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世界里,至少有138种动物经常发生亲情残杀、互相吞食的现象。这种亲情残杀却是必需的,对繁衍强壮的后代以及控制群体数量大有益处。
以螳螂为例,公螳螂向母螳螂求欢是要以性命为代价的。交媾前,公螳螂万般小心地偷偷从后边向母螳螂靠近,爬爬停停,花了近一个钟头才到母螳螂身边,鼓足勇气突然按倒母螳螂的身子与之交配。正当公螳螂心醉神摇之时,母螳螂闪电般回过头来一口将公螳螂的脑袋咬下吞进肚里。
母螳螂为何要杀害正在与之交配的公螳螂呢?这个问题一直令人迷惑不解。直到最近,动物行为学家才解开了这个谜:母螳螂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公螳螂射精,并确保精液持续注入其体内。原来,公螳螂神经系统的抑制中心在头部,一旦它丢掉了脑袋,抑制机能也随之失去,精液就会流入母螳螂体内,确保卵子受精。母螳螂一边交配一边从公螳螂头部向尾部吃去,一直吃到腹部为止。这时,母螳螂不仅吃饱了,而且体内卵子也充分受精,可以将获得丰富营养的卵子产下。
其它一些昆虫,诸如蟋蟀、蚱蜢、蚊狮、地甲虫等也有类似的现象,不过没有母螳螂那样性急,而是等到交配完毕之后才将配偶吃掉。
当然,哺乳动物中也有为了求欢而发生的死亡事件,那就是鲸。
鲸类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也叫剃刀鲸,最大的体长33米,体重150~160吨,相当于30多头非洲象、150多头牛的重量。仅一条舌头就有2吨重,心脏重600~700千克。一般地,蓝鲸的寿命有100岁。但是,蓝鲸及其它种类的鲸类,例如鳁鲸、座头鲸与露脊鲸,都活不到它们应有的寿命而英年早逝甚至在幼年就夭折了。它们并非病死,而是自己将自己送向坟墓!
二百多年前,一批批抹香鲸纷纷被困在法国的奥栋港。当时狂风大作,海水正好涨潮,一头头抹香鲸在沙滩上兜圈子,发生阵阵哀鸣,却没有一条抹香鲸可以游出沙滩……上世纪70年代初,在新西兰的海岸离吉斯伯思港3英里的奥基塔浴场,风暴过后的两个小时之内,59头抹香鲸的尸体在海滩上延伸了好几百米,其中,46头是雌性,13头是雄性,雄鲸中没有一头是成年的,而在雌鲸中,36头是达到性成熟的,10头是未达到性成熟的。发生时间接近的两起类似事件都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及尔斯堡附近的沙滩上有150头伪虎鲸“拒绝”了海岸警卫队的营救,全部死亡;9头伪虎鲸死于离洛杉矶不远的圣克莱门特荒岛的海岸上。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体型庞大的鲸一次次死于海岸呢?鲸虽然是哺乳动物,胎生,用肺呼吸,但它毕竟不是人,没有思维与主观意识,不可能“自杀”。而且,鲸类集体登陆死亡的事在古代就有过记载,不是偶然的、个别的。难道鲸类有遗传的精神抑郁症吗?以死求得解脱?显然,如此行为虽然真令人匪夷所思,但它背后必定有着某种客观原因。
近代,科学家终于从鲸的生理特点上找到了原因,鲸类有一种回声定位系统,也叫声纳。人也可以根据耳膜接收的各种回声来判断四周的各种状况,俗语称“耳听八方”。而人的这种本领与鲸类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鲸类的视力极差,但它可以凭借声纳,向四周的目标与各种障碍物发出不同的声波,再通过分析这些声波在不同的物体上产生的回声来判断目标的位置。由于有了这种回声定位系统,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清澈的水面还是漆黑的水底,它们都可以来去自如,行如流梭,既碰不到暗礁,也碰不到船只与同伴。被蒙住眼睛的海豚凭借这套系统能够巧妙地在迷宫里的两根铁管之间游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鲸类的这种生理特点恰恰造成了悲剧的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回声在低洼的海岸、水下的沙质浅滩、海滨浴场,砾岩或含淤泥的积土地段与远离海洋的凸出的海角就受到了障碍,不能准确地返回到鲸类身上,同时,海上的飓风与暴雨致使岸边浅水中成片的气泡、砂子和淤泥从海底浮起来,形成阻挠层干扰了声波的返回。这样,在浅水中的鲸就无法辨明方向,找不到道路,被困在海边。
当个别的鲸落入浅滩后,就向同伴呼救,其他的鲸为了保护同类就急匆匆地赶去救援。但它们一旦进入浅滩,就陷入了“死亡之谷”,再也出不来了。于是,一群群的鲸抛尸海岸,形成了集体自杀的假象。
当然,这个死亡之谜的谜底不是唯一的,另有一种答案说鲸的回声定位系统出了故障是由于其耳朵中的大量寄生虫破坏了中耳与平衡器官。这是由两位美国科学家提出的新解释。也许有更多的答案,谁知道呢!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随着动物行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必然有更多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