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全书
20086900000028

第28章 成事(3)

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欲速则不达,有时慢一步、停一步,反而能更快地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孔子是在给弟子子夏讲为政之道时说出这个道理的。子夏做了莒父的地方官,问孔子,如何才能搞好工作。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盯着小利。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盯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孔子指出的这两点不仅对子夏,对所有为政做官者都具有深刻的警戒意义。

历史上有许多为政者本来也是一心为公,可是急于求成,为了政绩,“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结果反而走了很多弯路,有的官员甚至为此丢了性命。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商鞅的变法思想没有问题,也的确是秦国富强所需要的。问题是秦国保守势力非常强大,而商鞅变法必然触动贵族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商鞅在国君的支持下强制推行变法,自然遭到了很大的阻力,最后终于爆发了宫廷政变,连商鞅本人也被复仇的贵族杀死了。这就叫欲速则不达。

同样王安石变法也面临这个问题,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性子太急,在变法内容不完善、改革吏治不到位、政治斗争背景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强行变法,最后终于在内外交困中以失败告终。

所以孔子告诫说:“为政者要注意审时度势,切忌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现代许多为政当官者也都是上台伊始,便想着如何大干一番,博得政绩彪炳,以便继续提升或者青史留名。由于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投资小、见效快、资金周转灵活的项目上马,即使这些项目往往有着很大的副作用;还有的临时钻一下政策或法律的空子,却全然不顾后果。譬如一些人凭借关系向国家银行借贷巨款,来投资建设,一时间其任期内热闹非凡,声名鹊起,可是却给下一届政府留下一个巨大的包袱。而那时他自己早已拍屁股高升走人了。类似这种为政者便不是什么审时度势的问题了,而是心术不正,为祸一方。

“欲速则不达”,在企业的经营、发展、管理过程中也有很具体的体现。

比如,企业的业务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相对来说,企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提高的速度就要慢得多,因为它是一个知识、经验、人才,以及文化逐渐积累的过程。当业务发展速度过快的时候,管理如果跟不上,就可能会出现管理失控,企业就会出问题。

复星集团的老总郭广昌曾经说过:“快与慢不是外界可以评判的,快慢的标准在于自身对平衡感的把握。”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没有节奏的音乐是一堆破烂的音符;节奏是诗的灵魂,没有节奏的诗是一堆拼凑的字符。我们做事情要做到张弛有度,才能避免失败。俗语说:“心急嫁不到好汉子,性急吃不了热豆腐。”话虽粗俗了点,但理却是这个理。西谚说:“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道理也是如此。

宋朝的朱熹十五六岁开始研究禅学,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良方,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以十六字真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上面说了“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的道理,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利不舍,大事不成”的故事。小利不舍,大利不来,这是定则。小与大这一对最简单的矛盾里,包含着最复杂的辩证法。

有的人视小为大,有的人视大为小,而小与大之间又常可以互相转化。悟得小大之中的真味,也就能在社会上“立地成佛”了。

李嘉诚曾经出任10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职务报酬都归入长实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这5000港元,还不及公司一名清洁工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年薪。李嘉诚多年维持不变,只拿5000港元,李嘉诚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李嘉诚每年放弃上千万元的职务薪金,却获得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资者也莫不步其后尘,纷纷购入。

李嘉诚是大股东,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股值大增,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就这样,李嘉诚每欲想办大事,总会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职务薪金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所持股份所得的股息的价值。

一些人目光只停留在眼前利益,做生意不舍一分一厘,只求自己独吞。而正是这小利而失去了长远的大利,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李嘉诚正好相反,他舍弃了小利而赢得了大利。

在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小利不舍”的贪婪往往让人失去更多,而不是得到更多。沙漠是由一粒粒细沙堆成的,财富是由一枚枚硬币积累而成。深悟商道的人最懂得掌握这些不起眼的财富,也最懂得“舍得”的道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

第七节小不忍则乱大谋

【原文】

子曰:巧言①乱德②,小③不忍则乱大谋④。

【注释】

①巧言:花言巧语。

②德:品德、德行。

③小:细微的事情。

④谋:谋划、计划。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会使人的道德败坏;遇到小的事情,不能够忍耐,就会使整个计划被破坏。”

【延伸阅读】

俗话说:“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一个“忍”字,被许多人奉为处世成事的良方。宋朝的王安石就说过:“莫大之祸,起于斯须之不忍。”

陆放翁(陆游)曾经写诗说道:“忿欲至前能小忍,人人内心期有颐。”又曰:“殴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又曰:“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

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怎么能卧薪尝胆,兴越灭吴?韩信受不得胯下之辱,哪能做得了淮阴侯?这都是“忍小事,而成大事”。所谓的“小事”,只是相对而言的,再大的事,只要是个人的事,在国家利益面前,都只能是“小事”。或者说,所谓的“小事”,都是跟“大谋”相比的,只要比不上“大谋”的,就可以称之为“小事”。

但是,是不是遇事一味忍就好呢?就像唐朝两位诗僧寒山和拾得的对话。寒山说:“如果有人侮辱我,嘲笑我,藐视我,伤害我,嫉恨我,欺骗我,我该怎么办?”拾得便说道:“你只需忍受他,顺从他,让他,敬他,躲他,耐他,装聋作哑,漠然对待他,冷眼看着他,如此结局。”

这样忍,可取吗?让我们看看孔子对于“忍”的看法和作为。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也是讲“忍”的。忍,包括对人对己两方面。对人采取宽容、忍让态度,对己则采取克己的态度。《论语》中直接提到“忍”的地方不多,其实“忍”包含在孔子“忠恕之道”的“恕”中,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施加给别人。而要做到“恕”,就要“克己”,这就是忍。

但孔子讲“忍”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无原则地忍让迁就。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忍呢?

