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古兰经概述
19945100000004

第4章 《古兰经》的诵读

“古兰”的阿拉伯语音译为“古如阿耐”,“古如阿耐”的意思就是“诵读”。

对于穆斯林来说,《古兰经》是真主的言语,是先知穆罕默德圣人直接从创造世界的主——真主那里获得并传授给人类的。《古兰经》自从传达给人类后就再也没有变更修改过,而且是不能变更修改的。伊斯兰教认为,一切生物都要死亡,只有真主和《古兰经》是永存不朽的。《古兰经》是教义、教法、灵感和知识的源泉,是阿拉伯语言纯正和风格优雅的典范。《古兰经》作为宗教经典,不只是为了使穆斯林的信仰和履行宗教职责有所依据,也是为了便于他们经常诵读,容易记忆。所以,《古兰经》本身也就具而一种和谐的韵律和完美的结构。

穆斯林在诵读《古兰经》之前,按教法规定:

第一,要洗“小净”,波斯语叫“阿布德斯”,即沐浴部分身体。还要强调一点的是小净要在有“大净”的基础上作,阿拉伯语称“大净”为“乌斯力”,即沐浴全身。因为:“只有纯洁者才得抚摸那经本。”(5679)艾卜·哈桑说:“你们切记要在三个时候寻找心,定要使心现在。三个时候是指念《占兰经》的,叩拜真主时,讲论教义时。”

第二,还要念护佑词。伊斯兰教规定:“当你要诵读《古兰经》的时候,你应当求真主保护,以防受诅咒的恶魔的干扰。(1698)护佑词阿拉伯语读法是:“艾而足宾俩西,密难筛塔宁热支米。”意思是:我求真主从被驱逐的恶魔上求护佑。

第三,要念“诵主名”,阿拉伯语叫“太思米叶”。《古兰经》的每一章的章首(除第9章)均有“诵主名”——“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的经文,这句经文在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是任何文明活动的用语,也是穆斯林宰牲、祈祷等等的惯用语,虔诚的穆斯林信徒在饭前也要念诵它。根据诵读《古兰经》的规定,伊斯兰信徒们在每次礼拜时,均应诵读《古兰经》首章(开端章)的七节经文。

第四,念《古兰经》的要求是“字字分明”,阿拉伯语叫“太热提俩”。《古兰经》说:“你应当讽诵《古兰经》”(73:4)。“太热提俩”这节经文有人译作“你应该从容目如地吟诵《古兰经》”。王静斋译本的附说中指出:“诵《古兰经》要把字音读得清楚,使闻者历历可数。”

第五,按抑扬顿挫的音调朗诵《古兰经》,阿拉伯语称为“太支维德”。意思是读《占兰经》的人必须把《古兰经》的字母,按照发音部位念清楚,使音调的高低、长短、轻重符合“太支维德”的标准。使听的人能听清所读的内容究竟是命令、是禁止、是许诺,还是警告。穆罕默德说;“你们用阿拉伯韵腔声调朗读《古兰经》为好。”诵读《古兰经》时要保持肃静,音量适中,不得擅改字句,还要了解其义,这在《古兰经》第7章204节、第17章110节、第75章16-18节、第4章82节中都已说明。

第六,穆斯林在诵读《古兰经》时,应表示出一种忧愁泣貌,以表示对《古兰经》的敬重。穆罕默德说:“的确《古兰经》以忧愁的情感降下了,你们读它时,要显出忧愁泣貌。”他又说:“你们念《古兰经》时要哭,如果不能哭了,你们也要做出泣状。”读《古兰经》的,念者、听者在遇到特别注重的地方,都应做出不同的感情和表示。在礼拜中如念到或听到真主的尊名时,读者应高声敬重,使听者顿起敬重的感觉,并念“占来哲俩录乎”,意思是真主的尊威最伟大,念到命令或禁止的地方,念者应慢读、重读、长声读,以表示起到宣扬、启发作用,念者、听者俱要引起注意;念到许诺的,念者、听者都要兴奋、喜悦、祈求,争取获得,念到恐吓时,念者、听者都要畏惧,引作警戒,念到祈祷、求饶、求慈悯的地方,念者要恭恭敬敬地念,听者应念“阿米耐”,意思是:真主啊,请准许吧!念到后世,念到复活后一切经过的,念者应该坚信地读,听者应念“阿曼那,我算带革那”,意思是我们坚信不疑。在礼拜时如念到或听到真主的尊名时,听者只能在内心有所表示,不能在语言和动作上做出反应。《古兰经》说:

