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关隘
镇远关是石嘴山市境内最早的关隘。据《万历朔方新志》记载:“国初……开镇置镇远关,去平虏城北八十里,是宁夏北境极边之地。”由此可知,镇远关的修筑时间,大致于洪武9年(1376年),耿忠为指挥创立宁夏卫的时期,地址在今惠农区西北约5公里地方之正义关沟口老关疙瘩处。《嘉靖宁夏新志》在“关隘”中也记载:“镇远关:在平虏城北八十里,实为宁夏北境极边之要地。关南五里,有黑山营,仓场皆备。弘治前,拨官军更番哨守,为平虏之遮。正德初,因各处征调轮拨不敷,遂弃之,致虏出没无忌,甚或旬月驻牧,滋平虏之患日深。镇远关自不能守,柳门等墩自不能嘹,平虏之势遂至孤立。“在”北路平虏城”也中记载:“宁夏迤北旧有镇远关,关之东为黄河,关之西贺兰山尽头,山水相交,最为要地,以故设关防守,诚振古之见也。关之南五里,旧有黑山营,设有官军备御。黑山营之南七十里,设平虏城。关之西,沿贺兰山四十里,有打硙口,乃贼出入要地,有险可守。先年守筑三关,设立墩台防哨。东西联属,远迩观望,烽火严明,贼亦难入。至弘治以前多因极边地方,供饷不便,军多逃散,兵力寡弱,遂行废弃。黑山止有空营;镇远虽称有墩有军,相距平虏城百里之远,孤危难守,有名无实而已。”
根据上述记载,镇远关实为明代宁夏北部边境之门户。既是明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要冲,也是游牧民族入犯中原的必经之路。镇远关一旦失守,则宁夏门户大开,可见其军事地位之重要,显然也是明代西北地区农牧业文明撞击和交融的节点。因其重要地位,所以附属的各类军事设施相对完善,因而在现石嘴山区形成互相扶助的军事系统,而镇远关则是整个军事系统中的重点,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军事作用。明代北路平虏城(今石嘴山市平罗县)分守的贺兰山隘口有:滚钟、黄峡、水吉、镇北、白寺、宿嵬、贺兰、新开、塔峡、西番、大水、小水、汝箕、小风、大风、归德、打硙口共17个。每个隘口中间或口门都筑有关墙,屯兵把守。清代平罗营分管的贺兰山隘口有:石嘴子口、镇远关口、红果子口、王泉口、打硙口、枣儿口、镇北关口、韭菜口、归德口共9个。
最早的烽燧
烽燧也称烽火台,亦称墩台、烟台、烽堠、墩堠、烽燧、狼烟台等。市境内最早的烽燧为明代洪武14年(1381年)所筑。明朝北路平虏营(今石嘴山市平罗县)管辖的烽火台有:镇宁、瓦窑、敌门、曹纪口、双谷墩、长胜、黑滩、靖夷、武定、柳门儿(迤东接黄河堰)、新七、下六、大乾围、小乾围、平羌、虎尾渠、明沙儿、下五、上六、白沙岗、定远(以上21墩属前卫周澄堡段)。旧七、哨池儿、打磑口外,武定、平虏、望远、头铺楼、独树儿、宁朔、永兴、威镇、新高山(以上12墩属前卫威镇段)。乾州、窟驼渠、四十里店、保安(以上4墩属前卫张亮堡段)。德胜(属前卫谢保堡段)。仇家步口、上五、中五(属右卫姚福堡段)。四棵树、方纯庄、上四、下四、新四、闸渠梢、余家庙(以上7墩属前卫李纲堡段)、出水渠、榆树步口、下三、刘遇春、王八当步口(以上5墩属右卫王澄堡段)。潘昶桥、上二、郭家步口、保宽滩、杨家步口、龙王、双庙儿、沿河二、曹家步口、皮家步口、沙嘴(以上11墩属宁夏卫金贵堡段)。石荣、下头、上头。曹湖滩、显圣庙(以上5墩属中屯卫镇河堡段)。新渠、减水闸、空塔儿、杨顺桥(以上4墩属左卫张政堡段)。王奉闸渠、双渠、古城、大路、新界牌、瓦子岗、小盐池湾、小新渠埂、大庙(以上9墩为万历40年新增)。
明朝北路洪广营管辖的烽火台有:滚钟里口、黄峡里口、水吉口、白寺口、宿嵬黑口、贺兰口、新开口、小塔峡口、大塔峡口、西番口、大水口、小水口、汝箕口、宁靖、安定、桃柴口、小风口、大风口、归德口、韭菜口、威远、镇北口、小枣儿、打磑里口、长沙窝、高渠梢、李家渠、马蔺井、归德外口、归德中口、大风外口、宁靖外口、汝箕外口、小水外口、大水外口、大水中口、怀安、观音湖、窟湾、芦沟子、暖泉儿、擒胡(汝箕外口以下属右卫镇朔堡段)。沙井、柳沟儿、罗哥渠、平湖、尖塔儿、雷家岗、新兴(以上7墩属右卫洪广营段)。石沟、白滩(属中屯卫虞祥堡段)。杨信、高家闸、甜水井、北沙城、芦花桥、三岔渠、马鞍桥、新立(属右卫杨信堡段)。黄峡外口、黄峡敌台、宿嵬口、庙儿、石关儿、宿嵬敌台、振武(属前卫丁义堡段)。驼峰岭、双塔湖、靖夷湖、岔渠、宁远、黑埂、麻黄埂(以上7墩万历44年新增)。
