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尊重传统的态度很快成为广大俄罗斯民众效仿的模板,大多数俄罗斯人开始能以一种比较理智的态度去看待苏联和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进行转换的时候遭遇了巨大的危机,对于许许多多身处其中的民众来说,超级大国苏联的解体就是一个最大的悲剧。”这样的情绪首先在俄罗斯文学领域引发了回应。一方面,大多数俄罗斯人开始用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去看待苏联文学,肯定它的价值,承认它是整个俄罗斯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能把苏联文学和苏联解体后的文学对立起来。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传统重新得到了恢复。作家们纷纷发表作品探讨诸如“怎么办”之类的尖锐问题。俄罗斯作家季诺维耶夫在1999年接受采访时就谈到了自己对于苏维埃时代看法的改变,他甚至认为苏维埃制度对俄罗斯来说是“最理想的制度”,苏维埃时期是俄罗斯历史上的顶峰时期。“俄罗斯只有在恢复苏维埃政权的情况下才能复兴”。在《西方》这本书中,季诺维耶夫又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现在西方国家“窃取了俄罗斯共产主义的全部巨大的社会经验以及俄罗斯对人类社会进化所作的巨大的创造性贡献”,其社会制度“既包含资本主义和民主的成分,同时也吸收了共产主义的成分”,随苏联的灭亡到来的不单是“后共产主义时代”,而且也是“后民主时代”,现在正在形成的全球制度是“比不久前埋葬的制度要残酷无情得多的极权主义制度”。而作家波里亚科夫也在自己的新作《无望的逃离》一书中对俄罗斯转轨之后的社会进行了刻画。他描绘了当代俄罗斯人所面临的生存危机,通过对俄罗斯文化精英层的知识分子在生存危机中的心灵裂变以表现俄罗斯社会巨变中人心的倾斜,情欲与物欲的放纵,善良品德的丧失,罪恶秽行的泛滥等等。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触及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主题,即当代俄罗斯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危机。
总统的态度和文学界的表态在俄罗斯普通民众中也产生了相应的效果。在俄罗斯举行的一次社会调查中,约有49%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秉承传统的“俄罗斯”价值观,仍然有13%的人表示推崇“苏联”的价值观,有11%的人表示自己对“俄罗斯”和“苏联”时的价值观表示赞赏,只有4%的人表示赞同“西方”的价值观。
二、大国心态,“统一俄罗斯”强大俄罗斯国家
1991年前导致苏联解体的各种因素在俄罗斯联邦成立后并没有彻底消失,依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尽管俄罗斯取代了原苏联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但是俄罗斯国内依然出现了身份认同的危机。一方面,新成立的俄罗斯缺乏一种能够让所有民族都接受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地方分离主义还在继续蔓延和扩张,各民族自治共和国不断提出自己的主权要求。俄罗斯国内开始产生了诸如“俄罗斯作为一个国家还能不能存在下去?它是否会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的疑问。“俄罗斯思想”的出台部分地统一了国内民众的思想认识,但“往何处去?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随着苏联的解体,原苏联的各个民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价值”。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俄罗斯人也开始采用民族主义这一“保护层”来维护本民族的传统价值,国内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民族主义组织。不过,“单个民族的民族主义(哪怕是占国家主导地位的俄罗斯民族主义)并不能为国家提供一种能够让全国居民所认同的目标。要想将整个俄罗斯的民族团结在一起,就必须要有一个超越民族主义秩序的组织存在,同时也需要树立一个‘宏伟的目标’,以便将不同民族的精英分子团结起来,为俄罗斯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个目标就是强国”。
普京上台以后,除了提出“俄罗斯思想”来缓和俄罗斯的民族信念危机外,还采取各种立竿见影的措施阻止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继续发展的解体趋势。普京是一个精力充沛、性格坚定的政治人物,他的这种性格特点在他所采取的果断明确的治国方针中体现得一览无余。普京看到了民族主义思潮在俄罗斯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采纳了其希望“国家统一强大”的要求,提出了“强国富民”的口号,采取强硬措施限制地方权力,建立起新的垂直管理系统,以遏止国家继续解体的趋势。“强国富民”的口号是“俄罗斯思想”内涵的延续,是对“俄罗斯该往何处去”这一疑问的最佳解答。“强国”意味着要集中精力,专注于国家内部事务,暂不谋求国际事务的发言权,暂时放弃超级大国的幻想。正如莫斯科主要街道上悬挂的巨大横幅所写的那样:“建设强大的俄罗斯!普京。”“富民”意味着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争取让俄罗斯民众能尽快提高生活水平。“俄罗斯需要一种有竞争力的、有效益的、社会公正的、能够保证政治稳定发展的经济体制。稳定的经济——这是民主社会的主要保障,是世界上受尊敬的强国的基础。”“强国”和“富民”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只有国强方能民富,而民富之后又能进一步强国。“我们的目标是绝对明确的,即巩固俄罗斯在世界的地位,创造高水平的、安全、自由和舒适的生活条件,最主要的,是要大幅度提高国民的福利待遇。为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首先要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提高竞争力,使国家强大和富有,必须尽力使每个人都享有正常的生活条件。”
普京从1999年任俄罗斯代总统以来一直把振兴经济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首先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激进改革带来的弊端就改革的速度和方式进行了调整,指出俄罗斯将继续沿着市场和民主的道路前进,但“只能用渐进的、逐步的和审慎的方法实施;实施时既保证政治稳定,又不能使俄罗斯人民的各个阶层和群体的生活水平下降。这是摆脱我国目前所处困境的一个无可争辩的要求”。其次,他强调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调控作用,要求建立国家调控体系,使其“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力量的有效协调员,使它们的利益保持平衡,确立社会发展的最佳目标和合理参数”。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俄罗斯政府2000年6月通过了《俄罗斯政府长期社会经济政策基本方针》,2001年7月又公布了《2002—2004年社会经济发展中期纲要》,进一步制定了俄罗斯经济发展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了进一步实现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普京开始着手清除制约俄罗斯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最为著名的举措就是对金融寡头的打击。通过20世纪90年代初的私有化改革,金融寡头控制了国家大约80%的经济命脉,而叶利钦对于金融寡头们的过分倚重导致了金权勾结、政治腐败的滋生。普京上台以后,顺应俄罗斯民众对金融寡头的厌恶心理,重拳出击,打击那些对国家经济产生消极作用的俄罗斯寡头,极大地改善了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一位俄罗斯社会学家认为,俄罗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是官僚中的爱国主义者与寡头的矛盾,对寡头的打击正是官僚中的爱国主义者为维护国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普京的经济主张就是希望“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快的时间、尽可能小的代价使国家达到稳定”。
