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红楼梦(青少年四大名著)
19951300000061

第61章 宝玉娶亲成大礼

雪雁到了新房子,看着眼前的情景,想起她家姑娘,也不免伤心起来,她想:“宝玉以前和我们姑娘好得就像一个人似的,现在却总不见面了,也不知道是真病假病。可能是怕我们姑娘不依,他就假说丢了玉,装出傻子样儿来,叫我们姑娘寒了心。他好娶宝姑娘啊。我看看他去,看他见了我傻不傻。总不能今天还装傻吧!”想着,已溜到里间的屋子门口,偷偷儿地看。这时宝玉虽然还是有些糊涂,但是听说要娶黛玉做妻子,高兴得手舞足蹈,病情也不太严重了。雪雁看了,又是生气又是伤心。

宝玉叫袭人快快给他打扮好。他坐在王夫人屋里,看见凤姐、尤氏忙忙碌碌只管问袭人道:“林妹妹从园里来,为什么这么费事,还不来?”袭人忍着笑道:“等好时辰呢。”

过了一会儿,大轿从大门进来,家里乐队迎出去,十二对宫灯,排着进来,倒也新鲜雅致。新人出轿,宝玉见新娘蒙着盖头,下首扶新娘的就是雪雁。宝玉看见雪雁,还在想:“为什么紫鹃不来,而是她呢?”又想道:“是了,雪雁本是她从南边家里带来的,紫鹃是我们家的,自然不必带来。”因此见了雪雁竟像见了黛玉一样高兴。傧相赞礼拜了天地,又请出贾母受了四拜,然后请贾政夫妇登堂,行完礼后,送入洞房。贾政原本不信冲喜说法,可是今天见宝玉居然像个好人一样,倒也很高兴。

宝玉此时到底有些傻气,走到新娘跟前说道:“妹妹身体好吗?好些天不见了,盖着这东西干什么!”刚要揭去,反而把贾母急出一身冷汗来。宝玉转念又一想:“林妹妹是爱生气的,不可冒犯。”只是等了一会儿,宝玉还是按捺不住,就上前揭了盖头。

宝玉睁眼一看,好像是宝钗,心里不信,自己一手持灯,一手擦眼,一看,可不是宝钗嘛!宝玉愣了一下,又见莺儿立在旁边,不见了雪雁。宝玉这时更糊涂了。以为是在梦中,呆呆地只管站着。

众人接过灯去,扶着宝玉坐下。宝玉两眼发直,一句话也不说。贾母怕他病发,亲自扶他上床。凤姐尤氏请宝钗进入里间床上坐下,宝钗此时自然是低头不说话。宝玉定了定神,见贾母、王夫人坐在那边,便轻轻地叫袭人道:“我这是在哪里呢?不是做梦吧?”袭人道:“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不要梦不梦的乱说,老爷可在外头呢!”宝玉悄悄儿的拿手指着道:“坐在那里的这位美人儿是谁?”袭人捂着自己的嘴,笑得说不出话来,歇了半天才说道:“是新娶的二奶奶。”

大家也都回过头去,忍不住地笑。宝玉又道:“好糊涂,你说的二奶奶到底是谁?”袭人道:“宝姑娘。”宝玉道:“林姑娘呢?”

袭人道:“老爷做主娶的是宝姑娘,怎么说起林姑娘来。”宝玉道:“我刚才看见林姑娘了,还有雪雁呢,怎么说没有。你们这都是做什么呢?”凤姐便走上来轻轻地说道:“宝姑娘在屋里坐着呢。别瞎说,回来得罪了她,老太太可不答应的。”宝玉听了,糊涂得更厉害了。口口声声的要找林妹妹去。贾母等人上前安慰,无奈他就是不懂。又有宝钗在内,不好明说。只能满屋里点起安息香来,定住他的神魂,扶他睡下。

众人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宝玉便昏沉地睡去了。贾母等人这才有些放心,叫凤姐去请宝钗歇息。宝钗像没听见一样,穿着衣服一声不响地歪下了。

第二天一早,贾政辞了宗祠,过来拜别贾母。贾母恐怕贾政在路上不放心,就没提宝玉又犯病的事。宝玉辞行回来,更加糊涂,连饭也不吃了。王夫人等忙了手脚,到处遍请名医,但都不能看出病因来。城外破寺中住着个穷医生,姓毕,别号叫知庵。他诊断宝玉是悲喜交加,冷暖失调,饮食不按时,所以造成了忧愁悲伤的感情郁积在心中。他给宝玉开了药,到晚上服用了,二更以后果然有些效果,贾母王夫人等这才放了心。

