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其安①易持②,其未兆③易谋。其脆易泮④,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⑤之木,生于毫末⑥;九层之台⑦,起于累土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⑨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⑩;学不学,复(11)中人之所过。以辅(12)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注释】
①安:安稳,安定。
②持:支持,维持。
③兆:事物发生前的征候,端倪,迹象。
④泮:分离,分解。
⑤合抱:两臂围拢。
⑥毫末:细小的幼芽。
⑦台:古代可供人们游玩、眺望的建筑物。
⑧累土:一筐土。
⑨几:接近,差不多。
⑩难得之货:指珍珠宝贝等珍贵的东西。
(11)复:还原,挽回。
(12)辅:辅佐,辅助。
【译文】
事物在安定的时候易于维持,在没有迹象的时候易于图谋,在脆弱的时候易于分解,在微小的时候易于分散。防止事故要在没有发生的时候,治理动乱要在没有开始的时候。高大的树木,由细小的幼芽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筐泥土垒起;遥远的旅程,由脚下第一步走起。想有作为就有失败的可能,拿着东西就有失掉的危险。因为“圣人”无为而治,所以不会失败;不拿东西,所以不会失去。人们做事,经常功败垂成。在快要完成事情时要像开始时一样谨慎,那么就不会失败。因此,“圣人”把没有欲望作为欲望,不稀罕难得的东西;把没有学问作为学问,挽回众人在修“道”上的过错。以自然规律辅助万物的运行,不敢有一点勉强。
【延伸阅读】
老子看问题,总是用哲学家的头脑去思考。他一再叙述事物会向对立面转化,但这种转化,必须经过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变引起质变,是一种飞跃;人对“道”的认识,也会有一种飞跃。而达到这种飞跃的途径,老子认为是“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复”者,返也,挽回也。挽回众人在修“道”上的过错,这不是一大飞跃吗?而能达到这一飞跃的就是“圣人”,因为“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效法“道”,按照“无为”的原则辅助万物自然运行,决不敢违背自然规律。老子所推崇的这种“圣人”,能够尊重客观自然法则,具有唯物主义精神,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
《老子》颂扬“圣人”,分析了“圣人”处理问题的方法、解决矛盾的诀窍,旗帜鲜明地亮出了“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的观点。这话有点难以理解,但仔细捉摸,就觉得有深刻的道理。举个例子:
以擅长考据闻名的清代乾嘉学派中,有个得力干将,就是曾做过湖广、云贵总督的大学士阮元。他在封疆大吏的高位上,罗致大批学者,刻印了《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等鸿篇巨制。他本人在处理公务之余,主要精力都用于做学问,从经籍训诂发展到求证古代金石,并对天文、历算、地理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古文字学的探索,阮元可谓独树一帜。他编纂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一书,著录有商器173件、周器273件、秦器5件、汉晋器99件,除摹录其文字外,并附有详细的考释,搞金石学的人,几乎都必备此书。
就是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金石学家,竟然也会上当。
还在阮元当浙江巡抚时,门下有个弟子,家境贫寒,生性幽默,爱开玩笑。有一次这个门生上京城参加会试,因为盘缠较少,只能住小店,吃大众食品。他途经通州时,在一家小客栈住下后,便去买烧饼充饥。吃着吃着,突然发现一个烧饼十分奇特,背面斑斑驳驳,好像古文字一般。他便用纸将烧饼的背面拓下来,看上去如同钟鼎铭文。这位门生想与老师开个玩笑,就把烧饼拓片冒充“铭文”寄给阮元,还附上一封信,“学生在通州古董店中见到一只古鼎,遗憾的是钱不够,无法购买。学生也不清楚这是哪朝哪代的遗物,特将铭文拓出,寄请师长与各位专家共同考订,以证其真伪。”阮元收到这封信及其“铭文”,十分重视,马上召集严小雅、张叔未等学者一起商量。这个“铭文”似曾相识,又很陌生,一时难以定夺。他们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殷商的鼎器,有的说是周秦的铭文,最后还是由阮元总结,认为这是《宣和图谱》中著录过的某个鼎,颇有来历。他在门生拓来的“铭文”后面写了跋文,肯定它不是膺物。阮元在跋文中一一指出哪些字和《宣和图谱》相合,哪些字因为年久“铭文”剥蚀,哪些字因为拓工不精而漫漶。这个门生收到这张经过考据专家精心考证并加了跋文的“铭文”后,不禁哈哈大笑,想不到作为当时第一流的考据家的老师,竟会闹出“考证”烧饼为古鼎的大笑话。
如果阮元不是考据专家,没有金石学方面的学问,就不会上当,不会将烧饼的斑纹“考证”为鼎的铭文。面对这张拓片,换了个目不识丁的人,没有任何古文字和金石学知识,绝不会进入考据的误区,如老子所云,“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也许凭直觉就会说:“这是烧饼啊,什么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