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19950800000093

第93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13)

(4)季节饲养法。环境因素中的气象因子如刮风、下雨、寒冷、炎热等都能影响泌乳量。季节不同,气候也随之变化,产奶量也受其影响。所谓季节饲养法,是指奶牛日粮营养水平根据季节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以求始终能满足奶牛所需营养水平的饲喂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营养供应,减少气温对奶牛的不良影响,促使奶牛达到全年稳产、高产的目的。

①春季饲养。从3月中旬到5月中旬,平均气温为10~15℃,为奶牛最适的季节。由于新陈代谢旺盛、机体换毛等生理特点,故应适当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的水平。

②夏季饲养。此期从6月上旬到9月上旬,平均气温为25~30℃。由于气温升高,故对奶牛影响颇大,具体表现为:食欲减退,奶牛对精饲料和粗饲料的进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研究表明,当气温由25℃再升高1℃时,母牛标准产奶量下降1.98千克,干物质进食量下降约6.9%;体温升高,气喘,也有的因体温散热障碍,体温过高,导致热射病发生而引起母牛死亡。

鉴于气温升高对母牛的影响,除应加强防暑降温工作和完善防暑设施外,应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供给适口性好、品质优良的饲料;按产奶量适当增加精饲料比例,提高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浓度,同时,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半,增加饲喂一次清凉饮料(凉水粥);142

对于日产奶量在25千克以上的奶牛,应加强夜班和早班饲喂,中班少添精饲料,运动场内可架设草架、食盐槽,任牛自由采食,并供应充足清水;调整奶牛产犊时间,产犊期应错开夏季。

③秋季饲养。从9月中旬到10月下旬,平均气温20~25℃,能量、蛋白质水平略低于夏季,调整粗纤维与干物质的比例,增加粗饲料的饲喂量,促进体质恢复。

④冬季饲养。从11月上旬到3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0~5℃,冬季气温较低,奶牛消耗能量多,吃进食物的能量很多要用于维持体温;另外,低温可影响干物质的消化率。研究指出:奶牛在低温条件下,日粮中干物质的消化率有下降趋势。温度平均下降1℃,其消化率降低0.24依0.06。因此,在满足母牛营养需要的同时,应加强防寒保温工作,如:温水拌料;精饲料的20%~30%制成稠粥料;块根饲料全部蒸煮成熟食;饮水加温;牛棚门窗的遮蔽;运动场勤垫褥草,架设风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