需要一种真诚的谅解,说句“没什么”,对你自己,对自己疲惫的心灵。这么说着,并不是让你放纵所有的过错,只是渴求自拔;也不是决意忘怀所有的遗憾,只是拒绝沉溺。自己劝慰自己才管用。有位女作家说:“我不劝任何人任何事。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心上的疙瘩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方可解开,朋友的话,善良人的话都只是催化剂。”自己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积极的态度也会改进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慢慢地,你会愈来愈喜欢自己,跨过这些阶段后,所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将呈现另一番风貌——这是因为关注这些事的心态已经不同。从此之后,无论是对自己或是和其他人的交往上,由于不再怀抱特定的想法,也不再期待他人的回报,彼此间的互动关系将更为自然。

是的,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我们不太需要别人来做自己的心理老师,而是要自己善待自己,让自己的日子多一份温馨和快乐。

善待自己一点,生活上的苦难就会少一点,多爱自己一些,我们在面对人生的挫折时,就懂得去调节。不要认为善待自己一些就是罪恶,因为一个人能好好的善待自己、爱自己,他才会懂得好好的善待别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善待自己一点,多爱自己一点。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败哀怨,对现实不满也是无用之举,一切当以心宽化解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念:失意是一种磨炼的过程,是反省自我、突破自我的征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相处的景况,就像季节有寒暑一样,也会有冷暖交替的变化;情场失意、工作不得志、与家人无法沟通甚至是在同事中不被认同,我们常因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肯定而陷入低潮。等到清醒过来再做反省的时候,偶尔会觉得当时的行为实在幼稚,或是自责自己曾经是那么地莽撞、轻率乃至于无知。可是,真不知是怎么搞的,我们就这样在失意与清醒中来回摇摆,到了最后还是回到原点,少有任何的突破与成长。感觉上,自己就像月亮一样有着阴晴圆缺,仿佛已接受了命运之神预定的安排,内心却是满满的不甘、抱怨与无奈。

当我们处在低潮时,其实真是好好反省、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因为我们在所谓清醒的时候,并非是真正的清醒。不管是刻意压抑或是潜意识中,都会在有意或无心的时候,否定了内心种种的孤寂、空虚、疏离的感受,也压抑了由恐惧所引起的种种负面情绪。这并不是说,一般人从没有想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人尝试看了许多关于心理励志的书,也听了许多朋友的分析、建议。只是到了最后,还是不忘提醒自己这样的话:“书上写的、朋友说的我都懂,不过,懂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就这样,不是畏惧改变,就是不耐于等待,而错失了检视自己的机会!

人生是个复杂的过程。七彩人生,各色不同;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各有所好;喜怒哀乐悲恐惊,七种情感,品之不尽。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如果一生没有挫折、没有低潮,未免太单调、太无趣、太乏味。要知道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呢?也许你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但是人生就是如此,古人也说:“天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每个人都会遭遇生命中的低潮,经历人生中的失意。关键是遇到失意时要持什么样的心态,如果你把它当成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摆正它,蹬上去!那么也许你的视野、你的心胸、你的人生会就此不同。

“综合经营企业”是日本一家著名的企业,公司总裁名叫中田修,现年70岁的中田修创业经历十分坎坷,他既无背景,又没经商的社会关系,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曾经流落街头。

中田修出生在日本的丹波藤山地区的一户贫困农民家中,中学毕业后,为了分担家庭的重担,不得不放弃学业,四处找工作赚钱贴补家用。他尝试着做过美国驻军的仆役、黑市的小贩、外卖店的送货员、印刷公司的员工、停车场的保安等,短短的几年间,他换了十多种工作。

但他没有赚到多少钱,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干的工作,并且常常因为找不到工作付不起房租而流浪街头。从23岁起,他的意志开始消沉,天天以酒来麻醉自己,并且寻思着用死来解脱自己,但每次都被亲人和好心人救起。

经过三次自杀后,中田修开始反省自己,他回忆了这几年的打工生涯。难道自己真的逃脱不了打工的命运,要为自己的衣食到处奔波,真的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