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全书
20087200000033

第33章 知止可以不殆

【原文】

道常无名。朴①,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②。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③。始制有名,名亦既④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⑤。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注释】

①朴:质朴,这是用来指称“道”的。

②宾:服从,依附。

③均:均匀。

④既:已经,既然。

⑤殆:险恶,危困;几乎,差不多。

【译文】

“道”永远是处于无名而质朴的状态。它虽然幽微,但天下谁也不能驾驭它。君侯如果能掌握它,万物就会自动地归顺。天地之间阴阳两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没有去命令它,但自然地分布得很均匀。社会上的各种名分、地位、礼仪是人们制定的。既然有了名分,君侯就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了适可而止,就不会陷于危困。比如“道”为天下所归,正如江海为山间小溪自然流归一样。

【延伸阅读】

老子希望人们认识“道”、理解“道”;尤其是统治者,要能以“道”来治理天下。“道”无形、无名,怎样去掌握呢?这就如同古人推崇的“朴”。

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王弼在注解《老子》时,对“朴”有极为周详的论述:

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为物,愤然不偏,近于无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

春秋战国时期有些侯王,很有模仿古代圣贤的癖好。他们希望像老子所说的那样“守朴”,但大多并不纯粹是为了治理好国家,而是为了图虚名。

魏文侯励精图治,使魏国开始强盛了起来。有一天,魏文侯大宴群臣。当酒酣面热之时,他要臣下一个个对自己作一番评价。于是,有人说魏文侯仁义心肠,有人说魏文侯才智过人,有人说魏文侯治国有方,有人说魏文侯爱民如子……大夫任座却说:“大王处理事情有失公道。当初打下中山国,没有将它封给弟弟,而是封给了儿子。”魏文侯一听这刺耳的话,顿时拉下脸来,空气显得十分紧张。任座见魏文侯不高兴了,只得悻悻地离席而去。这时轮到大夫翟黄发言,他机智地说道:“大王真是当今的圣人,是少有的贤君。因为只有贤君才会有直臣。从刚才任座敢于直言不讳地指出大王的缺点,可以看出大王胸襟之开阔和纳谏之贤明。”魏文侯听了大喜,马上让翟黄将任座请回来,还亲自走下台阶迎接任座,把他当上宾相待。

魏文侯毕竟还是有一定的气度的,而且他喜好贤名。翟黄正是利用了他这一点,保全了像任座这样一位直臣,同时也保全了魏文侯的贤名。翟黄正是运用了《老子》所说的“知止,可以不殆”的道理,来化解君臣之间的一个紧张局面的。如果他保持沉默,魏文侯对任座已有不悦之心;如果他火上加油,魏文侯会更加反感,甚至马上作出极端的决定。翟黄的智慧,是以魏文侯有喜好贤名之心,来启发他的良知,肯定他的优点,使他感悟自己一时的失态,从而再度表现出“纳谏如流”的雅量。

古代有些君王的“贤名”,其实是靠大臣造就的。比如春秋时期当了三十年齐国大臣的晏婴,是位著名的政治家。他经常劝齐景公要爱民,但齐景公却总是扰民。

有一次,齐景公强令许多民工造大台,使老百姓加重了负担,不少人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正巧晏婴出使回来,目睹这一情景,马上去劝齐景公不要造台,齐景公总算同意了。晏婴却不急于回家,而是立即赶到工地,催促民工抓紧干活,稍有懈怠,就以鞭子抽打。百姓私下就说:“这个晏婴啊,怎么尽帮着昏君坑害百姓!”晏婴骂累了、打累了,也就回家了。他刚离开工地,齐景公的传令官就到了,下令停止施工,民工解散,可以回去和家人团聚了。民工一听此令,齐声欢呼,好像遇到大赦一般,高高兴兴地赶回家去了。

晏婴这样做,是故意把“贤名”让给君王,把“恶名”留给自己。孔子对他大为欣赏,说他既纠正了君王的过失,又使百姓感受到了君王的仁义。

所以我始终坚信,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真正的英雄是群众。也就是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