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全书
20086900000011

第11章 修养(2)

【译文】

孔子说:“学习之后,时时去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者从远处来共学,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这不是君子应该做到的吗?”

【延伸阅读】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这章孔子提出了三件可以让他觉得快乐的事情——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

觉悟人生的乐趣之一:学而时习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意思是孔子把每天学习、温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子本人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并享受着做学问的喜悦心境。孔子的心态是快乐的,他能从简单的学习温习中寻找快乐,享受快乐。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痛苦的事情。还有一些人对“学”有压力感,主要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学,为了事业、职称等带着功利的心态去学。因此不用说学而时习之了,甚至提起学习就是一件苦差事,哪里谈得上悦!

学习之后,时常再温习演练,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是孔子告诉我们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需要温习,经常复习巩固才能够有所提高。雏鸟在学习飞行之前总是一边密切关注成年鸟的飞行状态,一边不停地扇动自己的翅膀,久而久之,雏鸟就会展翅蓝天了。人学习知识就和雏鸟学习飞行是一样的道理。这需要人们有耐心、有恒心,认认真真地温习知识。

觉悟人生的乐趣之二: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把朋友尤其是远方的朋友来访看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其乐不完全在友情方面,主要还是着重在知识的获得方面。今天的我们可以想到,孔子生活的年代交通十分的不发达,信息传播困难。朋友的到访可以为孔子带来很多远方的消息和见闻,同时有机会学习朋友的优点,互相促进,切磋技艺等。对于好学的孔子而言,能够与从远方而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讨学问,是一件多么开心快乐的事情呢!

觉悟人生的乐趣之三: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则是孔子教学或论学的态度。孔子在教导学生的时候都要求自己能够做到“学不厌”“教不倦”,如果弟子领会得不够,他一定会耐心地去解说与开导。同时,孔子认为与人讨论学问时发生了论辩,应该保持冷静,不发火,才算有君子风度。

另外,“不知而不愠”也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别人误会了自己,不了解自己的真正想法,也不要怨恨对方,君子应该有宽容的修养,这是君子德行中一种基本的气度。不去计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如何,心里仍然安静平和,并诚敬谦和的待人接物。

孔子把以上三件事作为自己人生的乐趣,概括起来说就是努力学习、加强人际交往、注重自我修养三个方面。这三件事情看似是人生最平常的事情,但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要能够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寻找快乐,享受快乐,需要人们有一个好的心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穷人在河边钓鱼。这时路过一位富人,对穷人说:“你为什么不去做点儿更有意义的事呢?”

穷人问:“做什么事?”

富人说:“比如去设法贷款买条渔船,出海捕鱼……”

“那又怎么样呢?”

“你就可以赚到钱,还清贷款,还能买一条更大的船,捕更多的鱼……”

“那又能怎样呢?”

“你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取得更大的成功,你就有能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做什么事呢?”穷人继续问。

“比如,你就可以悠闲地到河边钓鱼,享受人生的乐趣。”

穷人笑笑说:“那我现在在做什么呢?不是正在钓鱼吗?”

生活中有快乐,那我们就享受快乐;生活中没有快乐,我们就寻找快乐。其实快乐很简单,孔子有三悦,你也可以。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如果你有着快乐的思想,你就会快乐;如果你有着悲观的思想,你就会凄惨。关键是心态快乐,人生自然快乐。

第四节与其奢宁俭

【原文】

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③。

【注释】

①林放:鲁国人。

②易:治理。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一说谦和、平易。

③戚:悲哀。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大问题。礼,与其铺陈奢华,不如简朴节俭;丧事,与其仪式隆重,不如真正悲伤。”

【延伸阅读】

孔子一生中最重视“礼”与“仁”。现在我们谈到“礼”常会想到礼貌、礼仪,而孔子的时代,“礼”的含义非常广。孔子重视的“礼”,规范了人与人的行为准则,可概括性地看成为“社会秩序的规范”。

本章记载了鲁国人林放与孔子的对话。林放问孔子:“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正面回答林放,但实际上生动地回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孔子主张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人们守礼之根本不在形式而是在于内心。礼,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李贽的《赞刘谐》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道学先生,脚穿宽大而高底的木屐,身上的服饰长袖阔带,俨然以纲常为冠、以人伦为衣,从故纸堆里拣来了只言片语,又窃取到了一些陈词滥调,便自以为是真正的孔子信徒了。这时他遇见刘谐。刘谐是一位聪明博学的才子,见了他微笑说:“你不知道我是孔丘的兄长啊。”那位道学先生顿时生气地变了脸色,站起来说:“上天如果不降生孔子,世界就会千秋万代如在黑夜之中。你是什么人,敢直呼孔子的名字而以兄长自居?”刘谐说:“怪不得羲皇以前的圣人都是整天点着纸烛走路啊!”那人无言答对。

刘谐此话的高明之处,是他知道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为人十分谦虚,从来不承认自己为圣人,而对前代圣贤推崇备至,常常自叹不如。在孔子看来,周公时代是最文明的,自己所处的时代则很难碰到仁者,自己甚至长久梦不到周公。和周公时代的盛世比,孔子说自己的时代只算是长夜,怎么能颠倒过来?所以刘谐的话让此道人默然自止。

孔子重视“礼”,反对形式主义来符合礼的要求。真正符合礼的要求应该是发自人们的内心。像故事中的那个人,不管穿着上如何用心,嘴上如何说着之乎者也,也只是外在的装饰而已,根本算不上是孔子的信徒。形式主义不仅不是尊重“礼”,反而是一种铺张浪费的陋习。

