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红楼梦(青少年四大名著)
19951300000046

第46章 憨湘云醉眠芍药

过了几天,宫中的老太妃去世了,凡是有爵位的都要去守灵。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和许氏等每天都要进朝参加祭祀活动,到下午以后才能回家,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商量,宁荣二府不能没有主事的人啊,就上报说尤氏要休产假,留下她来帮助处理两边府里的事。又委托薛姨妈照看大观园里的诸位姐妹,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让薛姨妈照管好黛玉,薛姨妈就搬到了潇湘馆和黛玉同住,照顾她的饮食用药等。黛玉感激不尽,也跟着宝钗一起叫娘,称呼宝钗姐姐,宝琴妹妹,亲热得就像一家人一样。贾母见了也很高兴、很放心。

这天皇帝又下令,各官宦人家把自家的戏班子都解散了。王夫人分析说:“这些学戏的和那些丫鬟们不一样,她们也是好人家的孩子,因为没办法才这样的。不如给她们几两银子做路费,让她们各自回去吧。”尤氏又补充说:“要不就去问一下她们自己,愿意回去的,就让她们的父母来领回去,给几两银子当路费。要是不愿意回去的,就留下。”王夫人叫来十二个女孩子一问,有的怕父母再卖了自己,有的是父母双亡的,也有的是舍不得这里。想走的也就四五个人,王夫人让她们的干娘领回家,等着亲父母来领走。不愿走的就分派在园子里使唤。

清明这天,贾琏准备好祭祀的用品,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国府的贾蓉也和同族的几个人去了。因为宝玉还没痊愈,所以就没让他去。吃过饭后有些发困,袭人说:“天气这么好,你出去逛逛吧。”宝玉拄了一支拐杖,趿拉着鞋,就出去了。园子里的老婆子们都各忙各的,有栽花的,有种豆的,水池里还有人驾着船捞泥种藕的。香菱、湘云、宝琴和丫鬟们坐在石头上看着玩儿。湘云见宝玉过来,忙笑说:“快把这船打出去,他们是接林妹妹的。”大家都笑起来。宝玉红了脸,也笑道:“人家的病,又不是故意的,你也来取笑。”湘云笑道:“本来就是好笑,怎么能怪别人。”说着,宝玉也坐下来。湘云说:“这里有风,石头上又冷,坐一会儿就回去吧。”宝玉正要去看林黛玉,就起身拄拐去潇湘馆了。

当下宝玉的生日到了,宝琴也是这天。因为王夫人不在家,也不像往年那样热闹。宝玉清晨起来,梳洗完毕,穿戴整齐出来。到前厅院中,点了香,行了礼,奠茶焚纸后,便到宁府中的宗祠祖先堂两处行礼。然后走到月台上,又朝上遥拜贾母、贾政、王夫人等。顺便到尤氏上房、薛姨妈处、李氏等房中一一行礼后才回来。进来便歪在床上,才喝了半杯茶,就听外面唧唧呱呱,一群丫头笑着进来,说:“拜寿的挤破门了,快拿面来我们吃。”这时,探春、湘云、宝琴、岫烟、惜春也都来了。大家刚坐下,平儿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来了,原来今天也是平儿的生日。探春等人吩咐丫头告诉凤姐,今天留平儿一日,大家在一起过生日。

探春就开始忙活起来,她一边派人去问李纨、宝钗、黛玉,一边派人去传柳家的进来。探春笑着对柳家的说:“你原来不知道,今儿是平姑娘的生日。现在我们私下凑了份子,单为平姑娘预备两桌酒席。你只管挑好菜预备着,然后去我那里领钱就是了。”柳家的听说忙去预备酒席。探春又邀请了宝玉,一起到厅上吃面。等到李纨和宝钗都来了,又派人去请薛姨妈和黛玉。因为天气暖和,黛玉的病渐渐好了,所以她也来了。这样,挤了满满一大厅的人,花团锦簇,燕语莺声。

薛蝌又送了巾扇香帛四色寿礼给宝玉,宝玉于是过去陪他吃面。两家都准备了寿酒,互相赠送。饭后,宝玉和宝钗等人一起回园子。大家来到沁芳亭边,只见袭人、香菱、侍书、素云、晴雯、麝月、芳官、蕊官、藕官等十来个人都在那里看鱼玩呢。见他们来了,都说:“芍药栏里准备好了,快去上席吧。”宝钗等人带着他们来到了芍药栏中红香圃三间小敞厅内。尤氏已请过来了,一会儿又接了鸳鸯来。众人都笑:“寿星全了。”于是大家坐好,热闹了一会儿。

宝玉提议说:“干坐着没意思,不如行个酒令才好。”众人有的说行这个令好,又有说行那个令好的。黛玉道:“依我说,拿了笔砚全都写上,拈成阄儿,咱们抓出哪个来,就是哪个。”众人都说好。于是拿了笔砚和纸来,香菱近日学了诗,又天天学写字,见了笔砚便连忙起座说:“我写。”大家想了十来个,香菱写完后搓成阄儿,扔在一个瓶里。探春让平儿挑,平儿用筷子夹了一个出来,上面写着“射覆”二字。

宝钗笑道:“这可是酒令的老祖宗啊。‘射覆’很古老了,现在已经失传了,这是后人编的,比其他的酒令都难。这里有一半人不大会,不如换一个雅俗共赏的吧。”探春笑道:“既然已经选这个了,怎么能换呢。可以再选一个,要是雅俗共赏的,就叫她们去做。咱们还用这个。”说着又叫袭人挑了一个,却是“拇战”。史湘云笑着说:“这个简单利索,正对了我的脾气。我划拳去了。”探春道:“只有她乱令,宝姐姐快罚她一杯。”宝钗不容分说,便灌湘云一杯。