在政治领域,普京一直把政局稳定、消除叶利钦时代的“府院之争”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全俄公共观点研究中心2005年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40%的受调查者认同俄罗斯是欧洲文明和西方的一部分,46%的被调查者认为俄罗斯属于特殊的文明,西方模式不适用于俄罗斯。这一调查证明了在民族主义已经兴起的今日俄罗斯,自由民主的西方不再是俄罗斯唯一的依靠对象,民众已经更多地将注意力回转到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上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就公开声称:“俄罗斯的未来不在民主中。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要民主,而是不能通过西方的民主模式摆脱已经生活了75年的环境,这样做意味着俄罗斯的彻底毁灭。所以需要强有力的独裁统治。不是为了某个个人的专政,也不是为了共产主义或法西斯主义思想的专政,不是一个民族统治其他民族的专政,而是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是治国英才和国务活动家的政权。”普京题为《千年之交的俄罗斯》的电视讲话中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强调国家的作用,强调个体公民的民主权利必须服从国家的行政力量。他说:“俄罗斯即使会成为美国或英国的翻版,也不会马上就做到这一点(变成美国或英国),在这两个国家里,自由主义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历史传统,而在俄国,国家机器体制和结构在人民生活中一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俄罗斯人来说,一个强大的国家不是什么异己的怪物,不是要与之作斗争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秩序的源头和保障,是任何变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对于1993年议会选举中持民族主义观点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的大获全胜,普京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2001年,依照普京的设想,俄罗斯“统一党”、“祖国运动”和“全俄罗斯运动”三大政治组织合并创建了亲官方的“统一俄罗斯党”,将“统一的俄罗斯,强大国家,强盛的经济,灿烂的未来,富裕的生活”作为目标。很显然,总统对于俄罗斯民族主义中重视俄罗斯统一和强大的观念非常重视,加以继承和发挥,使之具有了国家主义和强国主义的内涵。2003年的俄罗斯议会选举和2004年的俄罗斯总统选举表明了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潮给俄罗斯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在这两次选举中,以极端民族主义著称的俄罗斯自由民主党获得的选票比1999年增加了一倍,而统一俄罗斯党更是获得了70%的选票。有评论家分析,统一俄罗斯党之所以能够在选举中大获全胜,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其口号“强大的俄罗斯,统一的俄罗斯”与民族主义政党的口号如出一辙,其宣言《争取民族成功的道路》也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统一俄罗斯党是争取民族成功的党”。
综上所述,民族主义在今天的俄罗斯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发挥着其他政治思潮不能发挥的作用。“俄罗斯民族的一切潜在能量都被调动起来,用以完成本民族应承担的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卢布贬值等有利的形势之下,俄罗斯经济开始稳步回升。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的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5.4%、9%、5%和4%;通货膨胀率则逐年下降,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分别下降20.2%、18.6%和15.6%。经济形势的好转直接带来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改善,2000年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了9.3%,2001年和2002年分别是6%和7.1%。如果没有民族主义的兴起,那么俄罗斯今天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是难以想象的。正如著名学者伊利英认为的那样,俄罗斯的复兴基础之一就是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因为只有民族主义才可能推动民族自觉意识的发展和俄罗斯民众的统一。上文提到的俄罗斯政府所做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其实是对民族主义思潮兴盛的一种回应。政府对民族主义的观点和思想加以改造利用,借助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来实现自己内政外交方面的目标,这一做法一方面可以起到填补意识形态真空,保持国家凝聚力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重新整合民族意识理念,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奠定基石。
实践证明普京政府的这些措施确实行之有效。在针对“俄罗斯民族自我觉醒意识”的一项调查中,约有36%的俄罗斯人认为国家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强大自己的民族国家,即俄罗斯”,有30%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同独联体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有23%的人认为“从领土的规模来讲应该恢复到前苏联时代的状况”。这些数据表明,目前俄罗斯国内的大多数人开始对自己“民族国家”的新身份有了清楚的认识,能够以本民族的基本利益为出发点比较理智地在内政外交方面做出决定。这一局面的出现是同普京政府近年来的宣传和努力分不开的,而普京自己也因此在俄罗斯国内享有了巨大的声誉和威望。2008年普京的总统任期即将结束,但是俄罗斯民众显然希望由普京而不是由别的领导人来接替总统的位置。民众希望政府修正宪法、支持普京参加下一届选举的呼声越来越高,截至2006年的6月,支持修宪使总统连任的已经从2005年9月的41%上升到59%,反对者也已经从之前的42%下降到了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