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19989200000021

第21章 宦途记事(3)

名将晚谬

自古以来,有名的将领,凡是立下赫赫战功,而后来犯了错误,无法善终的人,大多是因为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轻视敌人所造成的。

三国时期,关羽在千军万马中杀死了袁绍的两位骁勇战将——颜良和文丑,功成名就。在樊地(今湖北襄樊)进攻曹仁时,又全歼于禁等七军。关羽因此名声大噪,远近闻名,以至于曹操准备舍弃都城许昌,逃避开关羽。然而,在与东吴作战时,关羽却未能看穿吕蒙和陆逊的奸计,落入孙权设下的陷阱,父子都成了俘虏,坏了大事。

西魏的王思政镇守玉壁时,高欢连营四十里围攻他,最终因天气寒冷、粮草缺乏而被迫退兵。当王思政移镇荆州时,举荐韦孝宽接替自己守卫玉壁城。高欢趁机又率东魏重兵大举围攻玉壁,经过五十天的激战,东魏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这也是王思政的功劳。后来,王思政想以颍川长社县为行台治所,特意给崔猷写了一封信,崔猷回答说:“襄城郡控带京师和洛阳,是当今的战略要地,如有特殊情况,便于相互接应。颍川郡临近敌境,又无山川之险以为屏障,不如重兵驻守襄城,同时派遣良将守卫颍川,这样表里俱固,人心易安,即使有出乎意料的事件发生,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西魏丞相宇文泰下达命令,根据崔猷的策略行事,可是王思政再三请命,而且保证敌人水攻一年、陆攻三年之内,不麻烦朝廷发兵救援。不久,颍川被东魏大将军高澄攻破,王思政自己也做了俘虏。

东魏的慕容绍宗曾带兵一举消灭了侯景的四万人马,当时的将帅都比不上他。但在围攻颍川(今河南许昌)时,却仓皇失措,以至于跳水自杀了。

吴明彻是南朝陈的大将,在国家并不昌盛时,他率兵进攻北齐。他的韬略和才干受到当朝公卿大臣的赞赏,他的部队所及之处,战无不胜,仅仅几个月,便收复了江北的所有土地。北齐被北周灭亡后,吴明彻再次北伐进军,在进攻周的彭城(今江苏徐州)时,被王轨困住。王轨准备斩断他的后路。吴明彻的部下萧摩诃要求率兵先将王轨除掉。他不赞同,并且说道:“高举战旗,勇往直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深思熟虑,是老夫我的事情。”之后不到十天,周围的水路就被王轨斩断了。这时候,萧摩诃又请求悄悄派兵突围,吴明彻还是没应许。因此失掉了有利的时机,吴明彻最终成了俘虏,其部下将士三万人血染沙场。

以上四人的过失,大同小异。

冯道王溥

冯道做宰相历经数朝。他在任后汉隐帝的宰相时,自称“长乐老”,并写了一篇《长乐老自叙》,叙中说:“我自从燕地逃亡到河东,先后奉事于后唐庄宗、明宗、愍宗、清泰帝,后晋的高祖、少帝,契丹灭晋后又奉事于契丹主,后汉的高祖,直到现在的皇上。三世被赠为师傅;官阶从将仕郎一直升到开府仪同三司;职务从幽州巡官一直升到节度使;官从大理评事一直升到中书令;正官从中书舍人升到太师;爵从开国男爵升到齐国公。我之所以能得到皇上的重用,就是因为我奉行这样的原则:孝敬父母,忠于国家,不说不规矩的话,不收不仁义之财。下不欺骗地,中不欺骗人,上不欺骗天。唯独不足的是,我始终不能帮助皇上统一天下,安定国邦。确实有愧于历朝君主对我的厚遇。现在虽年老体迈,却还能自求安乐。”

冯道的这一段自白,记载在范质的《五代通录》这本书中。从他自己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稳坐相位的秘诀就是:见风使舵、八面玲珑。这种做官风格,遭到了本朝一些正人君子们的嘲笑和讽刺,欧阳修、司马光等人就嘲笑冯道没有廉耻、不知荣辱,因贪于官位而不惜屡次背叛自己的主子。

还有一位与冯道类似的宰相,他便是王溥。他从后周太祖时当宰相,经历了周世宗、周恭帝,后来本朝太祖赵匡胤代替了周帝而建立宋朝以后,他仍旧担任宰相,直到太祖乾德二年(964年)才被罢免相位。后来他也作了《自问诗》,序言说:“我二十五岁时中进士甲科,追随周太祖征战河中,很快位升宰相。在相位共计十一年,经历了四个朝代,去年春天又蒙受皇恩授以太孺太保官衔。每次想到自己才疏学浅,却得到如此殊荣和礼遇,只在十四、五年间就位极人臣,实在是文人之中最庆幸的了。现在年近四十三岁,除了按例上朝奏事之外,平时就静心念佛、歌颂太平。”

此序见于《三朝史》,而诗未流传下来,与《长乐叙》很相似,而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还值得讨论。

曹参赵括

汉高祖疾病缠身,吕后问道:“萧何死了以后,谁能当上宰相呢?”