探春道:“我喝一杯,我是令官,大家听我安排就是了。”说完又命人取了令骰令盆来,“从琴妹妹开始扔下去,对了点的二人射覆。”宝琴一掷,是个三,岫烟、宝玉等都扔得不对,直到香菱才扔了一个三。宝琴笑道:“最好是说屋里的东西,说外边的根本就没法猜了。”探春道:“当然。三次猜不中的要罚一杯。你覆,他射。”宝琴想了一想,说了个“老”字。香菱一时想不到,满室满席都不见有与“老”字相连的成语。湘云听了也乱看,忽见门斗上贴着“红香圃”三个字,便知道宝琴覆的是“吾不如老圃”的“圃”字。她见香菱射不着,大家又击鼓催她,便悄悄地拉香菱,教她说“药”字。黛玉看见了,说:“快罚她,在那里作弊呢。”这一喊,大家都知道了,忙又罚了一杯,恨得湘云拿筷子敲黛玉的手。于是又罚了香菱一杯。

下则宝钗和探春对了点子。探春覆了一个“人”字。宝钗笑道:“这个‘人’字范围大得很。”探春笑道:“那就添一字“窗”吧,”宝钗一想,见席上有鸡,便射着她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便射了一个“埘”字。探春知她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各自喝了一杯。

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那边尤氏和鸳鸯隔着席也“七”、“八”乱叫划起拳来。平儿袭人也作了一对划拳,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的镯子响。一会儿湘云赢了宝玉,袭人赢了平儿,尤氏赢了鸳鸯,三个人限定酒底酒面,湘云便说:“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历书上的话,总共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和人事有关的水果或者菜肴名。”众人听了,都笑说:“只有她的令比人唠叨,倒也有意思。”便催宝玉快说。宝玉笑道:“谁说过这个,也得想一想啊。”黛玉便道:“你多喝一杯,我替你说。”宝玉真喝了酒,听黛玉说道:落霞与孤骛齐飞(古文),风急江天过雁哀(旧诗),却是一只折足雁(骨牌名),叫的人九回肠(曲牌名),这是鸿雁来宾(黄历上的话)。大家笑了,说:“这一串子倒有些意思。”

大家又继续划拳,这次湘云输了,请酒面酒底。宝琴笑道:“请君入瓮。”大家笑起来,说:“这个典用得当。”湘云便说道:奔腾而砰湃(古文),江间波浪兼天涌(旧诗),须要铁锁缆孤舟(骨牌名),既遇着一江风(曲牌名),不宜出行(黄历上的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说:“真是个诌断了肠子的。难怪她出这个令,故意惹人笑。”又听她说酒底。湘云吃了酒,夹了一块鸭肉咂摸味儿,忽然看见碗里有半个鸭头,就拿过去吃脑子。众人催她快说,湘云便用筷子举着说道: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哪讨桂花油。众人越发笑起来,引得晴雯、小螺、莺儿等一干人都走过来说:“云姑娘会开心,拿着我们取笑,快罚一杯才行。”湘云只得饮了。

大家又该对点的对点,划拳的划拳。这些人因为贾母王夫人不在家,没人管束,便任意取乐,呼三喝四,喊七叫八,真是十分热闹。玩了一会儿,大家才散了。忽然发现不见了湘云,大家都以为她到外边走走就回来的,谁知道左等右等也不来,派人各处去找,结果也没找到。

正着急时,一个小丫头笑嘻嘻地走来说:“姑娘们快去瞧云姑娘吧,她喝醉了想凉快,在山后头的一块青石板凳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过来看。只见湘云躺在山石僻静的一个石凳上,已经睡着了,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满脸都是落花,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快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哄哄地围着她——原来她还用手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大家看了,又是喜欢,又是好笑,忙上来推醒她,扶她起来。湘云做梦口中还说着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众人笑着推她,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凳上潮,不要睡出病来。”湘云慢慢睁开眼睛,见了众人,低头看了看自己,才知是醉了。她本来是想凉快凉快的,没想到酒劲儿上来,就睡着了。她感到不好意思,连忙起身来到红香圃中,洗过脸,喝了两碗茶。探春叫人将醒酒石拿来给她含在口内,又给她喝了一些酸汤,才觉得好了些。

[太妃]

在封建社会,皇帝去世后,他的妃嫔通常受封为各级太妃。

[爵位]

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

[月台]

古时建筑上,正房、正殿突出连着前阶的平台叫“月台”,月台是该建筑物的基础,也是它的组成部分。

[射覆]

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是古代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高超又有趣的玩乐方式。

[拇战]

猜拳。酒令的一种。其法:两人同时出一手,各猜两人所伸手指合计的数目,以决胜负。

[令官]

宴会上主持行酒令的人。

[门斗]

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

[酒面酒底]

行酒令的前后部分。行令前是斗满杯,未饮而先行之令称为“酒面”,饮而后行之称“酒底”。

[醒酒石]

喝醉酒后,衔在嘴里可以解酒解渴的石头。

人物谱:

史湘云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母娘家的侄孙女,宝玉的表妹。父母早亡,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但叔叔婶婶对她并不好。她的身世和林黛玉有点相似。但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作“爱哥哥”。她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富有“真、善、美”的豪放女性。她和宝玉也算是好友,在一起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毕竟胸襟坦荡,“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不过,另一方面,她也没有林黛玉那种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在史湘云身上,除她特有的个性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封建时代被赞扬的某些文人的豪放不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