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①王②者,以其善③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④,必以言下之;欲先民⑤,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⑥也,处前而民不害⑦。是以天下乐推⑧而不厌⑨。
【注释】
①谷:山谷、溪涧,河流。
②王:归往,汇集。
③善:善于,能够。
④上民:处于百姓之上,统治人民。
⑤先民:处于百姓之前,领导人民。
⑥重:沉重,负累,压迫。
⑦害:受害,危害,妨碍。
⑧推:推荐,拥戴。
⑨厌:厌恶,反对。
【译文】
江海能使百川汇集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它善于位居下游,所以便成了百川归往之处。因此,“圣人”要想统治百姓,必须用谦卑的语言对待百姓;要想引导百姓,必须把自身放在百姓的后头。所以在统治百姓的时候,使百姓不感到沉重;在引导百姓的时候,使百姓不感到危害。这样,天下的人都乐意推举他,而不讨厌他。由于他不跟人相争,所以天下人都无法跟他相争。
【延伸阅读】
老子是古代的大圣人,胸襟宽阔,思路敏捷。他理解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体察人们的心理变化,并用精炼的语言来阐述自己处世为人的哲学。
老子的话是极富哲理的。“水往低处流”是人所皆知的常识,江海在低洼处,所以能汇集百川。人如果也像江海那样甘居于下,在人际关系上就会处于主导地位。然而,人们往往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喜欢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所以难免与人发生矛盾。大多数人不愿居于下位,是因为没有江海那样博大的胸怀,心中只装着自己,没有别人,那怎么能影响别人、策动别人,让人群以你为中心呢?而现实又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不愿甘居下位的人,却无法摆脱永远居于人下的事实。
人和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但事实上又往往是不平等的。有些人口口声声喊“公平竞争”,但又有许多人埋怨竞争的不公平,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
田忌赛马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田忌和齐王各出三匹马,按上马、中马、下马的顺序,依次分为三组进行比赛。齐王以国君雄厚的实力来豢养骏马,所以他参赛的马,品种质量肯定要比大臣的好。
田忌每次和齐王赛马,都输给了他。这其实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双方不是在一个级别上,有点像现代拳击比赛,重量级对次重量级,一方几乎稳操胜券,另一方则先天不足。
可是,军师孙膑却认为田忌还是有机会获胜的。他建议田忌用下马与齐王的上马比赛,用上马与齐王的中马比赛,用中马与齐王的下马比赛。结果第一场输了,后两场却赢了。田忌很高兴,齐王则很惊异。前者实力不如后者,却击败了后者,全靠孙膑幕后策划。
其实,孙膑这一谋略,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只是有了获胜的概率。如果田忌参赛的马与齐王的马差距过于大,那么不但下马对上马是必输无疑的,而且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还是赢不了,比赛的结果将仍是三局三负。
因此说,竞争还是要凭实力的,没有实力作后盾,连玩弄智巧的余地都没有。
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寓言,同样是妇孺皆知的。这则寓言主要讲兔子的骄傲自大,所以才会输。如果按照正常的赛程规则,它中途不去睡大觉,乌龟是无论如何都赢不了它的,因为双方实力太悬殊了。但即使在这种力量对比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寓言中的乌龟还是敢于和兔子比赛,不是有点不自量力吗?如果兔子中途没有睡觉,一口气跑到了终点,那胜利的欢呼绝对与乌龟无缘了。
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看你怎样去理解。不该争的,不要去争;不必争的,不用去争。无法争的,何苦去争;无人争的,何必去争?应该争的,一定要争;必须争的,必定要争。人不要争名,但要争气;人不要争利,但要争义。
人生应该有追求,这就是争取。运动员梦想拿金牌,战士梦想当将军,都需要竞争,需要努力,需要奋斗,需要拼搏。
老子强调“不争”,既是一种谦虚,更是一种策略。唯有不争,人家也就没有了与你争的借口。我们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一条是永远不称霸,这就是在世界舞台上不与人争霸权。我们不能做霸主,我们要将自己有限的国力,用于和平建设。我们自己不称霸,但也反对霸权主义,所以“不争”不是无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