孔子认为如果礼的形式过分奢华、繁复,不如俭朴、简单,这里“俭”除了指少花钱的意思,还指程序上的俭省。奢侈浪费是不好的行为,而太多的繁文缛节也让人厌烦。比如,中国人办丧事,希望办得气派,觉得这样才算有面子,才算对得起死者。但是,执行起来很繁琐,成本也很高,更重要的是花多少钱并不能完全体现人们的悲痛之情。丧事对于社会生活来讲是非常的重要,不可没有,但是不能够铺张,与其铺张,宁可只是有对于失去亲人的悲痛。无论是礼仪形式还是社会规范,都应该尽量简明、高效、实用。对于丧礼,心里只要真正地感伤、哀痛,即便操办简易、平实,也同样是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

俭能养德,俭能修身。俭是一种约束,要求人们不要贪图过多。人们有了约束,有了克制,就会降低自己的奢望,抑制贪欲,对精神上的追求高于物质。人们在坚持俭的同时,内心也得到磨炼,因为节俭需要人们吃苦。俭是古代圣人的品行,而奢侈则是堕落的作风;欲望太大,就会贪求奢侈,导致亡身之祸。同时,孔子认为节俭并不违反“礼”。铺陈奢华才是人们所不齿的行为。

节俭也是一种礼。孔子提倡宁俭勿奢,认为节俭是大德而并非小节,是大智慧而并非小聪明。俭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不被外在的物质所诱惑。礼对于社会生活来讲是非常的重要,不可残缺,但又不可奢侈,人们需要节俭。

倡导节俭反对奢华,体现了儒家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培养。总之,孔子提倡的礼仪,是发自内心肺腑的懂礼讲礼,发扬的是勤俭节约的精神,反对的是铺张浪费的陋习。

第五节骄且吝不足观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①之才之美②,使骄③且吝④,其余不足观也已。

【注释】

①周公:周武王之弟,名旦。被儒者列为圣人。

②才之美:美好的智能技艺。

③骄:矜夸。

④吝:鄙啬也。

【译文】

孔子说:“有人即使能具备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但如果他又骄傲又吝啬,那么他的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看了。”

【延伸阅读】

孔子本人非常推崇周公,认为周公是古代最伟大的圣人。后来的儒者也和孔子一样,把周公奉为古代最伟大的圣人。联想孔子少时贫且贱,贵族的傲慢与偏见,一定让他刻骨铭心。孔子反复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可见,他对骄奢淫逸,为富不仁的痛恨。孔子想做真君子,有周公之才美,忍辱负重;而无阳货之傲慢,仗势欺人。

不骄傲不鄙啬是周公的主要美德之一。孔子主张继承周公的这种美德,把谦虚逊让作为“礼”的内容。孔子异常佩服周公的才能和美德,把周公之才美作为最高的标准,经常以周公的标准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孔子的这句话也说明了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鄙啬属于德的方面。即使你是才高八斗但若德行不好,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甚至可以说做人应该德高于才。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对管仲可算是有褒有贬。孔子肯定了管仲的才能和功绩,称赞管仲为仁人。比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的这番话都是在批评管仲器量小、奢华不俭,所以孔子感叹:“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谁会不知礼呢?”而谦虚逊让不正是“礼”的重要内容吗?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把他内心的道德情操和外在的事业结合起来考量。孔子评价管仲这个人德行有亏,所以他的事业只能是“霸业”。

关羽性情自傲,看不起东吴,时时出言贬低对方。东吴孙权曾派人向关羽求其女为子说亲,关羽竟说“虎女岂配犬子”,这大大地激怒了孙权,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也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东吴图谋荆州,守将吕蒙为了麻痹关羽,故意借治病为名退回京都建业,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陆逊接替自己。陆逊文武双全,到任后立即派使者带着他的亲笔信和一份厚礼去见关羽。陆逊在信中对关羽大加吹捧,对自己百倍贬损,并再三请求关羽多加关照,表示蜀、吴两家永世和好。关羽读完信后认为陆逊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书呆子,收下礼品,放声大笑,随后下令,把防范东吴的军队全部征调到樊城前线去攻打曹军。

关羽的骄傲自大,对外不但看不起对手,对内更是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关羽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其他同僚就更不在他眼里,曾经受过他蔑视侮辱的将领都对他既怕又恨。

这一切都为关羽理下了失败的祸根。果然,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设计斩杀。关羽为有才之人,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但只因为骄傲自大、蔑视同僚、轻视敌手而导致兵败、地失、身亡,一世英名付之流水。

有的人为什么会“骄且吝”呢?人们之所以“骄”,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值得骄傲的资本,比如,掌握了一定的权利,积累了一些物质财富等。在这些资本的催化下,他们有了“骄”的心态,也必然会产生“吝”的毛病。鄙啬的人通常会自以为是,轻视别人,甚至喜欢看别人的笑话。

孔子告诉我们做人之道,要去骄傲鄙啬,学谦虚逊让。人们喜欢自我自耀的原因常常是因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夸耀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可是,人们因自我夸耀而得到别人的关注时,会容易降低反省意识,或者是过分肯定自己,藐视别人。生活中我们常见某些人在谈话时,说到得意之处,“骄傲”“无礼”便脱口而出。有的时候“值得骄傲”的人也未必愿做骄傲者,他只是还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心态在悄悄发生变化。但一句不合理的话说惯了,听惯了,便会积非成是。

那些骄傲的人常常因为自大自满的态度,无法与人平等相处,更不会虚心向人请教。这样的人人际关系都比较差,终必孤陋一生。反之,懂得谦虚逊让的人能够尊重他人,不耻下问,必能进德修业,成就真才实学。这样的人才是孔子所推崇的完美的人才。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通过学习和反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受人尊爱之人。

第六节过则勿惮改

【原文】

子曰:……无友不如己者①。过则勿惮②改。

【注释】

①无友不如己者:不要和(忠信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②惮:害怕。

【译文】

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错了不要害怕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