宝玉清醒一会儿,见大家散开后,就拉着袭人的手哭道:“我问你,宝姐姐怎么来的?我记得老爷给我娶了林妹妹过来,怎么被宝姐姐赶走了?”袭人不敢明说,只得说道:“林姑娘病着呢。”宝玉又道:“我瞧瞧她去。”说着,要起来。连着几天不吃饭,身子哪能动?他哭着说道:“我要死了!我有一句心里的话,只求你回明老太太:反正林妹妹也是要死的,我的命也保不住了。两个病人都是要死的,不如腾出一处空房子,趁早将我同林妹妹抬到那里,活着也好一起医治服侍,死了也好在一处停放。”袭人听了这些话,哭的都快喘不上气来。

宝钗恰好和莺儿过来,听见这话,便说道:“你何苦说这些不吉利的话。老太太才安心些,你又生出事来。老太太一生只疼你一个,如今八十多岁的人了,虽然不期望着你的封诰,将来你成了人,老太太看着高兴,也不枉她老人家的一片苦心。太太更是不必说了,一生的心血,抚养了你这一个儿子,要是半途死了,太太将来怎么办呢。我虽然是命薄,但也不至到了那种地步。从这些来看,你就是要死,天也不容你死的。只管安心养病,四五天后,风邪散了,太和正气一足,这些邪病自然就都没有了。”

宝玉听了,竟然无言以对,半天才嘻嘻地笑道:“你好长时间不和我说话了,这会儿说这些大道理给谁听?”宝钗听了这话,便又说道:“实话告诉你吧,那两天你不知人事的时候,林妹妹已经亡故了。”宝玉忽然坐起来,大声诧异地说道:“真的死了吗?”宝钗道:“真的死了。谁还会去诅咒她吗。老太太、太太知道你和姐妹们感情深,如果你听见她死了,自己也要死,所以没有告诉你。”宝玉听了,不禁倒在床上,放声大哭。

宝玉忽然眼前漆黑,辨认不出方向,心中正恍惚,只见眼前好像有人走来,宝玉茫然问道:“请问这是哪里?”那人道:“这是阴间的黄泉路。你的寿命还没有结束,怎么到这来了?”宝玉道:“刚才听说有一个朋友去世了,所以就找到这里,没想到却迷了路。”那人问道:“你朋友是谁?”宝玉道:“姑苏城的林黛玉。”那人冷笑道:“林黛玉活着和常人不一样,死了和鬼不一样,没有魂魄,能到哪里去找呢!人的魂魄,活着聚成有形的人体,死了就散成气体。常人死了都没处寻找,何况林黛玉呢。你快回去吧。”

宝玉听了,呆了半天说道:“既然死了的人都散成气了,怎么还有阴间呢?”那人冷笑道:“这都是世俗的说法,用来警世世人的。人们总是说,那些不安分守己的人、不到寿限就自杀的人、因为贪图女色或者斗气斗狠死了的人,他们的魂魄都被关在了地狱里,遭受着无穷无尽的痛苦,来抵偿活着时的罪责。你到这里来找林黛玉,不是找错地方了吗?再说,林黛玉已经回到太虚幻境,你要是真心想找到她,就要养好身体,到时候自然就能见面了。”

那人说完,从袖中取出一块石头,向宝玉心口扔来。宝玉听了这话,又被这石子打着心窝,吓得想要回家,可是却迷了路。正在踌躇间,忽然听到那边有人喊他。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贾母、王夫人、宝钗、袭人等哭泣叫着。自己仍旧躺在床上,案上有红灯,窗前是明月,自己依然是在繁华的世界,刚才只是一场大梦。他浑身都是冷汗,心里反而觉得清爽了。他仔细一想,确实是无可奈何,只能长叹几声而已。

宝钗早已知道黛玉的死,因贾母等不许大家让宝玉知道,担心加重他的病情。自己却深知宝玉的病就是因黛玉而起的,丢失了玉是次要的,所以趁刚才的机会说出来,想让宝玉在悲痛中断了念头,魂魄归一,可能病就容易治了。贾母、王夫人等不知宝钗的用意,怪她太鲁莽,后来见宝玉醒了过来,这才放了心。又立即到外书房请了毕大夫进来诊视。那大夫进来诊了脉,说道:“奇怪,这回脉气沉静,精神安定,明天再服用调理的药,就可以好了。”说着出去。大家各自安心的走了。

服过药后,宝玉渐渐感觉神志安定一些,但想起黛玉来,却还是很伤心,辛酸地直落泪。想要寻死,又想起梦中的话,又怕老太太、太太生气,所以下不了决心。他想黛玉已经死了,宝钗又是绝对一流的女孩子,就开始有些相信金玉良缘的说法了,心里也宽慰了很多。宝钗看宝玉也没什么大事,自己就安心了。

[傧相]

古代称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现指婚礼中的伴娘伴郎。

[冲喜]

旧时迷信风俗,家中有人病重时,用办理喜事(如迎娶未婚妻过门)等举动来驱除所谓作崇的邪气,希望病人转危为安。

[安息香]

属开窍药。有开窍醒神、豁痰辟秽、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封诰]

古代皇帝对功臣的女眷给予的封赏和赞誉,称为封诰。

[魂魄]

指人的精神灵气。古代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