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提出:有效地讲授科学、数学和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的知识和技能,应根据经过系统研究并认真验证和亲身体验的学习原则进行。而且,进行同普及科学基础知识有关的教学应该与科学探索精神、科学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建议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如由对现象提问开始,而不是让学生听现成答案;使学生积极地运用假设、搜集和运用证据,设计调查和处理方案;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英国和美国的这种做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仅在其国内而且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运用和实践,对科普工作方式的深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中小学正在提倡的“探究式教学”和科技场馆正在尝试互动式展览活动,都是借鉴这种做法的结果。
.发达国家科普工作的第四个特色,是在科普活动规模上出现了大型科普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英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出现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大型的和集中性的科普活动,如科技节、科技周等。下面以英国为例作一点介绍。
(1)全国科学周(National Science Week)
英国全国科学周是由英国政府支持,英国科学促进协会具体组织举办,各级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学校、专业协会、企业、慈善机构等积极参与,每年3月在英国各地同时举行的唯一国家级全国性大型科普盛会。科学周的宗旨是促进社会各界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宣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利益,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投身科技事业。科学周的活动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使科学家有机会去展示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社会公众也可以借此机会更多地认识科学,增长知识,了解最新科技发展。
1994年3月在英国政府“公众认知计划”的大力支持下,英国科学促进协会成功地组织举办了首届英国全国科学周,当时称为“全国科学、工程和技术周”。在英国任何个人、团体、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只要符合科技周的宗旨和要求,均可组织举办科技周的活动,或为科技周活动提供资助和其他支持。科技周具体项目的活动内容、形式、经费等完全由项目组织者自行决定和解决。科技周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从天体物理到基因工程,从动物植物到航空航天,从基础科学到高新技术,应有尽有。
根据英国科学促进协会这几年来的调查显示,活动形式主要有:讲座、演示、智力竞赛、展览、开放日、参观、研讨会、文艺演出、互联网、动手试验等等。
2001年,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举办了第八届英国全国科学周,有大约6 200项各种科普活动在全国各地举办,参观人数达140万人次。目前,科技周已成为英国政府提高公众科技意识、促进公众理解科技的主要活动之一。
(2)BA科学节 (The BA Festival of Science)
BA科学节也称之为英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由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办,每年9月初轮流在英国的不同大学里举办,为期一周。BA科学节具有悠久的历史,自1831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成为英国科技界的一个盛会。在科学节期间,组织者邀请英国及海外的一些知名科学家参加,并举办一系列的专题科学讲座、展览和研讨会,宣传、展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从天体物理学到动物学,从信息技术到生物技术,科学节的几百场活动几乎涉及所有学科领域,每年都能吸引成千上万人从英国各地前来参加。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也曾是世界科技的中心。BA科学节的设立是为了向科学家和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公开展示和讨论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最新发展的论坛,不同学科和不同观点的人都可以在此展示自己的新观点和新发现。在BA科学节最初举办的几十年里,一些知名学者曾就不同学术观点在科学节上进行了激烈争论,科学节也因此赢得了巨大声望。最著名的一次争论发生在1860年,在牛津举行的科学节上,牛津的主教威尔伯福斯讥讽达尔文的进化论时说:“是你父亲的祖先是猴子,还是你母亲的祖先是猴子?”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用一系列的科学依据义正辞严地反驳了宗教保守势力的攻击,捍卫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尊严,这次讲演成为世界科学史上的一次著名讲演。另外一次著名的争论发生在1836年的科学节上,当时人们怀疑蒸汽船有没有能力携带足够的煤横渡大西洋。这场争论持续了两年,直到英国工程师布鲁内尔设计的蒸汽船于1838年成功横渡大西洋抵达纽约才结束。
科学节也为科学家展示他们的最新发现和发明提供了场所。在1894年的科学节上,英国物理学家奥利弗·约瑟夫首次公开演示了无线电的传播。现在科学节仍然保持着这些传统,每年都邀请400多位来自英国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科学节,向社会公众展示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发展状况和趋势。
2001年的BA科学节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举办,主题是“科学与社会”。2002年的BA科学节在英格兰的莱斯特大学举办,主题为“科学与生活质量”。
