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老板的思维
20087000000002

第2章 从“管理丛林”到“老板思维”(1)

令人头大的各种管理理论

很多企业管理者都会有一种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在实践的时候会觉得管理与自己的距离是如此之近,很多事情凭想象都可以去做,但一旦坐到教室里学习各种管理理论的时候又觉得头晕脑胀。

先不用说要用到高等数学中那些令人眼花瞭乱的函数的那些管理理论吧,(那些数学理论也绝对不是几天甚至不是几个月就能搞懂的),单是管理大师们的学派争论就已经让人莫衷一是了。

正如哈罗德·孔茨1961年在《管理学会杂志》中所指出的,管理理论已经出现一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管理理论还处在一个不成熟的青春期。哈罗德·孔茨为此还提出了一个“管理理论丛林”的概念,这个概念绝对是神来之笔,妙手偶得。它一方面能够说明现代管理学说是如此“茂盛”,其中有数不尽的花草,更有数不尽的参天大树,这些参天大树每一棵都如此高大,令人敬仰;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如此“茂盛”,好比人迹罕至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很容易让人迷失其中。遗憾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种状况至今依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有人说,“谁要遗忘历史,谁就无法把握现在和未来。”但我们应如何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呢?有人把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学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三个阶段,有人则把它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学科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等四个阶段。当然还有其它好多好多种划分方法,每一种划分方法的视角都如此不一样,让人无所是从。

我们应如何认识各管理学派的观点呢?现在有很多很多的管理学派,主流的就有管理科学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等,在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非主流学派,想要理清每一个学派的头绪都要费很大一番功夫。

我们应如何理解各位管理大师的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呢?著名的管理理论就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威廉·乌契的“Z理论”等等,不一而足。每一种管理理论都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这些理论是如此不同,有时还会有一些对立和冲突,让人莫衷一是。

我们应如何把握管理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呢?到底是以理性主义线索、人文主义线索、管理过程线索、综合分析线索,还是以实证分析线索来研究管理学的发展呢?这又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研发管理等等都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名词,这些管理理论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深究下去又往往让人越想越糊涂了。更难的问题是,从理论上我们应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在实践中我们应如何解决企业条块分割严重的问题呢?这些职能管理工作应如何很好地对接呢?这些职能管理理论之间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此外,不用说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这些现代管理基础理论的学习,单是平衡计分卡、矩阵式组织、深度营销、六西格玛等等这些另人眼花瞭乱的工具概念就足以让人费尽脑筋,最后还是似懂非懂,更不用说在工作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了。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步入信息时代之后,好象发生了管理学说大爆炸,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纷纷出笼。除了数量不少的大师级人物“生产”的管理理论外,遍地都是“管理理论的小作坊”。“流程再造理论”、“精益生产理论”、“客户关系管理”、“学习型组织”等各种管理理论大行其道,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名不见经传的理论,其中就包括我的“资源效率意识”;各种各样的管理新名词层出不穷,比如“虚拟企业”、“标杆管理”、“柔性管理”、“蓝海战略”等等,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名不见经传的新名词,其中就包括我的“老板思维”。与此相适应的是,现在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概念的经销商”,也就是各种管理咨询师或管理理论家。有人统计过,目前至少有50多种不同的管理方法或技术在各家企业中尝试应用。遗憾的是取得理想效果的似乎并不多。

如何看待各种管理理论

之所以出现如此之多的管理理论,是因为他们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看待管理学。打一个有失恭敬的比方,这就好比盲人摸象,有人研究大象的耳朵,有人研究大象的牙齿,有人研究大象的尾巴,有人研究大象的四肢,有人研究大象的躯干,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理论。

认真研究这些理论,你会发现,虽然这些管理理论各不相同,但都各有各自的道理。如果你能够深究下去,去伪存真,逐步认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理论之间竟然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再研究下去,你可能还会发现,他们研究的其实就是同一头大象!是的,大道相通,真理只有一个。

研究工作可以使我们逐步接近真理,却永远也无法使我们达至绝对真理。再拿盲人摸象的故事来说,如果故事中的几个盲人不是盲人,可以睁开眼睛打量大象的全貌,则是像扇子、像梭标、像一条蛇、像柱子还是像面墙这样的问题就完全不用争论了。但是否就可以因此而称为“研究大象的专家”了呢?当然不能。因为还有大量的未知内容,比如大象的内部构造、大象的生活习性、大象的地理分布、大象的进化历史、大象所处的生物链……这样下去似乎永远止境。正因为这样,有人说圆的周长是“无知”与“有知”的对话,往里看所看到的“已知”部份越多,往外看所看到的“未知”部份也会越多。

另一方面,我们的学习对象永远只是真理的表现形式,是以语言、图像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相对真理。正如照镜子,虽然镜子中的影像可以达至十分逼真的地步,但镜子平整度的现实性决定了所有的镜子都是不同程度的哈哈镜,镜子的干净度可能使得影像中的脸上出现一粒本来没有的黑斑,搞摄影的人还懂得利用背景和光线来改变影像的效果。此外,镜子永远只会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而且只能反应事物的表面。

正因为如此,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道”一旦表达出来就已经不是“道”的本身了,“名”一旦提炼出来就已经不是“名”的本身了。此外,佛家也有“莫说佛,一说就错”的说法。