一种情况是在与恶势力作斗争时,如果自己力量弱小,处于不利境地,这时要忍。忍的目的不是屈服于恶势力,而是暂避其锋芒,不做无谓牺牲,等待时机再战而胜之。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遇到小人的诬蔑、诽谤或者纠缠时,隐忍不发,不去与小人据理抗辩。这样做,也是为了不乱大谋,不使自己陷入无聊的争斗,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

第三种情况,就是为了顾全大局,为了长远利益,需要自己忍,忍受他人的误解,忍受暂时的困境。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古往今来多少人的经验和教训的概括。对于今天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对于大权在握的政客,对于有钱有地位的人来说,隐忍、妥协并不意味着胆小。既要战胜自我,消除复仇的心理,又要战胜别人。不顾世俗猜疑歧视的“忍”,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敢呢?

《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一番话,对“忍”作了很好的解释。孔子说:

君子处世,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屈节是因为有所期待,求伸是要把握时机。因此,虽忍耐受屈,但决不以毁坏节操为代价。要实现自己的志向,也不会拿原则做交易。

这就是“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

尺蠖屈身,是为了前进;龙蛇蛰伏,是为了飞腾。忍,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当忍则忍。但如果忍的结果背离了目的,那就不能“忍气吞声”下去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而要做到能忍,会忍,忍得合乎道义,一是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善于审时度势,二是要有很好的修养,要有很强的自制力。有时一事当前,要忍得住怒火,还真不那么容易。曾国藩说到自己的“忍”功,那是“打掉门牙和血吞”。宋朝人程颐说得好:“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孔子就是这样既深明大义,又聪慧过人的“能忍者”。

今天,我们遵循孔子的教诲,学会在该忍的时候忍,不但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共处,也有助于我们以良好的心态成就自己的事业,摆脱形形色色无聊事物的干扰和影响,使我们自己免受无谓的损失。

谚语云:“万事皆因忙中错,好人半自苦中来。”要成就一件事情,须观察时机,等待因缘,急不得的。受苦忍耐是一种承担,一种处理,一种等候。许多事业有成者都在忍耐多次失败后,愈挫愈勇,最后取得成功。因此幻想一夕有成,不如在艰难困苦当中忍耐,一旦时机成熟,必然水到渠成。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有所扶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第八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原文】

子贡问为仁①。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②其器③。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④其士之仁者。

【注释】

①仁:推行仁德。

②利:使其锋利。

③器:工具。

④友:以……为友。

【译文】

子贡问孔子如何推行仁德。孔子对他说:“工匠要想完成好他的本职工作,必须先把他的工具准备好。我们住在一个国家里,就要先侍奉大夫们中的贤人,交结士人中的仁人。”

【延伸阅读】

大夫,是朝廷官员。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分子。孔子是用这句话来说明推行仁的方法,要先交往大夫中的贤者,士人中的仁者。如同工人做工一样,推行仁也是一项工作,当然是更伟大的工作。

孔子一生凄凄惶惶奔走列国,为的就是推行自己“仁”的主张,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意思是:一旦人人都能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天下就归依仁了。而最有力量帮助自己推行仁的,是掌权的人和有地位的人。孔子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人若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为了更好地推进自己仁的事业,需要寻找“利器”相助。借用一句老话,就是寻求“贵人”的相助。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是在曲解孔子。孔子特立独行,怎么会有这样“庸俗”的观点呢?庸俗吗?不,这正是孔子务实精神的体现,也是孔子总结出的一条成功经验。孔子一生中磨难颇多,但也多次由于“贵人”的相助,做成了一些原本困难的事情。

孔子年轻时,对周礼十分仰慕,非常想到周朝的都城洛阳观礼,可苦于财力,一直去不了。这时有一个叫南宫敬叔的世家子弟,也是朝廷大夫,在鲁君面前请求“与孔子一道去观周礼”。鲁君便特批给一辆车,两匹马,一个童仆,使孔子得以完成夙愿。孔子观周礼后回到鲁国,声望大增,四方各国前来向孔子求师学礼的人不断增加。

为了这件事,孔子十分感谢南宫敬叔之助,说:自从南宫敬叔使我有车去观礼,我的“道”走得更快了。这个“道”,既指道路,又指学问事业,语带双关。

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在齐国,有大夫高昭子引荐。在卫国,有大夫颜浊邹接待并引荐,使孔子很快受到卫灵公的礼遇。在陈国,孔子得到大夫司城贞子相助……

孔子为什么能够得到南宫敬叔的相助?这是因为孔子早就以他的好学知礼博得了南宫敬叔父亲、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好感。孟僖子临终时,特地嘱咐儿子去拜孔子为师学礼。当南宫敬叔知道了孔子想观周礼而困于财的情况后,便伸出了援手。如果孔子不学无术,人品差劲,他就是托门子、找关系、请客送礼,南宫敬叔也不会搭理他的。

有这些“贵人”相助,才使孔子能够有机会向各国君主直接宣传自己的主张,也才能在十几年的奔波中,虽然困难重重,却终于坚持下来。正是基于亲身的体会,孔子告诉子贡,如要“为仁”成功,就需要结交贤大夫和有仁德的士人,也就是说,要有“贵人”相助。

的确,有“贵人”相助,可以减少前进道路上的阻力,大大促进自己事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