“曹参可以作相。”高祖答道。

萧何辅佐汉惠帝,有一次生病,惠帝问:“万一你辞世,谁可以替代你做丞相?”

萧何回答:“知臣莫若主。”

惠帝又问:“曹参做相可否?”

萧何说:“这个人您算是选对了。”

当时,曹参在齐国做宰相。当他听到萧何已死的消息后,赶忙吩咐舍人赶赴京师,并说明自己很有可能担任相位。之后,天子果然派遣使者接曹参回京师做相。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他父亲赵奢也难不倒他,但不认为他学得好,对他母亲说:“赵国如果一定让他为将,他必定葬送赵国的大军。”其后,廉颇和秦国对垒,秦国的应侯范雎,用一千两黄金到赵国行反间计,说:“秦国所怕的人,只有赵括。”赵王信以为真,使用赵括代替廉颇。蔺相如劝阻,赵王不听,赵括的母亲上书赵王,说赵括不能用,赵王又不听,秦王听说赵括当了赵国的大将,于是暗地让白起代替王龁,于是就打败了赵国,赵括本人战死,损兵折将四十万。

曹参适合做丞相,汉高祖认为行,汉惠帝认为行,萧何认为行,曹参本人也认为行,因而汉朝得以振兴。

赵括不适合担任宰相,他父亲认为不合适,母亲觉得不合适,大臣觉得不合适,秦王、应侯、白起也知道赵括不适合做相,唯有赵括本人觉得自己可以,因此赵军遭遇惨重的失败。

唉!将相维系一个国家的安危,选择时不可不深思熟虑。秦用白起代替王龁,赵用赵括代替廉颇,用不着开战,胜负已经非常分明了。

曹参不荐士

“萧规曹随”是西汉初年一个典故,说的是丞相萧何和曹参二人的故事。相国萧何死后,由曹参接任其职,曹参任职后,整日饮酒度日,对国家大计毫无成就,而且还自称:“高祖(指刘邦)与萧何打下江山以后,已经定下了明确的法令制度,我只需按照他们定下的规章制度去办理,只要不出现什么过错,就可以了。”这话起初听起来没有什么不妥的。但是,按当时的情形,汉朝建立在秦王朝灭亡以后,刘邦争得天下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百业待兴,难道已经定下来的章程就没有可以修订和完善的地方了吗?

曹参当初在任齐国相时,听说胶西(今山东高密西南)的盖公精通黄老之术,便派人以厚礼邀请。盖公对他说,治国之道,最重要的是要清静无为,不多生事端,这样老百姓自然会安居乐业,没有异心。曹参深表赞赏,当即腾出正房供盖公居住,并且实实在在地以黄老学说为指导思想治理国家。所以他任齐国相九年,齐国平安无事。不过,曹参就任西汉王朝的丞相时,并没有带盖公为助手。

当时,山东有东郭先生和梁石君隐居在深山中。有人对曹参的幕客蒯彻说:“你是曹相国的宾客,对相国有拾遗补阙、推荐贤能人才的责任。东郭先生和梁石君,是一般人比不上的贤达明敏人才,你为什么不向相国推荐他们呢?”蒯彻把这两个人向曹参作了引荐,曹参只把他们当贵宾对待。

蒯彻与山东人安期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在秦末曾给项羽献计献策,项羽没有采纳他们的计谋,但是准备封他们做官,两人坚决推脱。安期生这样的精明人,曹参也不推荐。

以上各位贤能之士都没有受到曹参的任用,假如史书没有失传的话,曹参不举荐任用贤能之士的过错肯定会更多。

周亚夫王猛

汉景帝刘宿登基的第三年,吴、楚、赵等七个刘姓诸侯王同时发动战乱,吴王刘濞甚至自称东帝,肆意与西汉王朝对立。消息一传开,震惊全国。汉景帝派遣老将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为太尉,率军前去平息叛乱。周亚夫素来以治军严谨、足智多谋闻名,很快就平定了叛乱,为汉朝立下不少功劳。可是,最后却死于非命。汉景帝虽不是贤德之君,但也不是一位滥杀的帝王,为何单单狠心杀掉了周亚夫呢?