既然“莫说佛,一说就错”,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在研究真理、传播“真理”呢?还是拿照镜子的例子来说吧,虽然镜子无法真实地还原“我”的全部客观事实,但用来方便我梳头发就足够了,检查我脸上有没有脏物也足够了。如果想确认其中的一个黑点是脸上的脏物还是镜子的缺陷,我们只要稍微晃一晃头就可以判断出来了。也就说,理论上虽然有一些问题,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能够对实践工作有所帮助就行了。有些人只是热衷于指出别人理论上的缺陷,从来不学习别人理论中的精华,甚至对“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等管理大师的理论也指三道四。这些人想借批判管理大师来抬高自己,到头来却只能表现自己的浅薄。

说到这里,我很想提一下罗伯特·西奥迪尼所著的《影响力》一书中一个十分有趣的案例:火鸡妈妈是非常称职的妈妈,它们会把小火鸡拢在身下,而且花很多时间将它们弄得暖暖和和、干干净净的。奇怪的是,火鸡妈妈所有的育儿工作都是由一件事情引起的,那就是小火鸡“吱吱”的叫声,而小火鸡的其它辨认特征,如气味、感觉或相貌,看起来在育儿过程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动物学家曾经用火鸡的天敌——黄鼠狼标本来做实验,当黄鼠狼标本接近火鸡妈妈时,立刻遭到猛烈的进攻,但当启动黄鼠狼标本体中的小录音机,让它发出小火鸡的“吱吱”声时,火鸡妈妈不仅会接受正在靠近的黄鼠狼标本,而且还会把它拢在自己的身下。火鸡妈妈的的这种行为虽然看起来非常荒唐,但只有在陷入科学家设计的骗局时才显得荒唐,其它绝大部份时候都是有效的。这种机制能够有效地节约辨认成本,提高辨认效率。这个案例也说明,有些理论可能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只要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很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可以称之为相对真理。

真理是具体的,总是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超出了特定的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一般来说,真理越抽象、越笼统、越简单,其可操作性就越差,但其适用范围就越广,就越有可能成为“大道”;相反,真理越具体、越明确、越复杂,虽然其可操作性越强,但其适用范围就越窄,就越只可能成为“小道”。

“大道至简”,一个理论,如果弄得很深奥那就说明没有看穿事物的本质,如果搞得很复杂那就说明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所以大师传“大道”往往就是一两句话,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而且,令人失望的是,这一句“真传”往往只是一种常识。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如果“大道”没有常见到说出来让普通老百姓哑然发笑,那就不能称“大道”。马克·吐温也说:“常识其实一点不平常”,另有拉尔夫·英也说:“智者的智慧是一种不平常的常识。”

“奥卡姆剃刀”经常被发现是有效的,他的原则是: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简单地说,就是如果你有两个理论,它们都能解释观测到的事实,那么你应该使用简单的那个;如果你有两个解决方案,选择最简单的、需要最少假设的解释最有可能是正确的。的确,高明的设计看起来很简洁,高超的管理看起来很简单,高深的理论看起来很简明。

站在思维的高度

如果按照“大道”、“小道”的逻辑来划分,可以将各种管理理论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工具层。工具层管理理论主要提供解决某种具体问题的管理工具、管理技术、管理措施、具体方法,比如甘特图等等。这些管理理论往往相当实用,但应用范围往往相当有限,影响面也往往相当狭窄。

二是原则层。原则层管理理论主要提供管理活动的一般原则和一般方法。这些管理理论会思考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会根据管理活动的规律总结出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比如法约尔提出了劳动分工、命令的统一、使用期稳定等“管理十四项原则”,这些原则和方法的通用性相对强一些了,应用范围也相对广一些了,影响面也相对宽一些了。

三是思维层。思维层管理理论提供的是一种管理思维,或者一种管理视角,它思考的是管理的本质问题。比如,有人从“组织”的角度来分析工商企业的一切管理问题,有人从“关系”的角度来看待工商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而我则是从资源效率的角度来看待工商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思维层管理理论无法提供具体问题的详细操作方案,它甚至无法提供某一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思路。但思维层管理理论的作用是确实存在的,它能衍生出原则层的管理理论,也能衍生出工具层的管理理论。

这三种理论层次形成一座金字塔,从下到上依次是工具层、原则层、思维层。

工具层理论处于金字塔的最底层。现在市面上有传授各种技巧的书,比如“××的八十九种技术”、“××的九十九种方法”、“××一百零八式”。根据我的经验,此类书籍往往是三流角色写出来的。读者可能会在读书的时候发现书中的理论很正确,但在实践的时候却发现那些理论完全无法应用,或者用处不大。因为这些作者的水平有限,读者也不要幻想在读完后能够融会贯通,最后达到百变归一的境界。

思维层理论处于金字塔的最高端。金庸先生说过:“天下武功以内力为本,招数为末,故内力深厚者,天下武功无不为己所用。”如果把思维层管理理论比作内力,把原则层管理理论和工具层管理理论比作招数,那么,要学习各种管理理论,首先要从思维层管理理论学起。只有从最根本的目的出发,思考最一般的规律,并由此发散开去,才不会走火入魔,才不会迷失方向。因此,要站在思维的高度,研究各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成功的管理实践中所包含的思维共性。

各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成功的管理实践中所包含的思维共性是什么?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做过研究。对此,我还不够资格与各位前辈做学术研讨。即使要谈,也只能谈一些简单而不复杂、直白而不高深的内容。但也许这样有机会象《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幼稚地说出一个结论之后,大家突然发现一点没错。

“老板思维”研究的起点

卡尔·马克思和亚当·斯密都不约而同地把商品交换作为研究社会经济的起点。我认为,要研究各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成功的管理实践中所包含的思维共性,必须从研究“利润的来源”问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