现在,我国每年也参照发达国家的这种经验,举办科技节和科技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发达国家科普工作的第五个特色,是在科普社会资源的开发上注重与大众传媒合作。从世界的角度来看,科学电视节目、报纸、杂志和科普网站等大众传媒现在已经成为各国公众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以美国为例,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在2004年,公众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41%的人是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位处第一;29%的人是从因特网中获取,位处第二;14%的人是从报纸中获取,14%的人是从杂志中获取,并列位处第三。这说明美国98%的公众主要是从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内容获取科学技术的最新信息的。最近十年来,美国每年的情况都基本如此,只是在每一个数据上略有不大的波动,因此开发大众传媒科普传播能力就十分重要。
较早认识到这一点的也是英国皇家学会,《公众理解科学》报告中指出:
大众传媒,特别是广播、电视中科学节目和普及性的科学书籍,对公众理解科学具有强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鼓励日报、周刊和杂志的科学或者与科学相关的专栏文章的数量不断增加,讨论的范围不断扩展,很有必要鼓励制做一些专题节目,如理解技术、工业、统计学及一般科学的系列节目。因此,应当积极鼓励科学家和科学记者为普通公众撰写一些准确而通俗的科学图书。
为此,一方面科学家必须学会与公众进行交流,热心于传播科学,并且真正把这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科学共同体和大众传媒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作,并且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通常对彼此的工作程序和约束所知寥寥。这种态度必须改变。如果科学家要通过传媒与公众交流,他们就必须学会接受媒体的约束,学会用记者的话语方式传达科学信息。另一方面,编辑、记者由于本身也许不是科学家,因此必须领会科学家的态度。需要建立一些机制,如为记者举办新闻发布会和研讨会、提供信息服务等,使科学记者改善同科学家的交往,增进对科学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科普报道和作品的粗制滥造及其对受众的误导。
对我国来说做好这一点,也确实重要。2003年公布的第五次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主要数据表明:除正规教育外,大众传播媒体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和影响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变化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3.1豫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有69.5豫的公众通过报纸获得科技信息,而通过广播获取知识的人为31.9豫。此外,排列其后的主要渠道还包括图书、互联网、音像制品。
最后,我想请您结合我国的情况再谈一下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关系。
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拥有一个杰出科技人才的群体。所谓杰出科技人才是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美国之所以位处世界创新型国家第一名,原因之一是它拥有为数可观的杰出的科技人才,例如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就有200多人,约占全世界获奖者人数的1/2。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虽然位居世界前列,高级科技人才很多,但杰出科技人才却为数不多。以数学为例,能够在国际上被称为著名数学家的不超过10位。这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软肋。
如何从高级科技人才中涌现出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高级科技人才与杰出人才的主要差别在哪里?从国际上科学技术史的案例分析和统计结果来看,其差别主要不在于科技知识方面,因为他们在此方面的水平相差不大,而在于他们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素质的高低。例如爱因斯坦比别人更强调科学方法,希尔伯特比别人更关注科学思想,居里夫人比别人更具有科学精神,这是他们成为国际级科学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凡杰出的科技人才,在科学素质方面都是全面的。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科技人员队伍中相当一部人,注重科学知识的提高,这一手是硬的;但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素质方面,却不肯下大工夫,与“国际一流”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手却是软的。所以,对我国广大科技人员来说,也面临着一个全面提高自己科学素质的问题。这是我国科技人才从高级走向杰出,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
提高科学素质对广大企事业员工,同样是紧迫的。尤其是企业,它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过程不仅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而且还涉及技术开发、中试、产品化和营销,前者主要与科技人员有关,后者则主要与广大企业职工有关。职工能否胜任各个环节上的工作,除了与其知识和技能有关,还与其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路径和技术理念与意识等有关。也就是说,与全面提高科学素质有关。
提高科学素质对广大干部特别是企事业的管理干部,同样也是紧迫的。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企业家。
这些都说明,我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还“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在全面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上下大功夫。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自主创新的后备军,更要从小注重全面培养其科学素质。
今天介绍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全面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上的理念、做法和经验,对我们进一步理解我国的《科学素质纲要》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