只有这等人是信士:当记念真主的时候,他们内心感觉恐惧;当宣读真主的迹象的时候,那些迹象增加了他们信仰,他们只信任他们的主……。(8·2)

《古兰经》同样指出礼拜中诵读经文时的规定:

你在拜中不要高声朗诵,也不要低声默读,你应当寻求一条适中的道路。(17:110)

为了便于穆斯林日常诵读经文,并对《古兰经》的基本诵读知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经学家对经文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在经文的旁边注明诵读中应予注意的标记。

根据经学家研究,经文的结构大致分为如下八类.

(1)字母。经学家对经文字母作过详细统计,可能所依据的经文版本有别,经文字母数未取得一致意见。共有几种说法,就是经文字母分别为323671个、338606个、332015个等统计。

(2)单词。由于经文书写不同,经学家所统计的经文单词数字也不统一。共有三种统计法,就是经文单词分别为77934个、79934个、77639个。

(3)小节。系经文的基本单位。每一章均有长短不一,多少不等的经文。由于流传的地区不同,经文节数也不尽相同。据称,除麦地那保存一份抄本外,其余抄本分别送大马士革、库法、巴士拉军营,还分送麦加、也门、巴林等地。《古兰经》共计是6211节,这是麦地那的《古兰经》学家的分节法,现在埃及官版《古兰经》的分节法便是以此为依据的。麦加派分6219节,叙利亚派分为6225节,库法派分为6239节,巴士拉派分为6204节。我国穆斯林和伊斯兰教学者常说《古兰经》有6666节。目前,科威特版本《古兰经》的分节法与以上有所不一。如通常说法是6666节,麦地那派分为6214节,麦加派分为6212节,叙利亚派分为6250节,巴士拉派分为6216节,库法派分为6236节。

(4)章。一般统称为“苏莱”。《古兰经》共分为114章。第一章是“法蒂哈”——开端章,最后一章是“拿斯”——世人章。最长的第二章——“黄牛章”,共有287节经文;最短的是第108章——“多福章”,仅有三节经文。章名是人名的:如第10、11、12、14、19、31、49、71八章。章名是地名的或是族名的:如第34和106两章。章名是具有特定含义的阿拉伯字母:如第20,36、38、50等四章。章有章目,各种不同版本的章目虽然大致相同,但也有不同的。如开罗版《古兰经》第40章和76章的章目分别为“赦宥者”和“人”,而大马士革版则为“穆民”和“光明”。

(5)跪拜叩首。《古兰经》有关跪拜叩首的经文在边页上专有标志,用阿拉伯文写明“叩首”一词。穆斯林读到该处经文的应叩首,虔诚的穆斯林听到这些经文也要叩首,如果不便叩首或未作“小净”不能叩首时,按教法规定,应事后还补。全部《古兰经》共有十四处经文注明在朗诵此段经文的时候应跪拜叩首,它们是第71章的206节、13章的15节、16章的49节、17章的107节、19章的58节、22章的18节、25章的60节、27章的25节、32章的15节、38章的24节、41章的38节、53章的12节、84章的21节、96章的19节。

(6)卷。《古兰经》共分为30卷。有时,抄本或石印本各卷自成一书,共30本。这种划分是供虔诚的穆斯林在“莱麦丹月”——斋月每天诵读一卷。穆斯林划分《古兰经》时,通常不是用草,而是用卷。每一卷又分为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三种情况,它在《古兰经》上均有边注标明。经卷的这种划分,也是为了便于诵读。

