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2004700000019

第19章 美国的妇人 (5)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生活画面,它展示了12世纪初中国人的家庭生活,看到的是完全的平等,智力相等、共同合作的伴侣,美满幸福的小家庭。这画面实在是太美了,以致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家庭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实际上无论在东方或是西方,所有各地的绝大多数的家庭都达不到这样的境界。这是一则非常有趣、极富人情味的文献记载;它告诉我们至少有些中国女子曾经有过使我们现代人仍感到非常羡慕的、一定的地位。

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有多少女子可以说是受过教育?接受这种文学教育的女子占多少比例?

这问题还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不同地区的不同家庭有各不相同的受教育机会。书香门第的人家,常常给予家庭成员中的女子以基本的文学教育。贫穷和没有文化的家庭中的女子,要长得特别聪明有才华,才能得到学习读书写字的机会。此外,确切地说,生长在长江三角洲一带的女子比起其他地区来,有较多的受教育的机会。再就是使女子受教育的风气似乎在逐渐地发展,可能开始于公元9世纪印刷术的发明。到近四百年来,由于民间流传的小说中的“才女”,作为女子的理想形象这一概念逐渐被接受,使女子受教育的风气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大概在十年以前,中国驻罗马原公使钱恂的夫人,刊印了一部内容为三百年来的女作家著作书目 。这位年近七旬的女士,为了汇集编纂这册书,化了十年以上的功夫。我曾为她的集子写了一篇序;曾从该书的目录中试作一统计分析,发现了非常有趣和耐人寻味的结果。首先,该书为我们提供了近三百年来2310名女子的文学作品的书目,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刊印。这数字本身对我是个意外的发现。其次,我把这些女作家按籍贯作了分类,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江苏 748人 占32.3%

浙江 706人 占30.5%

安徽 119人 占5.1%

福建 97人  占4.2%

湖南 71人 占3%

江西 57人

直隶 51人

山东 44人

满族 42人

广东 38人

湖北 20人

四川 19人

河南 18人

广西 15人

山西 13人

陕西 10人

贵州 10人

汉军八旗 10人

云南 6人

甘肃 4人

未注明籍贯 212人

总计 2310人

江苏、浙江的比例最高,分别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两个省加上安徽就超过了总数的三分之二;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五省加在一起占总数的四分之三。这些比例几乎和男性文人的地理区域分布相一致,也和其他有著作问世的同一时期历史人物的地理区域分布相一致。所有这些都说明钱夫人的书目著作是代表了全国女性人口受文化教育的分布情况。

第三,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三千种著作的目录中,大约99%是诗作,只有少数著作是数学,医学一种,史学六种,大约有十二种为经学和哲学研究。再次很明显地表示了这些女子所受的是纯文学的教育。这是由于她们受到苛刻的史家们评论的影响,这些人对有文化的大家闺秀们的描写是有时代局限性的。她们吟诗写诗,认为大家闺秀只有这么做才是体面的。大多数女子学绘画,她们当中有的成为有名的画家。那也是文学教育的一部分。

为证实钱夫人的调查研究,我还可提出近三百年来女作家的诗作着实是惊人的。就我所知,这一时期有三部选自女诗人的重要诗集。第一部印于1831年,包括933位女诗人;第二部续集印于1835年,包括513位女诗人;第三部就是钱夫人于1918年编印的,包括309位女诗人。这三部诗集为我们提供了1755位女诗人的名单。此外,这些诗歌大体上是按正规格律写的,人们称它为诗。另一些是按已有曲调填的长短句,也就是所谓词。著名的书籍收藏家徐积余先生 近来刊印了一部集这一时期100位女诗人的全部著作的集子。他还刊印了一部近三百年来由783位女子写的2045首诗歌。

可能还会有人问起,所有这些文学教育对中国女子能带来什么好处?能使她们在反抗缠足的斗争中取胜吗?能使她们在争取经济上更加独立自主中取胜吗?能使她们自己在家庭里和社会上真正地提高地位吗?

不错,文学教育对于女子来说,并不能使她们去反抗缠足,这正和七百年来理学使中国的思想家们不能明白认识到这种“美化”妇女形象的做法是多么的丑恶和残忍一样;也不是这种表面的教育能使女子在经济上取得更加独立自主。虽然有不少著名的女艺术家的书法、绘画可以卖到相当高的价钱,但没有一位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艺术家,他们写字、作画是为了卖钱的;只有在极端必要时,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们才肯屈尊出卖她们的书画作品。

不过,文学教育虽然肤浅和不切实际,但是可起到提高妇女地位的效果。乡村里受过教育的男子很少,受过教育的女子就更少,所以更加受人尊重。此外,文学教育至少给她们以开启书本知识的大门,而这是不会引起他们想摆脱束缚或者革命的,倒是有可能使她们成为贤妻良母。“稍有知识是危险的”,这话不见得正确,稍有知识比没有知识强多了。

特别是文学教育,最大的优点是它能使女子成为她们自己儿女们的好老师。中国的女孩子们很少能和男孩子们一样到学校里去读书,这是常事。如果她们的母亲能够教她们读书、写字的基本知识,她们就有了接受教育的较好机会。所以不妨说,近三百年来中国女子受教育的人数有比较快的增长发展,大量的工作成绩是有文化的妇女们自己作出的。

历史充分证明,母亲的教育对她们儿子一生的重要性。中国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启蒙教育,是从他母亲那里得到的。孟子从他母亲那里获得最初的教诲,孟母择邻已成为非常出名的故事。伟大的政治家和学者欧阳修(公元1072年卒),四岁丧父,是他的寡母负起教育他的责任。无钱买纸笔,就用芦苇杆在地上划着写字,教儿子读书识字。近三百年来开创近代学术评论的先驱、著名学者顾炎武(公元1682年卒)曾说,他的童贞的母亲,在新婚之夜丈夫病死,此后一直和养子一起过着孀居的生活,并担负起教育养子成人,给养子以历史知识和热爱华夏民族方面的教育。当满族人征服明朝,满族军队接近她的家乡时,她断然绝食十五天,为民族殉节。她死于满族军队占领她居住城市的前一天,对她的养子留下了最后的教诲:绝不许接受异族征服者的任何官职或荣誉。顾炎武在新政权下生活了三十六年,拒绝为新政府做任何事情。他是少数几个最终使满族在中国的统治趋于没落的、堪称伟大的华夏民族气节之父中的一位。

这就是中国妇女受到少许教育以后,对国家的报答。中国妇女曾竭尽全力反抗一切桎梏,为自己在家庭里、在社会上、在历史上争得一席之地。她们曾经管理过男子和统治过王朝帝国;她们曾经收集编纂过丰富的文献和优秀的艺术品;尤其重要的是她们曾教导和塑造自己的子女应该怎样做人。如果她们没有更多的贡献,这可能是由于国家菪经对她们不公平,没有给予她们应得的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