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19950800000092

第92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12)

水平的能力。随着精饲料饲喂量的逐渐增多,母牛对精饲料已经有了适应过程,产犊后易保持精饲料的进食量,避免因产后突然增加精饲料而引起瘤胃内环境和微生物群的剧烈变化,减少消化机能紊乱的发生。产犊后加喂较多的精饲料,为泌乳初期提供了充足、丰富的能量来源,有利于促使产后奶牛泌乳高峰的尽早出现,保持全泌乳期有较高的奶产量。产后能量进食量大,减少了奶牛体脂肪的分解,有助于缓解能量负平衡和体重的减轻程度,降低产后酮病的发病率,促进繁殖机能的正常化。

3)引导饲养存在的问题。

①某些个体采食了较多的精饲料,但不一定高产,造成投入产出比下降。

②由于精饲料用量长期过多,致使瘤胃中pH值降低、乳酸蓄积,易导致奶牛瘤胃酸中毒发生。

(3)分群饲养法。在一个超过200头产奶的母牛群中,根据其生产性能和生理阶段的不同,将奶牛分群进行饲养的一种方法。通常可分为高产奶牛群、一般奶牛群和干奶牛群。

1)奶牛群。高产奶牛群指胎次产奶量在7000千克以上、母代产奶量在7500千克以上的后备牛组成的牛群。这种牛群在生产上常称为“核心牛群冶。高产奶牛群的标准可根据本场生产奶量而定。普通奶牛群指胎次产奶量一般(7000千克以下)且尚未停奶的奶牛群。干奶牛群指将高产奶牛群、普通奶牛群中已经妊娠停奶的奶牛集中饲养的牛群。

2)分群饲养法的优点。便于合理安排饲料,能充分发挥饲料利用率。由于奶牛群不同、饲料成分供应不同,高产奶牛群应饲喂品质优良饲料组成的全价营养水平的日粮;普通奶牛群和干奶牛群分别饲喂其各自的日粮,使奶牛都能获得自己所需的营养成分,减少141

了饲料浪费。便于统一管理,避免混群饲养(高产奶牛、低产奶牛、干奶牛一起饲喂)而造成高产奶牛营养不足,低产奶牛或干奶牛因能量过剩而发胖造成所谓“肥母牛冶的综合征发生;减少难产、繁殖率低、低产、低干物质消耗和新陈代谢紊乱等现象的出现。由于奶牛生产性能、生理状况在不断地变化,因此,要随时观察奶牛的各种表现,各牛群因产奶量、妊娠、分娩而随时变更牛群,故在生产中要认真组织,合理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