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全书
20087200000062

第62章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②,不善人之所保③。美言④可以市⑤尊,美行⑥可以加人⑦。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⑧,虽有拱璧⑨,以先驷马⑩,不如坐进(11)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注释】

①奥:奥妙所在,主宰。

②宝:宝贝、法宝。

③保:保持。

④美言:美好的言辞。

⑤市尊:换取别人的敬仰。

⑥美行:良好的行为。

⑦加人:见重于人。

⑧三公:古代太师、太傅、太保三个要职的总称。

⑨拱璧:一种中间有圆孔的玉器。

⑩驷马:用四匹马拉的车子。

(11)进:古代地位低的人送东西给地位高的人。

【译文】

“道”是万物的奥妙所在,善人的宝贝,也是不善人的护身符。美丽的言词可以换取别人的信任,高尚的行为可以出人头地。人有不好的行为,可以用“道”来感化他,怎么能将他抛弃呢?所以天子登基、三公就职时,虽然有拱璧在先、驷马在后的仪式,但不如安然把“道”献上去。古时候为什么这样尊崇“道”呢?难道不是由于它有求必应、有罪可免吗?因此“道”为天下人所尊崇。

【延伸阅读】

老子是朴实的、诚挚的。他不喜欢繁琐的礼节、浮华的仪式,而主张实实在在地按“道”行事。他知道,在很大程度上,礼节是虚伪的,仪式是空洞的,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唯有“道”是永恒的、真实的,可以指导人们的言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世俗社会,繁文缛节很多,人们追求形式,但却忽略了“道”的实质——亦即事物的本源。比如佛门弟子,有三皈五戒的约束,有念经拜佛的功课,然而真正能修成正果的毕竟不多。这是因为,穿上袈裟,并不等于领悟了佛法要义。

曹洞宗有位得道高僧,法号松云。他的父亲在他出生不久就去世了,从此他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形影不离。后来,他出家为僧,母亲也跟着他去了。松云甚至到禅堂打坐,也带着母亲一起去。这样当然很不方便,他每次参访禅院时,无法与其他和尚同住。所以,他每云游一个寺院,就在寺院附近搭建一个简陋的小屋,既方便与寺中和尚交流学佛心得,也方便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有空的时候,常为人抄写佛经等,以此来解决经济来源问题。

松云时常为母亲改善伙食,买些鱼虾什么的供她食用。有人因此而耻笑他:“和尚怎么也可以沾染荤腥呢?”但松云并不介意。母亲见他被人讥笑,心里很难受,便对松云说:“你不要为了我破戒了,我决心出家为尼,皈依佛门,只吃素食了。”母亲做了尼姑,还是和他一起学佛。

松云喜欢音乐,精于弹奏竖琴,母亲与他有同样的爱好。母子俩常在明月当空之夜,一起演奏竖琴。一个晚上,有位年轻的姑娘从他们的住处经过,听到了美妙的乐声,深为感动,便邀请松云第二天晚上到她那里去演奏。他如约而去,认真地作了表演。几天之后,松云在街上又遇见了那位姑娘,便为那晚她的盛情款待表示谢意。人们因此又取笑他,因为他去演奏竖琴的那个地方,正是一个妓女的住处。

松云禅师不受形式的束缚,既能学佛精进,又承担了赡养母亲的责任。他可以为母亲买鱼买虾而不妨碍自己持守五戒,他可以出入妓女住处演奏而不妨碍自己洁身自好,他可以任人讽刺取笑而不妨碍自己学佛坐禅。正是因为他跳出了世俗观念的樊笼,才显得悠闲自在、轻松自如,从而成为一个得道高僧。

佛门中有许多戒律,社会上有许多规矩,它可以成为束缚人手脚的枷锁,也可以成为激励人奋进的动力。关键看你怎样看待它、怎样遵循它。也许,没有文化的人,不知引经据典,少了些束缚,也少了些借鉴。饱读诗书的人,喜欢寻章摘句,多了些智慧,也多了些糊涂。书中自然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但怎样去运用、怎样去实践呢?千万不可生搬硬套,而应该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去做。

明代陈于陛的《意见》中,有一番议论看似平淡,却意味深长:

道理载在典籍者一定而有限,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处事有执泥处,至于作官更历事变多者,又看得世故太通融而无执,此皆是偏处。吾人当读书要思量泛应世务,庶乎临事不滞;当应事通达无碍时,却又要思量据著书本行,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陈于陛所云极是。我们需要书本知识的指点,但不能“执泥”于书本知识;我们需要规矩条例的约束,但不能“执泥”于规矩条例。形式不能不要,但不能为了服从形式而丢弃内涵。比如读《老子》,讲得头头是道,但到底为了什么?我想,就是为了学“道”,为了悟“道”。所以,我竭力少一些形式的束缚,多一些随意的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