清平罗营管理的烽火台(当时称内地塘讯)有:虎尾渠、双渠、定远、王奉闸、白沙岗(以上5墩属平罗营)。田州、界牌、卞家岗、振武、乌谷、四十里店、小新、瓦子岗、保安、德胜(以上10墩属李纲堡)。清洪广营管辖的烽火台(当时称内地塘汛)有:黑埂、宁远、罗哥、尖塔、雷家岗、中埂、新兴(以上7墩属洪广营)。周胡疃、王千户桥、靖罗、归常沙窝、新常沙窝(以上5墩属镇朔堡段)。高家闸、甜水井、北沙城、平湖堡、夏家堡、马鞍桥、盐池湾(以上7墩属镇北堡)。
烽火台的使用规定,历代各不相同。明成化2年(1466年)的法令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烽火台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传报得宜寇敌者,准其功,违者处以军法”。“今边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清初规定,若有敌情,白天举烟,并鸣一炮,沿边传到城镇,敌若不退,每隔一时,照前举行一次;敌若出境,白天举空烟,夜间举空火,不鸣炮。后又改为:在墩台上竖一高杆,若犯敌在三五十人至百人左右,白天悬黄旗一,夜间悬灯笼二;五七百人至千人以上,白天悬青号带一,并炬烽,夜间悬灯笼器。
最早的长城
明洪武14年(1381年),明王朝修筑山海关等处长城。在今石嘴山境内先后修建的有旧北长城(自红果子沟口至惠农尾闸乡下庄子村)、河东长堤(从旧北长城终点越过黄河,在陶乐境内沿黄河南下,到灵武横城)、西长城(自中卫沿贺兰山东麓北上接旧北长城),以及镇远关、黑山营、贺兰山各大山口(如打磑口、红果子口等)内的关墙、墩台。永乐初年,筑平虏城(今平罗县城关镇)。由于蒙古部落逐渐强盛,边墙等设施年久失修,明王朝于成化15年(1480年)命筑宁夏沿河边墙(包括由石嘴山沿黄河西岸至银川市东的镇河堡一段)。正德初年(1506年)前后放弃北部的镇远关、黑山营等据点。嘉靖10年(1531年)筑北长城(西起贺兰山枣儿沟,东至黄河西岸的沙湖),退守北长城,北长城以北地区成为蒙古部落的牧地。嘉靖15年(1536年),总制陕西侍郎刘天和于平虏城北五十余里的旧北长城遗址(已毁)复筑边墙一道,即今惠农区境内的红果子旧北长城。
最新的地壳运动奇观
位于市境惠农区红果子的明代旧北长城“错断”遗迹,轰动中外地震、地质界,引起游客极大兴趣,成为人们直接能感受到的最新的地壳运动奇观。1965年,中国科学院西北地震考察队首先发现在这段长城中有两处断层错动,并量得西断点水平位移1.45米,垂直位移0.9米,东断点垂直断距1.5米。1967年,中国科学院测量队与地球物力研究所又用地面立体摄影测得西断点水平位移为1.9米。多年来,区内外和国内外地震学者、地质工作者先后到石嘴山对红果子长城错动进行了多次考察。1980年9月,全国8级大地震学术讨论会在宁夏召开,近百名专家、学者参观考察旧北长城错断奇观。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首席地质学家华莱士认为,红果子旧北长城错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迹,对活动断裂带的定量研究和地震重复率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规模最大的汉墓群
20世纪90年代已经查明,石嘴山市陶乐县(今平罗县陶乐镇)境内的兵沟汉墓群,是石嘴山市迄今发现的最集中、数量最多的汉代墓群。所谓“兵沟”,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天然大峡谷,因秦汉时期为屯兵戍边之地,故名“兵沟”。这里有自西汉武帝元鼎2年(前115年)至东汉光武帝建武16年(40年)150年间的汉墓100多座。兵沟汉墓有单葬墓、合葬墓,从内部结构看有砖墓室、木墓室、石墓室、土墓室,墓室内呈拱形,用子母青砖箍建,墓室宽敞。具有极高的文物考古和旅游价值。
最早的县级行政建置
