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19950800000082

第82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2)

饲料粗蛋白进入瘤胃后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不消化饲料(粗)蛋白质经瘤胃、小肠、大肠排到粪便中;第二部分为饲料粗蛋白质到小肠后的可消化部分,消化率约为80%,不消化部分归第一部分;第三部分为降解饲料(粗)蛋白质,先降解为氨,再合成细菌(原虫)粗蛋白质,到小肠后分为核蛋白质及细菌(原虫)真蛋白质。核蛋白消化部分被吸收,不消化部分归第一部分,同样细菌真蛋白质可消化部分被吸收,不消化部分归第一部分。不降解饲料粗蛋白质消化率与细菌真蛋白质消化率都为80%左右。在小肠被消化吸收的氨基酸进入各个组织,叫吸收蛋白质,在组织中,各种功能[如怀孕、维持、表面蛋白质(毛、皮屑、皮肤等)的消耗、蛋白质沉积(生长)、泌乳]由吸收蛋白质转变为净蛋白质的过程中都各有其利用效率。例如泌乳由吸收蛋白质变为乳净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为0.7,而怀孕的利用效率为0.5,其他都在0.5~0.7之间。不能利用的氮则到肾脏后由尿排出。至于消化道中氨的流出量与尿素的流入量,是以饲料食入氮为基数,氨流出量平均为40%(16%~80%),尿素流入量平均为23%(10%~42%),这些对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和氮的代谢都很重要。

4.奶牛的泌乳及主要营养指标

泌乳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早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乳期。早期为0~70天,中期为70~140天,后期140~305天,干乳期为305~365天。泌乳高峰在产后50~80天。牛产后食欲不好,到产后95~120天食入量达到高峰。由于泌乳早期牛产奶多而又吃不进很多饲料,所以体重下降,到产后50~70天,体重减少最多,平稳一段后又开始逐渐上升,直到泌乳后期怀孕末期上升较多。乳脂率在产后很高,接着下降,到泌乳中期降到最低点,以后保持平稳,在泌乳后期又逐渐上升。

§§§第二节影响奶牛采食量的因素

在舍饲条件下,奶牛的全部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发育、发情、妊娠、分娩和泌乳等)都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奶牛饲养是指给奶牛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提高采食量,保证奶牛获得丰富的营养物质,使泌乳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高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