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中,虽没有确切地记录周亚夫的个性,但是从他立身处世来看,他无疑是一个性格执拗的人。

汉文帝时,匈奴大举入侵汉朝,文帝任命周亚夫为将军,率军驻守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目的只是为了防备匈奴,而细柳离京师长安只有几十里地,不像率军驻守到边境要塞和敌军对阵,瞬间就有可能发生预料不到的事情。可是当汉文帝到细柳慰劳军队,军士不让文帝进去。直到汉文帝派使臣拿着节旄下诏令给周亚夫,说自己要入城慰问军队,周亚夫才打开军营的边门。进入军营后还不让文帝一行人骑马奔跑,文帝只好勒着马缰绳骑到周亚夫的营帐。周亚夫手执兵器,自称作为披甲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礼了,要求以军中礼节见文帝。汉文帝变了脸色,回过周亚夫的礼之后就离开了。

在千军万马之前,众目睽睽之下,帝王却听从将帅指挥,这哪里是臣下对皇帝的礼节啊!由此可知,周亚夫高傲自负,目无君主,习以成性。所以当景帝赏赐他食物时,因为没把肉块切成片,没摆设筷子,他就流露出不满意的神色。周亚夫肯定是因为在言辞中已表现出对皇帝的不满,才丢了性命的。一代名将因此而死,真可惜啊!

十六国时,前秦的大臣王猛带兵进攻前燕。正值围攻前燕都城邺(今河北临漳)时,前秦皇帝苻坚从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赶赴前线。当他走到安阳时,王猛暗中去拜见苻坚。苻坚说:“以前周亚夫在军中不迎接文帝,今天将军您却在两军对阵的紧急时刻离开军队,这是为何?”王猛回答:“周亚夫不迎接皇帝是为了求得好名声,我内心蔑视他。”由此看来,王猛的思虑和见识远与周亚夫截然不同。

汉人坐语言获罪

躺着的一块石头突然自己站了起来,枯死的柳树竟然挺直地恢复了原貌,这是汉昭帝时发生的两件怪异事件。当时,朝廷之中众说纷纭,提心吊胆。

有一位名叫眭孟的人上书指出:“根据阴阳五行的理论,这两件怪异事件预示着将要有一位老百姓成为帝王。朝廷应该找寻此人,将皇位传给他,皇帝退位后给一百里的田地作为食邑。”

当权者大将军霍光,听了这话十分恼火,给他定了个妖言惑众的罪名,处以死刑。眭孟乱发议论,倒也该死。

汉宣帝时,盖宽饶上书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天下者,应该传帝位给儿子;官天下者,应该传帝位给贤人。”执法部门认为:盖宽饶的意思是要皇帝传位,这还了得?也处以死刑。这人也不能说没有罪。

同时期的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因犯错误罢官家居。他在给友人孙会宗的回信中写有一首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张晏误解此诗,诬告他蔑视朝廷一派混乱。汉宣帝十分生气,以犯上作乱为罪腰斩,他的妻子、儿子都被处死了。这真是冤枉他了。

李德裕论命令

唐武宗时期,李德裕做宰相,唐武宗对李德裕百依百顺。担任给事中一职的韦弘质向皇帝提议宰相不得兼顾财政,李德裕立刻向皇上奏言说:“春秋齐国时期,管仲担任宰相,长期治理国家,使国富民强。管仲曾说过:‘治国有方,没有比朝廷的法令更加要紧的了。’法令被看重了,君王就有了威望;君王威望高了,国家就安定下来了。因此,治国的根本方法,就是朝廷的法令。因此可以说:‘臣子私下减少朝廷的法令,要杀;臣子私下增加朝廷的法令,要杀;臣子不实施朝廷的法令,要杀;臣子私下扣压朝廷的法令,要杀;臣子不服从朝廷的法令,要杀。——这五种罪也不可赦免的。’管仲还说过:‘法令由君主制定,而臣子讨论是否恰当,那是君王大权旁落的体现。’不幸的是,先皇文宗太和年间以来,风俗凋敝,朝廷有了法令,臣下横加指责。这种陋习不根除,就无法治理国家。微臣认为划分职务权限,是皇上的权力,不是小人所能干涉的。韦弘质是微贱之臣,怎能说他不该说的话,干涉他无权干涉的事,狂妄地向皇上胡言乱语呢!这是韦弘质轻蔑宰相的行为。”

李德裕这番话的本意是想使朝廷威武而严肃,臣子肃穆,国家行政大事由宰相辅佐皇上处理,以改正藩镇割据时各自为政,中央成了空壳的混杂局面,因此言辞慷慨激昂。李德裕执政时很专权,同在朝中的其他宰相都是凑数罢了。假如按他上述所说实施,圣旨一下,臣子都不能有异议,那么朝廷所设谏官、御史、给事、舍人这些专司谏言皇上、监察政令得失等的职官都应当废黜了。再说韦弘质职位是给事中,是朝廷设的读署奏抄、驳正政令违失的要员,也不是微贱之臣。由此可以看出李德裕这段话颇有偏激过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