(7)段落。《古兰经》的六十分之一,就是整本经文分为60个段落;每两个段落为一卷。目前,这一划分办法已不使用。但有的经文边注上仍标明它。每个段落也分为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三种情况。

(8)曼吉尔。曼吉尔原意为“居室”,这里指经文分为大致相等的七个“单元”或者部分,每一单元为一个曼吉尔。做这样的划分是供虔诚的穆斯林在一周内诵读全部《古兰经》。

在诵读经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诵经学,这是一门关于诵读《古兰经》的专门知识学科。它涉及《古兰经》的字词拼写特色、阿拉伯文一般读音规则、诵经过程中按抑扬顿挫等不同声调的诵读方法,在某些特定章节的段落中,有关应答、低声祈祷、跪拜、叩首的知识,经文分段、标点、边注的知识,以及经文的不同段落之间正确连读的知识等等。诵经学的确立是与阿拉伯语法学的发展分不开的。早年的《古兰经》统一本仅仅解决了经文内容上的统一,没有规定统一的诵读方法。由于阿拉伯文缺乏母音字母和标音符号,在经文诵读过程中,必然引出种种不同的读法。诵经家主要是根据世代相传的背记法诵读经文的。

随着语法学的发展和读音规则的规定,十三世纪三十年代,在经文文本的写法统一的基础上,伊本·穆扎希德主张已在穆斯林中流传的七种读法均为正确。这七种读法由伊本·卡希尔、阿西姆、艾布·欧麦尔、哈姆扎、那菲、伊布·艾米尔等七位教长创始诵读的。他们的读法,是经学家们所赞同的,因为各家在自己的传述方面有一定的依据和传述的方法,而且在这门知识里,有各自的《<;;古兰经>;;朗诵艺术》的专著。除了以上七种读法以外,还有三种,共有十种读法。后三种读法是:艾布·查尔菲尔·叶基德·本·格尔戈尔(麦地那人)、叶而古伯·本·伊斯哈格(大马士革人)、哈勒夫·本·哈什姆·本·撒尔热布(伊朗人)。这三种读法,也被认为是正确的。这一主张被后人接受,承认这十种诵经法为合法。这十种诵读法的创立人以后被奉为十大诵经家,其诵读法逐渐形成十个诵经学派。他们的诵读法均有两名弟子(传门者)专门录记。一般穆斯林依据十种诵读法的任何一种均被认为合法。能背诵整本《古兰经》者,被称为“哈菲兹”,这通常是对盲人背诵经文者的尊称。对《古兰经》有益的诵读,是要以领会它的意义为目的,要越过文字这一外形而达到内在的奥妙和精神。

伊斯兰教认为,诵读《古兰经》,是人们藉以接近真主的一种善功,所以,穆斯林群众在一般业余的间都要诵读《古兰经》的某些章节。

《古兰经》说:

你向我的仆人们报喜吧!他们倾听言语而从其至美的。这些人已受真主的引导,这些人确是有理智的。(39·17-18)

真主曾降示最美的训辞,就是前后一律、反复叮咛的经典;畏惧主的人,为他而战栗,然后,为记忆真主而安静。那是真主的正道,他用来引导他所意欲引导者……。(39:2a)

那些切切实实诵读《古兰经》的人,就是从爱教方面、道德修养方面、社会秩序方面、宗教功修方面出发来诵读《古兰经》的。《古兰经》在激发知识分子和教民内心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乐意为祖国献身的热情方面,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古兰经》命令人们之间的一切要互相合作,要建立在真理与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要按正义的原则办事,不得受个人利益的影响,也不许在民族分裂上让步。《古兰经》以响亮的声音宣告:

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49·13)

穆斯林在献身于《古兰经》、并以其理性、思想和精神来诵读《古兰经》的时候,便会感到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被许多无法描述的激情所淹没,而且会深感《古兰经》在滔滔不绝地向自己倾注着整个存在着的精神来震憾心灵。正如伟大作家歌德所说的:

《古兰经》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其文体因内容与宗旨而不同,有严正的,有堂皇的,有威严的——总而言之,其庄严性是不容否认的……。这部经典,将水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①

注释:

①转引自《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