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农业知识
19943000000017

第17章 农业专业化

农业专业化即“农业专门化”。以一种或几种作物或牲畜为主进行的农业经营方式,它是指农业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社会分工和经济联系形式。这首先是农业的区域专业化和农场经营专业化。地域专业化是某地区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某些)农产品的生产。例如美国逐步形成的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乳酪带等农业专业化地带,出现了各种专业化的农场,进一步又把生产过程中的许多作业实行专业化、由专门的工业公司、商业公司、运输公司来承担。如肉鸡生产,有的单位专门饲养种鸡产蛋,有的专门孵化育雏,有的专门从事肉鸡育肥等。

农业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经济资源和自然条件,减少农业机器设备投资,提高其利用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有利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有利于降低生产费用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仍较为落后,商品经济、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还不甚发达,农业专业化尚在逐步形成发展之中。

什么是集约化农业农业集约化也称集约经营。是指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既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消耗,又能取得较高的单位面积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农业集约化具体为实行机械、电力作业,发展水利灌溉,增施肥料,使用良种,改良土壤等,但是主要还是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农业集约化程度也越高。

农业集约化主要表现为①劳动集约型:发展中国家因经济较落后,而人口又较多,一般发展劳动集约型农业,另外,发达的日本因人多地少,单位面积投入的劳动力也较多。②资金集约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发达国家,因国土广大,劳动力不足,一般发资金集约型农业。③技术集约型:法国、德国、丹麦等西欧等发达国家和日本,现发展资金集约型又发展技术集约型农业。我国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有了显著改善,尤其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业机械化有了初步发展,农村用电量、农药施用量有很大增加,在农业各方面也应用了新的科技成果,使我国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化转变。资金集约与技术集约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

农业集约化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避免因耕地不断扩大而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和其他社会经济问题。