公元前114年,在今石嘴山市平罗县下庙乡暖泉村设置的廉县,是石嘴山地区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县级政权。西汉元鼎3年(前114年),因北地郡户口增多,朝廷将其西南部分出另置安定郡,并在新的北地郡之下增设廉县,管理今石嘴山市的黄河西岸地区。黄河东岸地区则修复、拓展了塞外浑怀障,调士卒屯田戍边,并专设浑怀都尉进行管理。《汉书·地理志》载:“廉,卑移山(今贺兰山)在西北”,为西汉北地郡19县之一。王莽的“新朝”曾将廉县改名为“西河亭”。东汉恢复原名,为北地郡6城之一。廉县距今已有2100余年,当时辖境包括今宁夏永宁县以北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地区,为汉廷管理屯田移民的行政中心,也是贺兰山东麓的边防要塞。《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载:“光和中”(178~184年),鲜卑王“檀石槐死”,“子和连代立”,“后出攻北地,廉人善弩者射中和连,即死。”东汉初期,廉县因战乱民众被迫南迁,途中丧亡过半。永建4年(129年)9月,因对羌族作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朝廷派大臣郭璜督促百姓“各归旧县”,廉县的建置得以恢复。永和6年(141年)10月,因羌族再度爆发起义,朝廷又下令将北地郡南徙冯翊(今陕西高陵),廉县随之废弃,此后再未恢复。
最早的移民记载
北魏政权在平定“三齐”后,于太和元年(477年)将山东历城县(今山东济南)百姓迁至今平罗县陶乐镇一带。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卷三:“塞外浑怀障……太和初三齐平,徙历下民居此,遂有历城之名。”这是对市境中原大规模移民的最早记载。郦道元虽然没有记载移民人数,但据专家推算,历城在内地属大县,一县之民都迁来,人数应在万人以上。
最大的黄河洪灾
清光绪30年(1904年),平罗县之河岸石嘴山、上下营子各处,均自六月初一日(7月13日)起,阴雨连旬,河水增涨,民房、地亩、渠堤及夏秋麦、豆、罂粟等项多被淹没,平罗县属民房倒塌尤多。据水利部门调查推算,洪峰流量达7450立方米/秒,为市境近百年来最大的黄河洪水。
最早的古道
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通往市境的大车道有二:一条是从灵州~今平罗姚伏镇东“田州古塔”附近的“定远军城”180里;另一条是由“定远军城”~“西受降城”(在今内蒙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700里。石嘴山背山面河,东面隔河而止,唯贺兰山的大武口沟、归德沟、大峰沟、汝箕沟和镇远关沟等通往山后,是越山往来的主要通道。明代市境为边防要塞,建堡寨、筑长城,经常运送辎重等,故开辟了从打磑口(今大武口沟),向东南~镇朔堡、周城堡、姚伏堡、洪广营、立岗堡到宁夏城(今银川市)的便道;向东向北开辟了至威镇堡、平虏城(平罗城)、哨马营、石口堡(石嘴山)、黑山营、镇远关等地的便道。清代开惠农、昌润二渠移民屯垦,新建宝丰、新渠二县后,为发展农业经济,构成了以平罗城为中心,向市境内辐射的古道,至此市境内有古道25条,总长517.5公里。
最早的回族
回族在石嘴山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清康熙初年,今石嘴山境内平罗县宝丰一带已有回民定居,多由陕西、甘肃等地迁入。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惠农渠、昌润渠开通以后,朝廷“招民垦种”,今宁夏固原、吴忠等地回族部分迁至石嘴山,逐渐形成回族村落。据编纂于1940年的《宁夏纪要》记载,当时石嘴山人口“回民占三分之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回族人口多在平罗县、惠农县的“三边”(河边、滩边、湖边)“两稍”(渠稍、沟稍)地带居住,自然条件差,生活水平低。在咸丰年间西北回族反清斗争中,石嘴山地区回族群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宁夏回族反清斗争的重要地区之一。
天主教最早传入时间
清光绪5年(1879年),比利时教会派传教士闵玉清、桑桂仁,由绥蒙地区进入今石嘴山市平罗县黄河东岸的陶乐镇五堆子、红崖子一带开展传教活动,这是天主教传入宁夏地区之始。天主教在石嘴山地区下营子购买土地1000余亩,建教堂和住宅,从老教区迁来大批教徒,并发展新教徒100余人,下营子教堂便成了天主教在宁夏的第一个据点。后发生的下营子教案,在平罗县城和整个宁夏府乃至清廷都引起巨大轰动。它是宁夏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